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蟬鎮

白蟬鎮

白蟬鎮東臨遊仙區玉河鎮,三台縣中太鎮,南交三台縣柳池鎮,北連遊仙區梓棉鄉,下轄8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幅員面積25.68平方公里,場鎮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已建成0.6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15000餘人,場鎮常駐人口3000人,規劃容納8000人。區劃代碼為510704113,代碼前6位為510704,長途區號為0816,郵政編碼為621022,車牌號碼為川B。

2019年12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綿陽市遊仙區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銷玉河鎮、梓棉鎮和白蟬鎮,設立鹽泉鎮,以原玉河鎮、原梓棉鎮和原白蟬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鹽泉鎮的行政區域,鹽泉鎮人民政府駐五聖街18號。

建制沿革


綿陽市遊仙區轄鎮。1952年置新民鄉,1958年改新民公社,1980年更名白蟬公社,1983年置白蟬鄉,1992年併入劉家鎮,1995年復置鄉。依據四川省撤鄉並鎮及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公告,撤白蟬鄉設白蟬鎮。

經濟發展


白蟬鎮位於區境東南部,小永路東與玉河鎮、中太鎮、劉家鎮、柳池鎮毗鄰,距城區31.8公里,公路交通便利,小城鎮建 設初具規模,是周圍群眾農副產品集散要地。人口------。農業主產水稻、玉米、紅薯、小麥、油菜子,兼養豬、禽、蠶。

基礎設施


白蟬鎮按照區上把“城鎮建設的像花園,農村建設的像城鎮”的總體要求,適度超前抓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場鎮上幼兒園、小學、衛生院、敬老院、郵局、銀行、農貿市場等配套設施完善,打造的田家嘴商業街容納了28戶商戶,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鎮境內現已建成小二型水庫一座,山坪塘108口,提灌站23處,群新分支渠、梓白農渠58公里,其他農用渠系100餘公里,實現全鎮72個社,全部用上自流灌溉武引水,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建設


白蟬鎮 政府投入30餘萬元,建成瀝青混凝土路面,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並通過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招引開發商,打造連通場鎮的田家嘴商業街,共修建28個店鋪租給場鎮居民,幫助居民就業創業,活躍農村經濟; 在城鎮居民住房重建過程中,白蟬鎮努力營造開明開放的思想環境、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堅持先行試點、市場化運作,聯合開發商,沿清溪街一字排開,建成歐式風格的聯排小洋房,成為白蟬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此外,該鄉立足於“幫助百姓安居樂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把居民住房維修加固與城鎮環境綜合治理結合起來,強化施工安全和質量全程監督,嚴格落實幹部主體責任,幫助受災群眾儘快住上安全放心房,並多途徑多方式幫助群眾就業創業。
2008年,白蟬鎮抓住災后重建機遇,一邊修復震損公路,一邊改造原有的低標準道路,全鎮共修建村社道水泥路6.2公里,搶修長達17.2公里的震損農村公路。鎮里修路的號召一下達,在短短3天之內,明月寺村4萬餘元的集資款全部收齊,新建水泥路2公里;在場鎮新建長185米、寬11米的水泥街道,村村路通、水通、網通。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2009年11月3日,區委副書記王理效深入白蟬鎮調研,在調研中王理效指出,紮實推進災后重建工作,認真分析現狀,理清發展思路,找准加快發展的工作重心,努力實現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新局面。
王理效副書記現場查看了玉河鎮農房重建區、梓棉中心小學教學樓、白蟬鎮衛生院以及村委會建設等施工進展情況,他要求當地黨委政府加強對項目的領導,嚴格資金管理,強化質量監管,確保高標準如期完成工程建設。
在梓棉返鄉青年養雞場和白蟬鎮新知青肉兔養殖場,王理效副書記與負責人認真交談,詳細了解養殖場的運行情況。王書記對兩位青年自主創業的精神和做法予以高度肯定,他要求當地黨委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力爭讓兩個養殖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成為養殖示範戶,並通過其輻射影響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增收,從而推動鎮域經濟發展。
王理效副書記還專程到白蟬鎮的仙力絲廠進行了視察,參觀了絲廠繅絲生產流程,深入了解了絲廠的經營情況、蠶繭供應情況和全鄉桑林種植情況,還詳細詢問了該廠面臨的困難。他要求白蟬鎮黨委政府堅決抓好蠶桑養殖業,確保蠶繭優質、充足供應,鼎力扶持仙力絲廠,突出地方特色經濟發展。
王理效在白蟬鎮調研
王理效在白蟬鎮調研
王理效副書記在與白蟬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交流研討中指出,當前已進入災后恢復重建的關鍵時期,各鎮要堅定信念、集中精力,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新一輪重建發展工作中去。在抓好農村永久性住房建設、社會事業重建的同時,要立足當地情況,科學制定發展規劃。他說,經濟要實現發展,必須在產業上有突破,各鎮要找准自己的工作重點,抓住當前一系列機遇,用好資源,發揮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力爭在現代農業發展上探索出一條路子來;要加大水、電、路、廣播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認真探索集鎮建設思路,紮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努力實現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新局面。

種桑養蠶


白繭子
白繭子
白蟬鎮屬半濕潤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天藍水美、人勤物豐。山坡上、道路旁,成片綠油油的桑林令人目不暇接。白蟬鎮依託蠶業合作社,推廣桑林託管模式,引導群眾栽桑養蠶,努力將“白繭子”變成“真金白銀”。

窺一斑而知全豹


遊仙區白蟬鎮陡嘴子 村黨支部、村委會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全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範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委辦[2009]29號文件精神及區委、區政府、區創建辦有關創建“五十百千”示範村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創建“五十百千”示範村工程,使陡嘴子村成為了優美的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示範村。
一、陡嘴子村基本情況
陡嘴子村地處遊仙區白蟬鄉西北面,屬丘陵地貌,幅員面積2794畝,距離白蟬鄉場鎮1公里,主要以水稻、玉米、蠶桑生產為主。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247戶,758人,黨員43人,擁有耕地面積1150畝,桑園面積450畝,林地面積1000畝,水資源面積200畝。該村2002年確定為遊仙區扶貧新村項目工程,於2007年下半年實施。地震后,被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為“全國貧困村災后恢復重建試點村”,2010年被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確定為“五十百千”示範工程範圍。
二、加強領導,廣泛宣傳,營造創建“五十百千”示範村良好氛圍
該村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村主任為副組長,村支兩委其他成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為成員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通過召開群眾大會、廣播會、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目的、意義、具體措施。堅持每半月一次農戶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大檢查,評定清潔衛生戶和不清潔衛生戶,並進行公示。村環境治理領導小組專門聘2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監督員,協助做好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群眾知曉率、參與率達100%。同時,制定了陡嘴子村創建《2010年全省“五市十縣百鎮千村”環境優美示範工程》實施意見,並組織實施。
三、以災后重建為契機,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做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增加群眾收入。
(一)按安全、經濟、適用、提升的原則開展住房重建。全村需重建164戶,現已動工164戶,占應建戶數的100%,已基本竣工162戶,所有重建戶均按災后重建的規劃設計進行修建,統一了建築風格,村莊整體風貌統一、協調、美觀,加上原先的磚混結構房屋,95%的農戶住上了安全舒適的磚混結構樓房或平房;二是全面完成震損住房加固工作,全村加固99戶,完成率100%;三是針對貧困戶建房難的問題專門設計了貧困戶建房圖紙,鼓勵貧困戶聯戶聯建,動員黨員幹部幫扶助建,動員建材供應商讓利援建。現全村18戶貧困戶已全部住進了磚混結構平房。
(二)紮實抓好基礎設施的恢復重建。一是以解決生活生產用水難為突破口,加快水利設施恢復重建,該村在災后新開挖並硬化武引農渠4.5公里;260米倒洪管和2個隧洞已建成完工;新挖了塘埝4口,精修2口,新增蓄水量5萬立方米;開挖並硬化夏濕田排濕溝渠3.3公里,改造夏濕田300多畝;維修武引溝渠2公里、山坪塘9口、石河堰1處。二是已解決行路難為重點,加快村社道路建設。全村共修建村社水泥路6公里,修建碎石路4公里,修建入戶道路3公里。現社社通水泥路,80%農戶通水泥路。三是啟動了村部陣地建設,現已竣工投入使用。四是以解決群眾信息難為切入點加快電力、廣播等的恢復重建。現全村電話入戶率達90%,有線電視覆蓋率100%,廣播網覆蓋率100%,供電入戶率100%。五是實施天然氣工程,新增天然氣用戶100戶,達到150戶。
(三)紮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一是以優美環境為重點,對地震災害廢墟和倒塌房屋進行清除,進行了還耕;二是統一建築風格,按照標準圖對重建住房進行外部裝修,對公路沿線80多戶農戶的房屋進行了風貌提升,呈現出新農村建設風貌;三是做好農戶配套設施建設,新挖衛生井100餘口,恢復改造衛生井130口,新建沼氣池50口,恢復改造沼氣池80餘口,改廚改廁83戶,加上新建戶,全體群眾用上了衛生廚房、衛生廁所;四是以建設“美好家園”為載體,動員群眾清除了道路兩旁、房前屋后的亂堆亂放的柴草雜物150方,清除垃圾30噸,清除衛生死角15處,拆除亂搭亂建的附屬設施15處。五是認真實行農戶“門前三包”,農戶庭院乾淨整潔。家禽家畜堅持圈養,人畜分離。六是新建垃圾收集點4處,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亂堆亂倒亂放現象。普及健康常識,提高村民素質,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
(四)紮實抓好產業恢復重建,培育持續增收的骨幹產業。一是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培育增收致富的骨幹項目。已改造桑園300餘畝,新增桑園100畝,年養蠶規模達到4000餘張,較災前新增700餘張;二是大力發展優質大豆產業,已發展1000畝,畝平增收400餘元;三是大力發展養殖業,現全村新增養豬大戶10戶,水產養殖40餘畝,全村生豬出欄達900餘頭,小家禽養殖1.2萬餘只;四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全村參與勞務扶貧等務工技能培訓的村民達200餘人次,現常年在外務工人數195人,年創收2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