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蓮青
朱蓮青
朱蓮青(1907—1991),著名土壤學家。在土壤地理、土壤發生分類、水稻土的形成和特性、荒地勘測、農場規劃以及全國土壤普查工作中做了大量的組織領導和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對我國土壤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朱蓮青,1926年在嘉興秀州中學高中畢業后,考入上海滬江大學。一年後因經濟困難而輟學。不久,得到姑母和未婚妻經濟上的支持,進入金陵大學農學院繼續求學,1933年畢業,獲農學士學位。
畢業后,受中央地質調查所之邀,在該所土壤研究室工作,先後得到美國土壤學家潘德頓(R.L.Pendleton)和梭頗(J.Thorp)的指導。兩位導師勤奮、好學和誨人不倦的精神,使他得益匪淺。
1933年下半年開始,朱蓮青在安徽省境內由北向南考察土壤水平帶譜與成土環境的關係。兩年的野外工作,使他深感成土母質對土壤性質的巨大影響。他在1935年發表了《論土壤與成土物質》,文中強調了成土因素的作用,在當時是很有遠見的。
1936年秋,朱蓮青被派赴四川省進行土壤調查,重點是成都平原。但他考慮到峨眉山是內陸平原中一個最高的山嶽,其頂峰的高程與青海湖水面相接近。在這樣高的山體上,土壤的垂直帶譜應有所差別。於是他作了一次垂直的路線調查,開創了我國關於土壤垂直分佈的研究,並在次年寫成一篇考察報告。
1937年初,朱蓮青晉陞為技師。同年春季,他率領一個工作小組赴山東濟寧縣調查並試做地力分等工作。
七七事變后,中央地質調查所西遷四川重慶北碚,並在昆明近郊新建一座分所。朱蓮青在雲南的建水、昆陽、曲靖三縣作土壤詳測,而最富土壤地理學意義的調查是他的西雙版納之行。為此,他編寫了《滇南邊區土壤紀要》一文。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昆明分所撤回重慶。朱蓮青在四川境內有更多機會研究水稻土的性質和成因,並堅持將水稻土作為一個獨立的土類對待。
1942年初秋,他去寧夏進行調查,使他有機會對鹽漬土和灌淤土的形成進行研究。
1946年秋,朱蓮青從重慶回到南京,即轉入當時農林部林業實驗所水土保持系任研究員,後晉升為技正,並在河南省境內的黃河故河道上組織建造防沙林網的工作。
1956年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墾部成立,朱蓮青任該部荒地勘測設計院技術領導,有機會到邊遠省區考察,進一步研究土壤與環境的關係。60年代初,他改任農墾部建設局副局長,除了完成計劃工作外,花了很多時間考察研究各地土壤性狀和農業生產之間的關係,作為決策的依據。
1978年初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土地利用局副局長。到任后,即組織全國土壤和土地利用人員,整理已有的資料,以摸清全國土地利用狀況。他堅信,我國耕地的肥力及水熱資源遠未充分利用,大有潛力可挖。
1979年,國務院決定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朱蓮青具體領導了這項工作,從組織普查委員會,制定實施計劃到為各省培訓骨幹,開展試點工作,他都親自過問,並進行協調和輔導。他也有更多機會對我國土壤的分佈、生成發育和系統分類,進行更廣泛和深入的研究並發表一些研究論著。
為了吸取其他國家土壤肥料工作的經驗,朱蓮青曾於1963年和1980年出訪巴基斯坦和日本,考察他們的土壤調查及其有關工作的成就,作為借鑒。
朱蓮青在1987年退休。退休后仍在為中國土壤學會和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做一些審閱稿件等工作。
在從事近60年土壤工作的生涯中,他的足跡遍及全國的山山嶺嶺,紅壤黑土,鹽土稻田上都灑有他的汗水。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土壤學家。
朱蓮青曾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
長期野外調查工作使朱蓮青積累了淵博的自然地理知識,因而對於各地土壤形成的來龍去脈都能給以適當的判斷和解釋。他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對我國土壤發生學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1. 土壤母質對於土壤屬性的影響常居主導地位 認為在我國遼闊的國土內,土壤母質對於土壤屬性的影響常居主導地位,例如,西北地區大面積的黃土,由於受其本身性質的限制,迄今都處於未發育狀態;廣袤的戈壁沙漠鹽灘無一不受地質的影響;華南大面積深厚的第四紀紅色粘土沉積,更促進了該地區紅壤化作用的進行;至於母質中鹽鹼層的出現,常使鹽漬土的成因難以辨別。總之,他認為,在特殊情況下,母質性的殘留對土壤的影響可以超過氣候性的影響。
2.強調應將人為活動作為主要的成土因素對待 強調應將人為活動作為主要的成土因素對待,其影響之大,可以使氣候性因素居於次要地位。水耕種稻是影響最顯著的人為活動;其次,濫伐森林和燒荒耙草等人為活動使地表裸露,引發侵蝕,使土壤的發育長期停留於幼年狀態。
3.土壤的生成發育必然受當地成土環境的影響 他認為,土壤的生成發育必然受當地成土環境的影響,而按其固定譜式,塑造出性態各異的土壤類型,直至成土的外營力與剖面物質的移動達到平衡狀態為止。在成土作用有所增強或減弱時,則土壤的發育必然也產生變化。例如,暗栗鈣土,若長期受降水量增多的影響,其後果必然會使植被茂密,土壤有機質增多,於是石灰質的淋溶增強則暗栗鈣土向黑鈣土方向轉化。朱蓮青將他的這種認識命名為土壤發育的演化論。
土壤的分類及命名是我國土壤科學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一大難題。對此,他提出以下原則性意見:
第一,土壤分類是土壤性狀分類,不是土壤的成因分類。所以在表達時要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存在來敘述。土壤性狀的分類和命名必須首先具備嚴格的唯物觀念。
第二,對外國的分類制一定要參考借鑒,但不能照搬,否則就沒有中國的特色。
第三,我國的土壤性狀分類制應該適應世界潮流,採用多極分類制,這個分類制和命名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其一,能體現土壤發生髮展的演化規律;其二,能體現我國的特殊情況,具有中國特色。
1935年以前,對於常年種植水稻的土壤,人們總是將它與草甸土、沼澤土等水成土相提並論而統稱為濕土。1935年,由侯光炯、朱蓮青、李連捷合作撰寫的《河北省定縣土壤調查報告》中,首次將常年植稻土壤命名為“水稻土”。文章發表后引起了同行們的爭議。但是朱蓮青認為,常年植稻土壤,其成土因素有獨特性,成土過程必然有異於其它土壤。因此,他連續撰寫了幾篇論文,從各方面論證將水稻土作為一個獨立土類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並詳細地闡述了水稻土的成因、性態特點。
1.生成於間歇性的乾濕及人為的耕作,包括灌排耕耙及施肥等環境之下。如果沒有上述人為的特殊成土因素與自然成土因素的共同作用,就不可能生成水稻土所特有的剖面形態以及理化特性。
2.水稻土發育的規律明顯,剖面形態複雜,但分辨清晰,理化性質的區別顯著。剖面的發育是按水分在剖面內停留時間的長短而作前進式的發展,如果水分條件改變,可作逆向的後退。
3.水稻土剖面出現的土層,隨與重力水接觸時間的久暫而異。就發生學而論,可以分為淹育、滲育、瀦育和潛育4種層段,每種層段均有其特有的形態及理化性質。
4.由於頻繁的耕種,剖面頂部不能形成有機質積聚層;表層的分散度極高,全剖面上下有大小不一的銹紋或銹斑,土壤膠粒的飽和度甚高,反應一般為微鹼至酸性,且隨土壤的乾濕變化而稍有起伏。
5.由於膠粒中鐵質在還原狀態下溶解度增大而易淋溶。但硅鋁不受還原環境的影響,所以除機械淋溶外,並無化學淋溶。有側向滲漏的剖面,往往生成淡灰色的薄層,它與上下層的過渡是漸變的,顯然是一個淋溶層。
鑒於水稻土從表土根孔中生成的銹紋,亞表層內黑色斑點或鐵子,以及心土內的銹斑或鱔血色的大斑塊和銹管,表明鐵、錳有向下淋移和聚積。漬水期間,遊離鐵和無定形鐵,包括氫氧化鐵的溶膠、凝膠和有機質絡合態鐵向剖面下部淋溶,干時,經脫水成為結晶態鐵。因此,朱蓮青認為這類土壤在發生學上應命名為離鐵土;在分類學上應創立淀鐵土類,以有別於鐵鋁澱積的灰化土類;在非學術性場合則可稱為水稻土。
1907年8月2日 出生於浙江省嘉興縣。
1926年 畢業於嘉興秀州中學。
1932年 畢業於金陵大學農學院森林系,獲農學士學位。
1933—1947年 任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調查員、技師。
1947—1949年 任農林部林業實驗所研究員、簡任技正。
1949—1953年 任華東農林部南京農業試驗所研究員。
1953—1956年 任農業部土地利用局工程師。
1956—1961年 任農墾部荒地勘測設計院副院長。
1961—1967年 任農墾部建設局副局長。
1978—1983年 任農牧漁業部土地利用局副局長。
1978年 當選為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
1982年 被接納為國際土壤學會會員。
1987年 退休。
1991年10月31日 病逝於北京市。
1 侯光炯,朱蓮青,李連捷.河北省定縣土壤調查報告.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土壤專報,1935(13):1—57(英文本1935(13):1—63).
2 朱蓮青.論土壤與成土物質.地質評論,1936,1(6).
3 朱蓮青.四川成都平原土壤概測.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土壤專報,1936(18).
4 朱蓮青,宋達泉.浙江普陀山土壤概要.土壤季刊,1936,5(3):21—24.
5 朱蓮青.水稻土土層分類及命名概則.土壤特刊乙種,1938(4).
6 朱蓮青.生成水稻土的環境和它的變動.地質評論,1938.
7 朱蓮青.水稻土的構造.土壤季刊,1940,1(2).
8 朱蓮青.水稻土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土類么.土壤季刊,1940,1(3):48—57.
9 朱蓮青.中國之土壤概要.土壤季刊,1941,2(1):4—94.
10 朱蓮青.四川峨嵋山土壤之垂直分佈.土壤季刊,1941,2(3).
11 朱蓮青,曾繁祁.滇南邊區土壤紀要.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41)鉛印本未刊稿,第1—17頁.
12 朱蓮青.論如何發展土壤分類學.土壤季刊,1943,3(1.2):86—92.
13 朱蓮青.我國土壤層理的分類和命名.土壤季刊,1945,5.
14 朱蓮青.浙江鄞紹區土壤及農業概況.土壤季刊,1946,5(3):123—133.
15 朱蓮青.寧夏省的土地應該怎樣利用和改良.土壤季刊,1946,5(2):63—74.
16 朱蓮青.魯中南沂山區的土壤沖蝕防止問題.全國土壤肥料會議彙刊,1950:82—85.
17 張心一,朱蓮青,鄭振源.西北黃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問題.科學通報,1954(6):15—22.
18 朱蓮青.論人類活動對於土壤生成發育的影響及其在土壤分類制中的反映.土壤通報,1961(6):1—5.
19 朱蓮青.論土壤分類的對象問題.土壤通報,1962(3):1—6.
20 朱蓮青.荒地調查初稿(油印本).北京:農業部,1965:1—24.
21 朱蓮青.綠肥作物在利用和改良鹽漬土中的效果.土壤通報,1965(4):18—21.
22 朱蓮青.關於新疆地區鹽漬土改良的幾個問題.土壤通報,1965(5):1—4.
23 朱蓮青.水稻土層段的辨認和辯正.土壤肥料,1981(5,6).
24 朱蓮青.初論我國水稻土的生成發育規律.土壤肥料,1982(2).
25 朱蓮青.水土保持的原理是恢復生態平衡.水土保持通報,1983(5):37—42.
26 朱蓮青,張心一,蔣德騏.促進學術交流,攀登理論高峰,擴大社會效益.水土保持學報,1987,1(1):1—3.
27 朱蓮青,李象榕.淺議土種的劃分和命名.中國土壤學會中國土壤土屬土種分類研究,1987:47—53.
28 朱蓮青,李象榕.論土屬的區分及其命名.中國土壤學會中國土壤土屬土種分類研究,1987:90—95.
他平易近人,溫良恭儉讓,人際關係極好。對於青年總是循循善誘,傳授自己的經驗,誨人不倦。對有成績的後起之秀,更是嚴格要求,希望他們學有大成。
朱蓮青的學風和工作作風,有頗多令人欽敬之處。他認為,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首先要樹立唯物主義觀點和掌握辯證法。他的治學之道在於求實。在客觀存在的實物面前,一是一,二是二,絕無模稜兩可的餘地。他所主張的土壤發生學的具體條件和土壤分類的區分指標,都是有數量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