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哲學象徵

禪宗哲學象徵

《禪宗哲學象徵》是一部中華書局出版的書籍。

內容簡介


禪宗哲學,以解構為主,用的是“減法”,通過對思維定勢的消解,對情塵意垢的遣除,徹見真如本心,它無意於用“加法”去建構什麼“體系”。然而,當筆者漫步禪林,透越銀山鐵壁般的公案,欣賞新奇瑰美的意象,涵詠睿智靈動的禪詩,卻驚奇地發現,禪宗哲學的公案、頌古、禪語,在電光石火中閃爍著理性深沉,在睿智陡峭中流宕著通脫圓潤,體現了哲思與詩情水乳交融的審美最高境界。

作者簡介


吳言生,1964年生於安徽廬江,1999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后;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河北禪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禪學》主編。1999年以來,在《哲學研究》、《文學遺產》、《世界宗教研究》、《學術月刊》、《人文雜誌》、《中國佛學》等雜誌上發表禪學、詩學研究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公案頌古與本原心性
一、本心的超越
二、本心的迷失
第二章 公案頌古與不二法門
一、泯除揀擇
二、截斷意路
三、懸擱語言
四、消解自他
五、融匯生死
六、打通聖凡
七、圓融空有
第三章 公案頌古與禪門機鋒
一、擊節機鋒迅疾
二、讚歎機鋒相酬
三、激賞大機大用
四、批評機鋒遲鈍
第四章 公案頌古與禪悟境界
一、一切現成
二、能所俱泯
三、圓融互攝
下編
第五章 禪宗哲學的本心論
一、“本來面目”
二、“無位真人”
三、“這個”“那個”
四、“父母未生時”
五、“心月”“心珠”
六、“桃源春水”
七、“寸絲不掛”
第六章 禪宗哲學的迷失論
一、“迷頭認影”
二、“舍父逃走”
三、“拋卻家寶”
第七章 禪宗哲學的開悟論
一、“磨鏡漸修”
二、“十牛圖頌”
三、“我法二空”
四、“截斷兩頭”
第八章 禪宗哲學的不二法門
一、“彼此不二”
二、“垢凈不二”
三、“生死不二”
四、“指月不二”
五、“色空不二”
第九章 禪宗哲學的境界論
一、“觸目菩提”
二、“水月相忘”
三、“珠光交映”
四、“飢餐困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