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龍

草海龍

草海龍(學名:Phyllopteryx taeniolatus),是海龍科,葉海馬魚屬的海洋硬骨魚類,體長45厘米,身體由骨質板組成,有一細長的管狀吻。體表有刺,用於保護身體。沿身體周邊有延伸出數量和大小不一的葉瓣狀附肢,呈紫色,有黑色邊緣。一般身體棕紅色,布有黃色斑點,胸部有7條藍紫色花紋。雌性的軀幹比雄性的更寬厚,雄性的體色較雌性的更深。草海龍身體上的海藻狀附屬物可以在幫助該種偽裝,使其看起來就像海藻一樣。

分佈於澳大利亞及其周邊的海域。棲息於岩石礁、海草床、海草甸和褐藻林中。草海龍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較嚴格,水溫需在12-23℃之間,水深不得超過50米。每隻草海龍每年僅發生1次繁殖,繁殖期為8月至翌年3月。

形態特徵


草海龍的身體構造
草海龍的身體構造
草海龍體長45厘米,身體窄而長,微微彎曲,左右 對稱,由骨質板組成。有一細長的管狀吻。每隻眼睛上方有2根刺,眼前端則有1根,用於保護身體。沿身體周邊有延伸出數量和大小不一的葉瓣狀附肢,成單或成雙。葉狀附肢呈紫色,有黑色邊緣。
背鰭棘27-34;臀鰭棘4-5;胸鰭棘20-23;軀幹環17;尾環31-37;下背環1.75-0.25+5.00-7.00=6.00-8.00。位於其頸部的胸鰭用於調整體位,長而薄的背鰭則用於推動身體。其尾部不具備抓握的能力。
通常情況下,該種身體棕紅色,布有黃色斑點,並在靠近頭的胸部有7條藍紫色花紋。草海龍具有性別二態性,雌性的軀幹比雄性的更寬厚,雄性的體色較雌性的更深。

棲息環境


海洋魚類,一般棲息於岩石礁、海草床、海草甸和褐藻林中。在以上棲息地里,草海龍身體上的海藻狀附屬物可以在幫助該種偽裝,使其看起來就像海藻一樣。該種的個體居住範圍很廣。
草海龍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較嚴格,水溫需在12-23℃之間,水深不得超過50米,但其活動範圍常常在水下的8-12米處。
海藻中的草海龍
海藻中的草海龍

生活習性


草海龍
草海龍
草海龍屬於獨居動物,常成單或成對一起行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海 藻中,依靠偽裝躲避捕食者。雖不是附生生物,但它們的游泳水平很差。由於該種的身體結構較為僵硬,又有骨質板保護,使得其身體的活動幅度受到了限制。此外,草海龍缺少尾鰭,只能用腹鰭和背鰭遊動,這也是它們活動困難的原因之一。因為其極度不善於游泳,所以每年都能夠在南澳大利亞的海灘上發現被衝上岸的草海龍。
草海龍沒有牙齒,僅依靠吸力進食。該種的管狀吻中有由肌肉牽動的複雜的骨骼系統,能夠針對食物產生極大的吸力。草海龍為肉食動物,以微小的無脊椎類為食,如糠蝦、海虱、幼魚和其他甲殼綱動物。掠食時,該種會偽裝成海藻,悄悄接近那些毫無防備的獵物。

分佈範圍


該種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島、維多利亞州、西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出沒海域有印度洋東部和太平洋西南部。
草海龍地理分佈
草海龍地理分佈

繁殖方式


該種的繁殖方式同海馬類似。每隻草海龍每年僅發生1次繁殖,繁殖期為8月至翌年3月。當雄性草海龍做好繁殖的準備后,位於其尾部下端的組織會產生褶皺,並形成密集的,血液豐富的杯裝卵托。雌性草海龍每次產卵最多可達250粒,將硃紅色的卵嵌入雄性尾部的育卵托後由雄性攜帶並進行受精,每個卵托僅能承受1粒卵。約8周后幼魚開始孵化,孵化后,幼年草海龍會繼續在卵黃囊中待2-3日。
當幼魚徹底脫離卵黃囊后,便意味著他們將失去父母的保護。初始階段它們會以橈足類動物及輪蟲為食。250隻最初的幼魚中僅有60-120隻可以順利長大,其餘的則會被海葵捉住吃掉。隨後1年內幼魚性成熟,但多數葉海龍會等到第2年時才開始交配繁殖。
雄性草海龍的卵托
雄性草海龍的卵托
即將孵化的卵
即將孵化的卵
草海龍的幼魚
草海龍的幼魚

種群現狀


水族館里的草海龍
水族館里的草海龍
截止至2016年,針對草海龍尚無任何種群狀態的大範圍評估,但也有一些地區性的研究。在悉尼的2001-2007年和在霍巴特的2003-2004年,共有5個評測地點,結果為該種的分佈密度是每公頃10-70隻。隨後在這5個評測站點中,3個評測點的種群密度發生了顯著下降(2011)。
主要影響草海龍種群的惡性因素有工業、房屋建設導致的棲息地喪失;農業、工業、軍火產業、都市居住區的廢水排放引起的水污染;氣候變化致使的生態環境劇變,以及自然疾病的傳播。另外,草海龍有時會被用於國際水族館及寵物貿易。其種群數量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無巨大的威脅。

保護級別


該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草海龍
草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