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前

方福前

方福前,男,漢族,1954年11月生,安徽廬江人,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中共黨員。

2018年12月22日,榮獲第四屆“劉詩白經濟學獎”。

人物經歷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西方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首席專家。
1998年和2006年分別在丹麥Aalborg大學和美國Stanford大學做訪問研究。

教育經歷

博士,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1994;
方福前
方福前
碩士,經濟學,武漢大學,1985;
學士,經濟學,安徽大學,1982;
訪問學者,丹麥Aalborg大學,1998;
高級研究學者,美國Stanford大學,2006。

工作經歷

1994年-現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1984年1991年:安徽大學經濟系(經濟學院)。

社會兼職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雜誌主編(正處級),併兼任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專家諮詢組成員,國家民政部政策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HDP)委員;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全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會長。

研究方向


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與思潮,歐元。

主要貢獻


出版《從〈貨幣論〉到〈通論〉:凱恩斯經濟思想發展過程研究》,《公共選擇理論:政治的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等個人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

研究項目

主持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際奧組委項目1項(OGGI項目);
主持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路徑與梯次研究”(11AZD037);
主持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居民消費需求影響因素調查與計量分析”(09AJL001);
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項目“歐元的新政治經濟學分析”;
主持200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西方經濟學‘中國化’研究——結合中國國情改造和運用西方經濟學”;
主持199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當代西方經濟學新思潮評析”;
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其中2項為部級重點項目);
主持橫向項目若干項。

主要著述

在《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管理世界》等發表學術論文121篇(1999年以來82篇),出版個人專著5部,譯著2部,合著5部,合譯2部。

代表性論文

中國居民消費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於中國城鄉分省數據,中國社會科學,2009/02
高鴻業經濟學思想述評,中國社會科學,1994/01
中國城鎮居民福利水平影響因素分析——基於阿馬蒂亞·森的能力方法和結構方程模型,管理世界,2009/04
國有經濟改革與中國經濟波動平穩化,管理世界,2012/03
宏觀經濟政策對我國產出—失業關係的影響分析,教學與研究,2010/12
我國高技術產業的投入產出效率分析,中國軟科學,2009/07
三類衝擊與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與日元、韓元比較,財貿經濟,2009/12
歐元流通對我國向歐元區出口規模的影響分析,經濟學家,2009/11
政府消費與私人消費關係研究進展,經濟學動態,2009/12
我國經濟管理體制和調控方式的變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05
奧運科技群特徵與系統循環, 北京社會科學, 2008/03
論政府因何和如何參與共性技術研發,財貿經濟,2008/10
中國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與效應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10
通過憲法改革解決政府失靈——憲法經濟學的思路,經濟評論,2003/4
論發展經濟學失敗的原因,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2/04
關於公有企業經濟績效的爭論, 經濟學動態,2000/10
歐洲中央銀行體系能實現它的貨幣政策目標嗎,國際金融研究,1999/02
80年代發展經濟學家論市場自由化, 世界經濟研究, 1989/02

獲獎記錄


孫冶方經濟學科學獎獲得者;
首屆國家級(百名)教學名師,2003年;
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獨著),2010年;
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05年;
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2000年;
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2003),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018年12月22日,第四屆“劉詩白經濟學獎”頒獎典禮暨《劉詩白選集》發布會、經濟學創新發展高層論壇在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方福前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7期的論文《尋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源頭》榮獲第四屆“劉詩白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