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子街道

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下轄街道

深井子街道,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地處渾南區東部遠郊,東鄰撫順市,南接祝家街道,西靠東湖街道,北與汪家街道毗鄰,轄區總面積51.8平方千米。

1952年8月,為深井子區;2007年3月,深井子鎮改街道。2011年末,深井子街道總人口2.4萬人。截至2020年6月,深井子街道轄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井子社區。

2011年,深井子街道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2元。

歷史沿革


1952年8月,為深井子區。
20世紀60年代末,先後改公社、鄉。
1985年1月,鄉改鎮。
2002年12月,原古城子鎮的6村劃歸深井子鎮。
2007年3月,深井子鎮改街道。
2018年,將深井子街道辦事處的興農、李相、畜牧場、永勝4個社區和祝家街道辦事處洪台溝、漁樵、前康、於勝、潘李、后康、金德勝、東靠山8個社區劃出,成立永勝街道辦事處、將祝家街道辦事處的龍紅社區劃歸深井子街道辦事處。

地名由來

深井子街道因地層特點等原因,在百姓吃水打井過程中井的深度比周邊地區深而得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深井子街道地處渾南新區東部遠郊,東鄰撫順市,南接祝家街道,西靠東湖街道,北與汪家街道毗鄰,轄區總面積51.8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深井子街道有耕地面積5213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214公頃,旱田面積3814公頃,山林地面積636公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深井子街道轄大台、洪台、永勝、國公寨、民家、興家、雙樹子、后李相、畜牧場、西靠山、東靠山、金得勝、前康、后康、龍紅、漁樵、於勝、康紅、深井子等20個行政村。
2011年末,深井子街道轄13個社區:興聯、群星、鏈條、深井子、東靠山、金得勝、康紅、西靠山、后康、潘李、於勝屯、興農、雙樹子、國公寨、李相、龍紅。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深井子街道轄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井子社區。
深井子街道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210112016002111興聯社區
210112016004111深井子社區
210112016010220康紅社區
210112016011220國公寨社區
210112016013220雙樹子社區
210112016015112西靠山社區
210112016017220民家社區
210112016018220龍紅社區
210112016019112大台社區

人口民族


2010年末,深井子街道常住人口為21408人。
2011年末,深井子街道總人口2.4萬人。另有流動人□8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16萬人,佔50.3%;女性1.24萬人,佔49.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3.8‰,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44人。

經濟


2011年,深井子街道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2元。

交通


深井子街道境內有107省道經過境內。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深井子街道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1所,在校生500人,專任教師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00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2所。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深井子街道有文化站1個,文化中心13個,社區農家書屋12個,藏書4.5萬冊;文化娛樂團體6個,戶外健身廣場7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深井子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張。專業衛生人員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000人,參合率52%。

社會保障

2011年,深井子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5戶,人數246人,支出37.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人。新增就業人員2人,有20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4%。全年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50人。
深井子街道
深井子街道

環境建設

為推進農村區域的環境樣板城建設工作,提高農民的生態意識,促動農民積極參與環境樣板城建設工作,深井子街道大力開展環境樣板城建設宣傳工作,在107省道兩側及西靠山、於勝、漁橋3個村的大街小巷兩側、建築物外牆書寫“創建環境樣板城”、“建設環境樣板村”等樣板城建設宣傳標語30多條,懸掛宣傳條幅10多條。深井子街道是區環境樣板城建設工作的主戰場之一,所屬的西靠山村是國家級生態村,於勝、漁橋兩個村也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國家級生態村創建工作,太陽能路燈、秸稈氣化、沼氣和沼渣、吊炕等低碳節能的技術在這片沃土上都被農民廣泛應用。隨著我區環境樣板城建設工作的推進,深井子街道將建設成為環境建設樣板新農村。西靠山村全村總戶數280戶,880人,村內有企業23家。村屯佔地450畝,耕地1750畝。2005年東陵區生態區創建以來,西靠山村積極相應區委區政府號召,生態建設工作始終走在全區的前列,為東陵區生態區的創建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東陵區的生態達標村建設工作也全部以其為藍本進行。2005年開始至今,全村陸續建設了群眾圖書室、農民活動室、科普長廊、文化廣場、衛生改水工程、衛生改廁工程、秸稈燃氣工程、垃圾中轉站、污水處理工程等民生工程,村內道路全部實現黑色柏油路面,修建了雨污分離的管網系統,全村新增綠化1500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00盞,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深入村中好比身在畫中一般。環保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祝光耀,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環保部生態司司長庄國泰,副司長李遠等領導均到過此村視察調研,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街道教育

深井子街中心小學座落在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街深井子村,自1917年建校以來,歷經幾代人的建設發展,現在已經是一所佔地22883平方米,建築面積6883平方米,擁有97名專任教師,32個教學班,1326名學生,集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學校。學校設有一個大型多媒體教室,兩個信息技術教室,兩個教師電子備課室,學生綜合實踐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實驗教室,圖書室閱覽室,舞蹈教室,電子琴教室,心理諮詢室,衛生室。各室資源已形成校園區域網,充分共享。幼兒園每班都配有一架鋼琴,一台電視機,一台DVD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幼兒園還專門設有睡眠室、舞蹈室、配有多種玩具的室內、室外活動場所。深井子街中心小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辦學之道,育人之道,不斷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幾年來,學校教育教學效果顯著,學校曾先後獲得:東陵區綠色學校、東陵區文明單位、東陵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東陵區依法治教先進單位、東陵區先進黨支部、區十五期間幼兒教育先進集體、市優秀家長學校、市優秀教育學會、市學前教育先進集體、市少先隊紅旗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