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壩文化

四壩文化

甘肅山丹四壩灘遺址位於山丹縣城南約5公里處的石溝河東岸。四壩文化主要分佈在甘肅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區,東起山丹,西至安西以及新疆東部哈密盆地一帶。目前,火燒溝遺址有4個碳測數據,東灰山遺址有1個數據,年代約為距今3900年—3400年。相當於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

歷史背景


早在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當時未發現共存的銅器,所以推測該文化屬新石器時代,但在後來正式發掘的各遺址中普遍出土銅器,因此,學術界才確認這是一支純屬青銅時代的遺存。
1976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在玉門火燒溝進行該文化的第一次正式發掘,清理墓葬312座,出土銅器200餘件,陶器近千件,還發現有精製加工的金、銀耳環以及玉器等。這次發掘收穫頗豐,但令人遺憾的是資料至今未全面發表。
1987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吉林大學考古系聯合對酒泉干骨崖、民樂東灰山遺址進行了發掘,清理墓葬354座,出土陶、石、骨、銅、金、銀、玉器等1 000多件,較全面地揭示了四壩文化的基本面貌,其中東灰山資料全面發表。特別引起農史專家感興趣的是,東灰山文化層中採集到了完整飽滿的小麥粒,這是我國境內最早的小麥標本。小麥起源於西亞,東灰山的發現表明至少在青銅時代我國已開始栽培小麥。
2003年6月,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在酒泉西河灘首次發現了四壩文化的大型聚落遺址,此前的發掘均僅限於墓地。據報道,截至目前,已發現房址50餘座、窖穴60多座、燒烤坑350多座、陶窯5座、祭祀坑20多座,為了解當時人類居住、生活狀況提供了新鮮資料。
經過試掘的還有酒泉下河清的兩個遺址,重點調查的有民樂西灰山、安西鷹窩樹、玉門沙鍋梁等遺址。

文化特徵


綜述

四壩文化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它的某些器型與彩繪圖案和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較為接近,說明曾接受了它們的強烈影響。但三角形器蓋、砷銅製品的大量存在,以及某些其他特點又與中亞文化接近。陶器質地較粗,多為夾砂陶,器形多樣,以罐、壺為主,四耳帶蓋罐、腹耳壺是其代表性器物,有的造型較奇特。彩陶豆、方鼎、陶塤有強烈的地方風格。彩陶均施紫紅色陶衣。彩陶比例較大,如火燒溝墓地彩陶超過半數以上,黑彩居多,紅彩偏少,色彩濃重,有凸起感,既有燒窯前繪製的,又有出窯后繪製的,所以部分彩陶的彩已脫落。紋飾有三角紋、折線紋、條帶紋、蜥蜴紋、回紋和圓點紋等。

特點

四壩文化的墓葬形制因地而異:火燒溝多為長方形豎穴偏洞墓,有單側的生土二層台,葬式以仰身直肢單人葬為主;東灰山多為圓角長方形和長橢圓形豎穴土坑墓,多有頭龕、腳龕或側龕,無葬具,流行亂骨葬;干骨崖多為長方形豎穴土坑積石墓,無龕,部分有木質葬具,流行亂骨葬和多人合葬。

房址

房址為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式兩種:半地穴式均為長方形,地面經硬化處理,並有1至數個燒烤坑和數個儲藏坑;平地起建式房址較複雜,多為長方形。西河灘遺址還發現一座主室帶三面側室的“三室一廳”建築。儲藏坑和燒烤坑形制多樣。陶窯為4座一組,窯室多呈圓形。

金屬器物

四壩文化的一大特點是金屬器物的大量使用。火燒溝墓地有312座墓葬,出銅器的達106座,干骨崖墓地出銅器的墓接近l/2,其中青銅數量超過紅銅。銅器大部分由鑄造而成,火燒溝出土的一件四羊銅權杖杖首為分鑄,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分鑄銅器。根據測定結果,四壩文化的銅器合金成分複雜,既有錫青銅和鉛錫青銅,又有砷青銅以及其他合金製品。北京大學李水成教授曾經指出:四壩文化普遍發現砷青銅,這一特徵與西亞、南歐 及北非的早期銅製品相同,反映出四壩文化有可能與外界存在某種 形式的聯繫。從上述情況看,當時的冶銅專業人員已掌握了採礦、冶鍊、製造和鑄造成型等生產工藝,冶銅業更趨成熟。

出土文物


彩陶三立犬帶蓋方鼎
四壩文化
四壩文化
高27.5厘米、長23厘米、寬21.7厘米。細泥質紅色彩陶。長方形直口、方唇、直壁、平底,四個方棱形平底足。口沿上覆蓋有與鼎口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直口、方唇直壁、平頂蓋。別緻的是在頂蓋上塑制有三個立犬。犬的四肢直立,昂頭翹尾,姿態生動而逼真。並在器表施紅彩,造型奇特,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系彩陶中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