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

經濟評論

《經濟評論》創刊於1980年,雙月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的經濟理學術論期刊,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期刊。

據2019年11月第05期期刊內頁顯示,《經濟評論》編輯委員會擁有學術委員29人,編輯部有編輯5人、技術編輯1人,設學術委員主任1人,社長1人、社長1人、主編1人、副主編1人、編輯部主任1人。

據2019年11月17日中國知網顯示,《經濟評論》總被下載1921854次、總被引65991次、出版文獻共3531篇,《經濟評論》載文量為2482篇、基金論文量為763篇、被引量為307次、下載量為23次,2015年影響因子為1.49。

歷史榮譽


出版發行

1996年,《經濟評論》在24種經濟理論類核心期刊中列第6位。
2000年,《經濟評論》在16種經濟理論類核心期刊中排名第2位。
2004年,《經濟評論》在34種綜合性經濟科學期刊中排名第12位;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確定的12種經濟學理論核心期刊中,排名第8位。
2008年,《經濟評論》在20種綜合性經濟科學期刊中排名第5位;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確定的10種經濟學理論核心期刊中,位列第4位。
據2019年11月17日中國知網顯示,《經濟評論》出版文獻共3531篇。
據2019年11月1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經濟評論》載文量為2482篇、基金論文量為763篇。

影響因子

據2019年11月17日中國知網顯示,《經濟評論》總被下載1921854次、總被引65991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4.479、(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2.479。
據2019年11月1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經濟評論》被引量為307次、下載量為23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經濟評論》影響因子為1.4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426名,在經濟學類排名(101種)中排第14名。

收錄情況

該刊被以下機構或資料庫收錄
中國知網中國期刊方陣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上海圖書館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數據
維普資料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年)經濟學類核心期刊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榮譽表彰

該刊曾被評為為社科雙效期刊、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精品期刊;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和湖北省新聞出版局組織的歷次評審中,《經濟評論》被評為優秀期刊。
該刊在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年度考核中,連續三年蟬聯優秀,是全國經濟管理類連續3年獲評優秀的4家學術期刊之一。
1998年,被中國期刊協會評為“首屆全國優秀經濟期刊”。
2010年、2012年,連續兩屆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精品期刊。
2011年,在湖北省社會科學期刊第十二屆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有5篇論文獲獎。
2013年,在湖北省社會科學期刊第十三屆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有7篇論文獲獎。同年11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發布“關於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2013年度考核情況的通報”,《經濟評論》被考核為“優秀”,是湖北省內2家考核優秀的學術期刊。

主要欄目


《經濟評論》設有中國經濟研究、經濟理論研究、經濟理論前沿動態、新書評介等欄目,發表經濟學領域各類選題精準、研究深入、方法現代、行文規範且具原創性的學術論文和評論文章。

讀者對象


《經濟評論》的主要讀者對象為:經濟理論研究人員,各高等院校和財經類中專學校師生,各級經濟決策者和政策研究部門人員,實際工作部門和理論宣傳部門的廣大幹部,各類企業的負責人,一切有志於研討經濟理論的人士和關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各界朋友。

收錄情況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SCD—2004)

學術委員會


名譽主任:譚崇台
主任:謝丹陽
委員:白重恩、蔡洪濱、陳勇民、甘犁、龔六堂、洪永淼、黃曉東、陸銘、羅雨雷、錢穎一、沈坤榮、孫一嘯、田國強、塗俊、王城、王誠、王平、王蘇生、謝丹陽、楊瑞龍、袁志剛、張軍、趙耀輝、周林、朱曉冬、鄒恆甫
據2019年11月期刊官網顯示,《經濟評論》編輯委員會擁有學術委員29人,編輯部有編輯5人、技術編輯1人。
《經濟評論》編委會成員名單
職務名單
編輯陳永清彭爽惠利趙銳楊麗艷
技術編輯李晨
學術委員艾春榮白重恩蔡洪濱陳彥斌陳勇民甘犁龔六堂洪永淼黃曉東
林晨劉俏陸銘羅雨雷錢穎一沈坤榮孫一嘯田國強塗俊
王城王平王蘇生謝丹陽楊瑞龍袁志剛張軍趙耀輝周林
朱曉冬鄒恆甫

組成人員


社長:徐業勤
副社長:李繼龍
主編:葉初升
副主編:羅琦
編輯部主任:陳永清
編輯:陳永清、彭爽、楊麗艷孫永平(兼)、趙銳(兼)
技術編輯:李晨

投稿須知


一、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作者來稿請寄給雜誌社編輯部,切勿寄給個人,以免丟失。為便於匿名審稿,來稿格式要求:在第1頁只須寫出論文的中、英文標題、作者姓名、單位、通信地址、郵編電話及電子信箱地址;第2頁及以後的內容是文章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註釋和參考文獻。
二、來稿應學術嚴謹,有理有據,能反映該學科學術前沿的學術水平,並能對該學科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三、嚴格遵守著作權法,若發表的論文引起著作權糾紛,一律由作者負責,本刊不負任何連帶責任。
四、凡本刊發表的文章,一律文責自負,不代表編輯部意見。
五、來稿請用版芯40×45、5號字單面列印(將清樣與磁碟一起寄來,如果不寄磁碟,可用電子郵件發送。
六、本刊引文、註釋和參考文獻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1)《標點符號用法》,GB/T15834-1995;(2)《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GB/T15835-1995中的引文標註規定。來稿註釋一律用章節附註,請勿用腳註或夾注。註釋採用實注,不要採用國外的虛注,即括弧中人名加年代的註釋法。註釋、引文和參考文獻,請註明詳細來源,(1)著作:包括作者姓名、書名(如果是外文須標明外文版或中文版)、頁碼、出版地、出版社名稱、出版時間。(2)論文:包括作者姓名、文章名、所載報刊名稱、出版年號和期號。(3)英文註釋、引文和參考文獻以《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EconomicReview)為標準。請嚴格按本刊統一格式標註,格式可參考本刊2005年各期。
七、來稿若是複寫稿、複印稿、列印稿、鉛印稿,需註明是否轉投本刊。未註明專投字樣的前述稿件本刊不擬採用。
八、來稿切勿一稿多投,如發現一稿多投,本刊將予以追究,公布一稿多投者名單,不再發表其論文,並要求這些作者消除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交納其論文的編輯費、列印費、校對費等費用。
九、來稿以8000字左右為宜,一般不宜超過10000字。限於財力和人力,來稿一律不退。
十、一般情況下,編輯部會對來稿作修改或刪節,如果不同意修改、刪節,請來稿時註明。
十一、本刊系中國人文和社會科學論文統計與分析研究資料庫核心期刊,並加入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按其要求請投稿者來稿時必須提供:(1)100~200字的論文摘要(濃縮基本觀點);(2)3~5個關鍵詞;(3)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包括詳細通信地址、聯繫電話)、城市名、郵政編碼以及電子信箱。
十二、如果作者查詢稿件採用情況在查詢網不通的情況下可來電話或來信詢問;如果作者欲將其稿件改投其他刊物,請來信或來電詢問本刊處理意見后再作處理。
十三、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作者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資料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編輯部徵稿


1、個體特質、信息獲取與風險態度——來自中國股民的調查分析
2、市場分割條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競爭模型與規制策略
3、電信企業基於價格行為的縱向市場圈定與接入規制
4、考慮能源、環境因素的中國工業效率評價——基於SBM模型的省級數據分析
5、實施節能減排的地方政府行為研究
6、反傾銷申訴和措施中的政治經濟因素實證分析
7、中國製造業貿易的要素含量:中間產品貿易對測算的影響
8、創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與科技創新效率——基於省域數據的空間面板計量分析
9、城市公共安全需求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對武漢市居民的調查問卷分析
10、城鄉背景與大學畢業生就業——基於社會資本理論的模型及實證分析
11、專業化、多樣化與旅遊業發展——基於中國當前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
12、試論城鎮女性的教育與勞動參與之間的關係
13、股市財富效應及其傳導機制
14、中國區域外國直接投資吸收能力評價
15、反壟斷法草案損害賠償制度的法經濟學分析
16、制度變遷視角的意識形態理論分析
17、阻力模型:農村剩餘勞動力逆向流動的微觀經濟學分析
18、產業生態學的一種經濟學解釋

辦刊歷史


1980年,《經濟文稿》創刊,不定期發行。
1990年底,獲批內部刊號,並正式更名為《經濟評論》。同年,據中國知網數字平台顯示,該期刊開始被收錄,發行一期。
1991年,該刊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1993年5月,《經濟評論》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局正式刊號,並在工商管理局登記註冊刊名商標,開始正式發行發行行發。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6年1月,《經濟評論》作為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首批68家學術期刊之一,入選“中文精品學術期刊雙語數字出版工程”,入選該工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堅持“讓思想引領學術、以學術砥礪思想”的基本理念,立足於中國經濟實踐,著眼當代經濟學理論發展前沿,發表經濟學各領域具有原創性的學術論文,致力於推動中國經濟學研究的規範化、現代化和本土化。
領導題詞
原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書畫研究會副主席譚仁傑為該刊題寫刊名。
經濟評論
經濟評論

現任領導


據2019年11月期刊官網顯示,《經濟評論》編輯委員會領導名單如下:
《經濟評論》編輯委員會領導名單
職務姓名
社長杜曉成
副社長沈作霖
主編葉初升
副主編羅琦
編輯部主任陳永清
學術委員主任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