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砂仁的結果 展開

砂仁

藥物

砂仁是姜科植物陽春砂、綠殼砂或海南砂的乾燥成熟果實。砂仁為溫性葯,味辛。歸脾、胃、腎經。砂仁的化學成分包括揮髮油、黃酮、微量元素等。其中,揮髮油是主要活性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規定,陽春砂、綠殼砂種子團中揮髮油的含量不能少於3.0%(ml/g),海南砂種子團中揮髮油的含量不能少於1.0%(ml/g),乾燥的砂仁中,乙酸龍腦酯的含量不能少於0.90%。

簡介


● 正名:砂仁
● 英文名:Sharen
● 拉丁名:Amomi Fructus
● 別稱:縮砂仁、縮砂蒂、縮沙蜜

功效與作用


● 砂仁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砂仁具有抗潰瘍、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鎮痛、抑菌、增強胃腸動力等作用。
● 砂仁可以用於治療濕濁中阻、脘腹脹滿、不思飲食、脾胃虛寒、噁心嘔吐、腹痛泄瀉、胎動不安、妊娠惡阻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砂仁過敏者,禁止使用。
● 陰虛血燥、火熱內熾者,需謹慎使用砂仁。
● 如果您正在使用螺內酯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使用砂仁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砂仁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砂仁


● 砂仁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克3~6克。
● 外用時,取適量砂仁燒成粉末,敷於患處,可治療口瘡。
● 砂仁可以泡酒使用。
● ● 蘭陵酒方:與沉香、鬱金、木香、當歸等中藥配伍泡酒,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心腹脹痛、冷痛。
● ● 參附酒:與人蔘、制附子、大茴香等中藥配伍泡酒,有補氣健脾、開胃消食、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脘腹冷痛、食欲不振、泛吐清水、四肢不溫、喜溫喜按、大便稀溏等。

溫馨提示

● 砂仁配伍其他藥物煎汁內服時,為後下藥,應該在其他藥物煎好前5~10分鐘放入容器內煎煮。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和螺內酯等藥物同時使用。
● 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砂仁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砂仁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砂仁有毒性作用。
● 服用砂仁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就醫治療。
● ● 皮膚出現密集、均勻的充血性紅疹
● ● 皮膚出現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
● ● 腹部或外生殖器出現大小不等的團塊、淡紅色皮疹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砂仁,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砂仁


● 砂仁的道地產區為廣東省陽春市,福建、廣西、海南、雲南等地也有生產。
● 砂仁具有如下特徵:
● ● 陽春砂、綠殼砂:果實為棕褐色的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不明顯的三棱,表面有許多刺狀突起,基部常常有果梗,而頂端有花被殘基。果皮又薄又軟。種子常集結成團狀,有三鈍棱,中間白色的隔膜將種子團分為3瓣,每一瓣有5~26粒種子;種子一般為棕紅色或暗褐色的不規則多面體,表面有細小的皺紋,外面覆蓋有淡棕色的膜質假種皮;質地比較硬,胚乳為灰白色。氣味芳香且濃烈,味道辛涼,伴有微微的苦味。
● ● 海南砂:果實為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有明顯的三棱,表面覆蓋有片狀、分枝的軟刺,基部有果梗痕。果皮又厚又硬。種子團比較小,每一瓣有3~24粒種子。氣味比較淡。
● 品質好的砂仁為棕褐色,種仁飽滿,香味濃烈。
● 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

含砂仁的中成藥有哪些


● 香砂六君丸:具有益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噯氣食少、大便溏瀉等。
● 香砂養胃丸:具有溫中和胃的功效,可以治療胃陽不足、濕阻氣滯引起的胃痛、脘悶不舒、不思飲食、嘔吐酸水、嘈雜不適、四肢倦怠等。
● 香砂枳術丸:具有健脾開胃、行氣消痞的功效,能治療脘腹痞悶、食欲不振、大便溏軟等。
● 復方春砂顆粒:具有溫中健脾、行氣開胃、止痛消脹的功效,能治療胃脘疼痛痞塞、腹脹、食欲不振,也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

砂仁和紫蘇葉功效一樣嗎


● 砂仁是姜科植物陽春砂、綠殼砂或海南砂的乾燥成熟果實,紫蘇葉是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葉子(或帶嫩枝)。兩者的功效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 砂仁和紫蘇葉都有行氣寬中、止嘔安胎的功效,都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引起的胸悶食少嘔逆,以及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
● ● 砂仁善於芳香溫通、化濕行氣,還可用於治療濕濁中阻導致的腹脹、飲食減少等,且砂仁還有溫脾止瀉的作用,還可用於治療寒濕泄瀉;紫蘇葉還有發汗解表、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魚蟹中毒等。

用藥誤區


● 誤區:砂仁可以和其他藥物同時放入容器內煎煮
● ● 砂仁的有效成分是揮髮油,煎煮時間過長會導致該有效成分揮發而降低藥效,所以砂仁應該在其他藥物煎好前5~10分鐘放入容器內煎煮。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7] 歐陽榮,周新蓓,李順祥。臨床常用中藥飲片原色圖譜。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