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德湖

非洲第四大湖

查德湖是非洲第四大湖,內陸淡水湖,位於非洲中北部,查德、喀麥隆尼日和奈及利亞4國交界處,查德盆地中央;由大陸局部凹陷而成,為第四紀古查德海的殘餘;湖面積隨季節變化,雨季時可達2.2萬平方千米,旱季時可縮小一半以上,湖的海拔281米;西部深,東部淺,平均深度1.5米,最大深度12米。水位年變幅0.6~0.9米。

簡介


查德在當地語言中意譯為水,用作湖泊的名稱,有“一片汪洋”的意思。查德共和國的國名就是以這個湖名命名的。
查德湖衛星攝像
查德湖衛星攝像
查德湖是一個國際湖泊,與它接壤的有四個國家,包括:奈及利亞,查德,尼日和喀麥隆。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
水源主要補給者為沙里河,佔總補給量的2/3;其次有科馬杜古約貝河、恩加達河、姆布利河和富爾貝韋爾河等注入。
湖東部被水道隔成許多島嶼,較大的有庫里島、布都馬島等。湖濱多沼澤,長蘆葦。
湖中水產資源豐富,產河豚、鯰、虎形魚等。沿岸多鳥類。沿湖為重要灌溉農業區。
由於氣候持續乾旱,蒸發強烈,湖面正不斷縮小。今日查德湖形狀多變,淺平寬廣。
湖泊東部有很多島嶼,島嶼四周蘆葦叢生,魚兒穿梭不停。
肥沃的土壤、廣布的沼澤、茂盛的蘆葦,使湖區成為重要的農業區。

歷史


衛星圖片
衛星圖片
查德湖是由大陸局部凹陷形成的,為第四紀古查德海的殘餘,據地質學家們提供的研究報告指出,查德湖發育在古老大陸上的一個原始盆地里。
大約1萬多年以前,查德湖湖區是一個很大的內海地區。
據考證,在過去的12000-5000年間,查德湖曾三度擴大,最後一次發生在5400年前,當時的查德湖水深160多米,最大面積為30~40萬平方公里,除了裏海以外,比世界上所有的湖泊都要大。
後來,地殼運動,滄桑變遷,內海悄悄地消失了,留下了今日的查德湖。
考古學家們還發現,在三四千年以前,查德湖曾經同尼羅河是連在一起的,是尼羅河的河源之一。
在盛水季節,湖水經常漫溢到尼日河的最大支流貝努埃河,一直通向大西洋。
查德湖同尼羅河、尼日河本來是相通的,後來由於地形變化,天長日久,出口河道泥沙淤塞,查德湖與尼羅河、尼日河漸漸失去聯繫,尼日河同尼羅河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才使查德湖演變成今天的“內陸湖泊”。
在地質史上,查德湖也經歷過比現代還要乾旱的時期,今天深入到湖裡的沙丘島弧,可以看到過去古查德湖湖岸的遺址。

資源狀況


水質

湖水的含鹽度只有千分之零點幾,比東非各大湖泊的含鹽度都低,湖區的西部和南部全 是淡水,東部和北部也只是略帶一點鹹味。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對這種現象感到迷惑不解,因而被傳成許多神話或奇談。
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才慢慢揭開其中的奧妙。
原來,在查德湖的東北部,有一個比它低得多的地面,這就是非洲大地上著名的博得累盆地。
盆地最低處海拔是155米,大量湖水通過地下路徑源源不絕地往盆地滲流過去,水中的大量礦物質,包括各種鹽類,在流動過程中,經過沙層的過濾,到達博得累盆地時已所剩無幾了。

降雨量

查德湖的水源來降水和河流來水,湖區年平均降雨量為200到500毫米,沙里河每年提供4000到4500億立方米水量,大約佔河流水源的95%。
查德湖沒有水流流出,湖水一部分滲漏成為地下水或者蒸發掉了,由於這裡炎熱少雨,蒸發量又極大,地下水就成為周圍乾旱地區居民生活和牲畜用水的重要來源。

湖兩岸農業

湖濱地勢低平,多沼澤,蘆葦生長茂盛。沿湖一帶土地肥沃,是重要灌溉農業區。人們經常划著漁船,帶著土特產,聚集在湖濱淺灘草叢中,臨時組成一個小型集市貿易場,出售或交換土畜產品。
查德湖四周的淺水區,生長著茂密的蘆葦和紙草,它們是用來編織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的原料,更是用來造紙的上等原料。
沿岸產食鹽和天然鹼,為發展化學工業提供了原材料。
湖區東部被水道隔成很多島嶼,島上空氣新鮮,鮮花盛開,風景優美,為發展旅遊業提供了方便條件。湖區東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貢河流域是重要的農業區,盛產棉花、花生、稻米、薯類等。
自古以來,查德湖地區就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交通要地,查德首都恩賈梅納、奈及利亞北方城市邁杜古里等地是素享盛名的商業、交通中心。
為了充分利用開發查德湖豐富資源,湖濱國家先後成立了“查德湖開發資源辦公室”、“查德湖資源研究協會”等專門機構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這些國家除了利用湖面區域發展漁業外,還在湖濱地帶興修水利,建立糧食生產基地,利用湖濱草原發展畜牧業等。

自然環境


漁業

查德湖
查德湖
查德湖水質優良,水深淺,溫度高,是一個天然漁場。儘管它和其它水系隔絕,但是,所產的魚種幾乎和周圍的水域沒有兩樣。湖區是非洲重要的淡水魚產地之一,出產大量的泥鰍魚尼羅河鱸魚、鯰魚、河豚、虎形魚等。湖區周圍居住著5000多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是靠捕魚為生。漫步湖畔,只見漁民們駕著小舟用刺網、魚籠或布置鉤線的辦法捕魚,勞動的場面既緊張又熱烈。有些漁民憑藉一個特大的葫蘆,浮遊水中,用魚叉叉魚,百發百中,真是原始而又有趣。這些漁民雖然分別屬於四個國家的不同民族,但他們相互謙讓,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湖東部通常被水道隔成許多島嶼,較大的有庫里島和布都馬島。湖中水產資源豐富,是非洲重要的淡水魚產區之一,盛產河豚、鯰、虎形魚等;沿岸多鳥類。雨季可航行輪船。查德湖是世界上盛產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
消失的湖水

覆蓋面積

1963年,查德湖的面積還有2.5萬平方公里,而且隨著季節的不同,一年之內要發生兩次較大的變化。每年的6月雨季到來的時候,湖面上升,湖水漫過低平的湖岸,向四周擴展,湖區面積達到2.5萬平方公里,淹沒的土地大部分在尼日和奈及利亞兩國境內。而當11月旱季到來的時候,查德湖的湖面便漸漸縮小,變成一個長方形的湖泊,其長度約200多公里,寬度約70公里,湖水面積約為1.3萬多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查德境內。查德湖海拔283米,湖水很淺,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也只不過12米上下,湖邊長滿蘆葦和紙草,像沼澤一樣。
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漲水期,淺平寬廣的查德湖也沒有如期伸展,面積始終不到2000㎞²。湖區生態環境嚴重失調,乾旱程度愈演愈烈,農業收成和漁業產出持續減少,湖區2000萬人面臨飢荒威脅。

影響


遭遇開發破壞

查德湖除了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大陸中心和撒哈拉沙漠以外,還有許多不同於熱帶非洲其它大湖的獨特之處。湖水面積伸縮性很大,水位常隨季節變化。雨季到來后,大量雨水經過大大小小的河流注入查德湖,使湖水猛漲,湖面伸展開來,最大時面積可達2.2萬平方千米;旱季時,湖水經蒸發、下滲后逐步減少,湖水面積最小時僅約1.1萬平方千米。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人們過度放牧、砍伐森林以及進行大規模灌溉,湖水面積在幾十年中急劇減少。
該湖的水源主要來自兩條河流——洛貢河和沙里河,也稱為沙里·洛貢河。這條河流為查德湖提供了80%~85%的水量補給,剩餘的水量補給來自庫馬杜古·尤比河。
查德湖上有多條河流注入,但卻沒有一個出水口。一般沒有出水口的湖泊就是一潭死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水分蒸發強烈,鹽度必然增大,最終往往形成鹽湖或鹹水湖。而查德湖的西南部全是淡水,其他區域的湖水也只是略帶鹹味。夾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和世界上奇熱地帶之一——蘇丹熱帶稀樹榦旱草原之間的一座巨大的內陸湖,湖水居然是淡的。造成這種狀況的可能原因是在查德湖東北方向350至400公里處,有一個查德盆地的最低處——博德萊窪地,窪地海拔比查德湖低很多,因此,查德湖水通過地下岩縫或含水岩層,源源不斷地流入比它更低的博德萊窪地,大量的鹽分就這樣被湖水帶走了。這樣才沒有形成明顯的鹹水湖。

環境危機

查德湖在短短40多年間面積萎縮90%以上,除了大旱災等自然因素,還要歸因於亂砍濫伐、大規模灌溉以及在注入查德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庫等人為因素。
這裡潛在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絕大多數的魚類、豆類和各種穀物的交易市場都分佈在查德湖沿岸地區。除了捕魚業,居住在沿岸的大多數人都從事著穀類的種植業,這裡每年出產數百萬噸的豇豆、玉米、大豆、洋蔥和其他的作物。

原因

查德湖水量的減少嚴重影響到了該地區的經濟活力,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人們從查德湖區運出的各種農產品的數量巨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靠近奈及利亞一側的沿湖地區出產的,原因是這裡的土壤肥沃,適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種類繁多的魚類曾經在這裡繁衍生息,現在大都絕跡了,因為它們隨著水流遊走了。這也是為什麼捕魚業已經開始衰退的原因。但不幸的是,由於這裡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遭受了史無前例的乾旱,湖面的面積急劇縮小,才造成了今天的關於邊界劃分問題的爭執。
所以,儘管湖面面積的萎縮只是一個自然現象,但它卻嚴重製約了查德湖盆地的發展。在過去,查德湖水面的總面積是28000㎞²,但它卻急劇縮小到只有3000㎞²。這種危機也是促成沿岸的各國政府開展討論的主要原因,討論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如何通過從烏班吉河向這裡引水來保護查德湖免遭乾涸的。但根據委員會提供的資料,1996年來,查德湖拯救資金一直未能到位。1964年,奈及利亞、尼日、喀麥隆和查德成立了查德湖流域委員會。1994年,中非共和國加入該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國同意共同出資,通過恢復植被、開鑿人工河道和推廣節水措施等手段為查德湖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