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石父

唐石父

唐石父,天津市人,生於1919年4月8日。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會、天津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錢幣學會第一屆至第四屆常務理事、第五屆名譽理事、《中國錢幣》雜誌編委、天津市錢幣學會副理事長、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個人生平


1947年唐先生執教於天津崇化學會(今文廟),結識了同任教的著名書畫家、古錢幣專家陸辛農先生,成為陸師的弟子。早在二十幾歲時,唐先生還曾結識了王襄綸閣)、陳蔭佛(寶村)、方若(葯雨)等老一輩考古學家,向他們學習金石考據之學。1957年,唐先生在其執教的天津市第五十中學主辦了“中國貨幣展覽”,在展品的陳列上他以唯物主義的觀點,以歷史順序排布,上自商朝貝幣,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圜錢,下至明清朝方孔圓錢,布置井然有序,更有歷代農民起義軍鑄造的貨幣。這一展覽除受到學校師生的歡迎外,還受到天津錢幣界的老前輩陳鐵卿先生的好評,從此得和陳先生過從甚密,常就古錢問題進行切磋和討論。
1982年中國錢幣學會成立時,先生被選為常務理事,經常出席各地的錢幣學術研討會,並擔任一些學術書籍的編撰工作。正是由於他的涉獵淵博,故而對古錢的研究時出新解,他的著述經常發表於眾多的學術刊物上。《古錢讀法》、《武德錢文制詞的考察》、《武德錢文研究》等分別收入《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一、第二集、《中國歷代貨幣大系·隋唐五代卷》等,他用多年心血編撰的《唐石父古錢常用辭典》也已問世。他是第一屆、第三屆中國錢幣最高學術獎“金泉獎”的獲得者。由於他長年不懈的努力,成為飲譽錢幣界的古錢鑒定大家。
清代錢幣學家鮑康曾有詩云:“萬選青錢樂不疲。”這句詩不僅被唐先生當作“座右銘”並對鮑康的“治學態度謹嚴、鑒別精嚴不苟,資料不自秘,能獎掖後生”之風格極為推崇,曾著《鮑康學風簡述》一文對鮑康廣為讚譽,其實唐石父先生的個人治學作風亦是如此。筆者自天津市錢幣學會成立之初,即有幸地結識了唐石父先生,由於早就仰慕先生之盛名,故常就古錢、金石書法方面的問題請教於唐先生,每當此時先生也總是耐心地給予引導。由於筆者當時年齡尚幼,初生牛犢,有時常就一些疑問固執地和先生分辯。我怕先生對我有什麼看法,就悄悄地問時任副秘書長趙繼明先生,“唐先生對我持有的看法如何?”繼明師對我說:“唐先生很喜歡你的這種固執。”也正是由於唐先生的這種偏愛,每當和先生見面時,他的第一句話總是問:“最近又研究什麼課題?又有什麼新的作品?還有什麼難題?”唐先生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就是收集再多的東西,死後一樣也帶不走,但你的肚中所學是別人所取代不了的,平時應多注重學識的積累,這樣你才不會錯失你所能見到的一切。”我為先生的嚴謹執著的治學態度敬重不已。1992年唐先生為我的錢幣收藏展欣然題寫了“泉”字墨寶,如今這成為唐石父先生一生中傳世不多的書法作品。
著名錢幣學家唐石父先生病逝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錢幣學會名譽理事、天津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天津市文史館館員、天津市錢幣學會副會長唐石父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2月17日在津逝世,享年86歲。

個人家族


唐先生世居津門,其父、兄、姑父皆好收藏古錢幣,朝夕待坐,得以薰陶,自幼即酷愛古錢,炕席下面的壓炕古錢,老太太們纏線用的古錢成了他最初的藏品。上中學時他經常光顧天津北馬路上的古錢攤,並結識了古錢商賈蝶生,賈商為人憨直,無市儈之氣,故唐先生曾在賈處買到過不少好錢。當時能作為參考的資料是惟一借到的一本《泉貨匯考》。30年代河北第一博物院舉辦“貨幣展覽”那千姿百態的歷史貨幣使他流連忘返。不久先生所在的中學舉辦“珍玩展覽會”,他作為一名中學生,竟展出自己收藏的稀有古錢,頗引起師生們的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