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陌南鎮的結果 展開

陌南鎮

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縣轄鎮

陌南鎮,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地處芮城縣東部,1949年,陌南鎮境域屬芮城縣第一區;1984年9月,由陌南公社改為陌南鎮。 截至2018年末,陌南鎮戶籍人口為43884人。 截至2020年6月,陌南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陌南北大街。 

徠2018年,陌南鎮有工業企業5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村鎮介紹


陌南鎮[山西省芮城縣陌南鎮]
陌南鎮[山西省芮城縣陌南鎮]
陌南鎮地處芮城縣東陲,位於東經110°52',北緯34°45'之間,東與平陸接壤,北與運城為鄰,南與河南靈寶隔河相望,是縣東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經濟文化中心,素有“芮城東大門”之稱。北部為基岩石,中部為洪積扇、黃土高台,南部為黃河階地。境內海拔高度317米——1357米。陌南鎮區,古稱十里浢津街,又稱陌底鎮,民國初年始稱陌南鎮。

歷史沿革


1949年,屬芮城縣第一區。
1958年,屬五星公社。
1959年,五星公社更名陌南公社。
1984年9月,由陌南公社改為陌南鎮。
2001年4月,嶺底鄉併入陌南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9月,增設小溝南、東窯、杏林、道東4個村,陌南鎮下轄18個村。
2001年4月,增設嶺底、馬璧、東峪、檀道、莊裡、張家滑、馬滑、陳張、坪坡、石坡、窯上、廟后、茨林溝、韓家、平王、平西、上坡17個村,陌南鎮下轄35個村。
徠2005年11月,東峪、馬匹、壇道3個村合併為檀道廟村。
2008年,檀道廟更名東峪,莊裡、坪坡2個村併入陳張村,道東、張家滑2個村併入坑南村,平西村併入韓家村,茨林溝村併入上坡村,廟后村併入夭上村,塢頭、和、馬滑3個村併入寺前村,小溝南村併入溝南村,莊上、南堡2個村併入東天村,杏林、桃花2個村合併為杏花村,陌南鎮下轄19個村。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下轄陌南、東窯、寺前、朱呂、杏花、劉堡、窯頭、柳灣、灣里、溝南、坑南、嶺底、東峪、陳張、石坡、窯上、韓家、平王、上坡19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陌南鎮下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梧桐社區、陌南村、朱呂村、杏花村、劉堡村、窯頭村、柳灣村、溝南村、坑南村、東窯村、寺前村、灣里村、嶺底村、東峪村、陳張村、窯上村、韓家村、平王村、上坡村, 鎮人民政府駐陌南北大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陌南鎮地處芮城縣東部,東與平陸縣洪池鄉接壤,南臨黃河與河南省靈寶市相望,西與東壚鄉、西陌鎮毗鄰,北依中條山與鹽湖區解州鎮相接,距芮城縣城約20千米, 區域總面積14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陌南鎮為丘陵旱垣地區;北部為基岩石,中部為洪積扇、黃土高台,南部為黃河階地;境內海拔高度317米——1357米。

氣候特徵

陌南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無霜期約為210天。 

水文

陌南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黃河1條,從西至東流經境內灣里、溝南、東窯等村,長16千米; 有恭水澗、浢水澗兩條溝澗縱貫全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1年,陌南鎮有耕地4.5萬畝。全鎮土地總面積146平方公里,50506人,陌南地理位置優越,為丘陵旱垣地區,有恭水澗、浢水澗兩條溝澗縱貫全鎮兩廂。全部耕地分佈在黃河岸北及丘陵旱垣上;3000餘畝林地分佈在黃河灘一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無霜期約為210天資源充足,黃河鯉魚,灘塗蓮藕,富士蘋果國內有名,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經濟帶開發區。依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照條件,建成了1.2萬畝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年產量達1.5萬噸,產值1500萬元。
芮城縣陌南鎮聖天湖
芮城縣陌南鎮聖天湖

人口民族


人口

1949年,陌南鎮有戶籍4120戶、人口18500人。
1978年,陌南鎮有戶籍8500戶、人口36500人。
2010年,陌南鎮有戶籍12343戶,人口45786人,有農業人口44786人,非農業人口2000人,其中高中以上學歷13500人,初中以上學歷15600人。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總人口4385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00人,城鎮化率7.3%;總人口中,男性22670人,佔51%;女性21181人,佔49%;2011年,陌南鎮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3.2‰,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9.1人。 
截至2017年末,陌南鎮常住人口為42600人。 
截至2018年末,陌南鎮戶籍人口為43884人。

民族

人口均為漢族。

經濟


綜述

陌南鎮經濟以農為主,多種經營全面發展;已形成糧食、棉花、蘋果、畜牧、乾果、日光溫室六大支柱產業。2011年,陌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118元。 
2018年,陌南鎮有工業企業5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陌南鎮農業總產值3.6億元,比2010年增長8%,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0%。陌南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陌南鎮生產糧食3.08萬噸,其中小麥1.14萬噸,玉米1.84萬噸。陌南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陌南鎮棉花種植面積8250畝,產量754.49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502畝,產量783.65噸;蔬菜種植面積3905畝,產量6509噸。陌南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陌南鎮生豬飼養量39348頭,年末存欄19348頭;羊飼養量10755隻,年末存欄6755隻;家禽飼養量26.19萬羽,年末存欄12.15萬羽。2011年,陌南鎮生產肉類3650噸;畜牧業總產值0.44億元。2011年,陌南鎮水果種植面積3.8184萬畝,產量79285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等。 

第二產業

2011年,陌南鎮工業總產值為1.2億元,比2010年增長7.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0%。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商業網點23個,職工350人。2011年,陌南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6億元,比2010年增長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205億元,比2010年增長4%。 
郵電業
2011年,陌南鎮郵政業務收入為45000元;電信業務收入為350萬元。

文化


文物古迹

陌南鎮東、西、南、北街曹有後土祠,觀音堂、關帝廟、結義廟、三聖母廟、玉皇廟等廟宇;有坡頭遺址、檀道古墓群等遺址。
地名由來
陌南鎮因鎮政府駐陌南村而得名。 

交通


綜述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縣鄉級公路9條,總長75千米。 陌南鎮北有臨陌公路過境,處於風平線與臨陌線的交匯處,東有運三高速,西有運風高速,北有大運高速,中有運寶高速穿鎮而過,在陌南鎮境內設有兩個高速出口,鎮北有中條山隧道可與大運高速相連,南有黃河大橋與連霍高速相接。
陌南鎮
陌南鎮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763人,專任教師56人;小學7所,在校生1768人,專任教師1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07人,專任教師1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陌南鎮主要學校有陌南二中。 

科技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4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0人,經營管理人才100人,技能人才70人,農村實用人才70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0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80人。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100%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2011年,陌南鎮有中央、省、市、縣等37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88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0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專業衛生人員3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陌南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5萬人次,住院手術321台次,出院病人1234人次。2011年,陌南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380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陌南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44戶,人數1777人,支出130.65萬元,比2010年增長2%,月人均88元,比2010年增長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99人,支出41.79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醫療救助120人次,支出16萬元,比2010年增長9%,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7人次,共支出55.97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臨時救助250人次,支出4萬元,比2010年增長3%。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千米,投遞點3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1380份、期刊780冊;有電信企業4家,有固定電話用戶2800戶,行動電話用戶2.52萬戶。 
基礎設施
● 橋樑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橋樑3座,總長度0.5千米。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陌南鎮有6千伏變電站2座,有主變壓器3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靠率99.7%。
集鎮建設
陌南鎮鎮區市政公用設施總投資達82.7萬元,其中省級投資20萬元,縣配套10萬元,鄉鎮自籌52.7萬元。硬化了農貿街,修建了農貿街和東西大街排水渠4200米。鎮區共鋪設道路5200米,實現了鎮區道路的全部硬化;對所有的街道進行了綠化,綠化覆蓋率為11%,集中供水站一座,可提供集中供水2000餘戶,供水普及率為100%;垃圾收集轉運率為100%,實現對生活垃圾的簡易填埋。

旅遊


風景名勝

陌南鎮境內有聖天湖、景耀月故居、飲馬泉、聖旨樓等景點。
● 聖天湖
聖天湖東臨黃河、南與靈寶函谷關隔河相望,該地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在北方的越冬地,也是候鳥遷徙停歇地,每年11月至來年3月,有2萬餘只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白天鵝來該地棲息越冬。
旅遊資源
壇道廟
壇道廟
陌南旅遊資源豐富,坡頭遺址、檀道古墓群等出土文物曾轟動海內外,境內還有聖天湖、景耀月故居、飲馬泉、聖旨樓等自然人文景觀。被稱為“黃土高原第一湖”的聖天湖東臨黃河、南與靈寶函谷關隔河相望,有濕地面積1.35萬畝其中,水地面積7000畝,荷田2000餘畝,天然魚類50餘種,各種禽鳥239種。這裡是眾多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在北方的越冬地,也是候鳥遷徙停歇地,每年11月至來年3月,有2萬餘只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白天鵝來此棲息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