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灑藍釉的結果 展開

灑藍釉

瓷器

瓷器釉色名。又稱“雪花藍釉”、“灑藍釉”。明宣德時景德鎮所創,清康熙時燒製成熟。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余白釉地彷彿是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

文物介紹


弘治產品稍遜,近於藕荷色或支青色,釉面亦欠勻凈,色調深淺不一,但所制暗龍紋盤,里為白釉,外以青金藍釉為地,龍身施淡孔雀綠彩,頗為精緻。
清代灑藍釉
清代灑藍釉
灑藍釉創燒於明代宣德年間的景德鎮,之後停燒。到了清代康熙時期才又恢復生產。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灑藍釉瓷器呈色穩定,做工精細,很多輔以金彩裝飾,也有少量輔以五彩和釉里紅裝飾。由於燒造時的工藝複雜,成功率比較低,因此灑藍釉瓷器在當時也是比較珍稀的一個品種。清代後期,灑藍釉瓷器的燒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無法與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從收藏的角度講,清代的灑藍釉瓷器還是以康、雍、乾時期的製品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