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磊

徐志磊

徐志磊,男,原籍浙江寧波,1930年8月2日出生於上海。1952年上海大同大學畢業。歷任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床廠工程師、主任設計師、設計組副組長,二機部九院設計部核裝置設計室副組長、組長,九院八所核裝置設計室主任、總體設計部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工程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他是我國核武器工程設計專家,曾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一次國家發明三等獎,兩次國家發明四等獎和多次部委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2012年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獲得者。

簡介


徐志磊
徐志磊
徐志磊,機械工程設計專家。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1930年8月2日出生,1952年6月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機械系。1953年2月至19 63年8月,在上海機床廠任工程師、設計組長、主任設計師等職。1963年8月調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歷任 設計部核裝置設計室副組長、組長、八所核裝置設計室主任、總體部副總工程師、院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研究員、戰略武器型號總設計師等職。2001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

個人信息


他是我國核武器工程設計專家,對我國第一代核武器和新一代核武器的設計和製造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新型核武器研製中,對核裝置初級的關鍵部件,從工程設計、材料、結構到製造工藝的研究都起了關鍵作用,使核裝置新型初級的研究得以順利成功,特殊性能氫彈技術得以迅速突破,顯著提高了我國自衛核威懾能力的有效性。擔任過10次核試驗的技術負責人,兩個重點武器型號戰略導彈副總設計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相應型號的核戰鬥部第一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

成就及榮譽


在第一代核武器研製中,負責或參與了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關鍵技術的攻關,組織完成了多個導彈核武器核裝置的設計定型;指導和解決特殊性能氫彈技術攻關中關鍵核心部件的工程設計與材料製造技術難題;主持核武器總體工程與結構設計、第二代核裝置機械設計與研製;領導新型核心部件及彈上高壓系統的結構設計,指導多點網路起爆結構設計。在材料科學方面,推動組建氫脆實驗室,指導搞氫脆材料的應用研究,組織研究 特種型號結構部件超高壓部件的工程設計技術,解決了核武器核心部件的設計製造難題;在核武器型號研製中,組織領導核裝置各種複雜部件的結構設計,解決了滿足爆轟驅動的精密製造、振動、衝擊過載的力學強度、貯存中材料相容性等一系列技術問題。作為三次技術總負責人參加核試驗,對參試產品的工程設計、質量 把關進行了精心指導;主持指導某型號工程研製與試驗,完成4次大型地面環境定型試驗,2次飛行試驗擴及核戰鬥部整休貯存試驗。對核戰鬥部的總體設計及武器 工程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院工程設計領導人,根據核武器背景要求,將關鍵技術進行分解、歸類,提出預研課題,使研究工作系列化、配套化,並適時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用的工程理論和設計技術;領導建立核武器可靠性管理體系,指導了核戰鬥部系統可靠性評估方法、可靠性指標分配及預估,可靠性試驗方法的研究、在核武器可靠性領域內推進了可靠性工作的進展。領導建立核試驗質量管理方法。
1986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7、1989年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6年獲首屆中國工程科技獎。2012年獲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