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Linguistice Ministry of Education)成立於1984年,是教育部的直屬研究所。
語用所主要研究語言文字應用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研究語言文字的規範化和標準化,研究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測試及有關的組織規劃、教學與科研工作,指導各地的培訓與測試工作。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語用所內設4個研究室,《語言文字應用》編輯部、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測查認證中心。
語用所
198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領導,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為主。
1988年,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領導,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文字應用系的建制繼續保留。
1998年,國家語委併入教育部,語用所隨之成為教育部的直屬研究所。
2001年4月,根據中編辦對教育部所屬部分事業單位調整更名的批複,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和《語言文字應用》雜誌編輯部併入了語用所,組成新的語用所。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語用所內設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漢字與漢語拼音研究室(辭書研究中心)、社會語言學與媒體語言研究室(廣播電視語言研究中心)、計算語言學研究室、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
部門 | 人員 |
辦公室 (普通話與文字應用培訓測試中心綜合處) | 劉子琦、徐華、陳九麗、吳艷丹、鄧丹陽、王曉淼、方光升。 |
人事處 | 劉子琦、吳艷丹、鄧丹陽。 |
科教處 | 謝俊英。 |
普通話培訓處 | 孫海娜、陳茜、于謙、陶昱霖。 |
普通話測試處 | 韓玉華、齊影、孟暉、朱麗紅、侯玉茹。 |
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 | 張一清、富麗、陳菲、佟樂泉。 |
漢字與漢語拼音研究室 (辭書研究中心) | 王敏、劉靖文、何瑞。 |
社會語言學與媒體語言研究室 (廣播電視語言研究中心) | 郭龍生、蘇金智、李宇明、姚喜雙、陳章太、謝俊英。 |
計算語言學研究室 (中國語言文字網) | 肖航、章雲帆、於桂英、張平、張挺、靳光瑾、馮志偉。 |
《語言文字應用》編輯部(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 張世平、葉青、姜自霞。 |
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測查認證中心 | 王曉明。 |
名單為2018年4月官網資料 |
“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自1995年起,共舉辦八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出版5部論文集。研討會以海納百川、不拘一格的風格成為廣大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者的重要交流平台。
“全國社會語言學學術研討會”。自1987年起,先後組織舉辦了七次全國社會語言學學術研討會,出版5部論文集。研討會在中國社會語言學學科成長和發展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自2007年起,先後組織舉辦了五次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出版5部論文集。研討會為推動普通話測試學術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語言文字應用講壇”和“語言文字應用茶座”。自2012年起,講壇先後邀請30多位所內外、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講座;圍繞重大科研話題舉辦多次茶座。這些活動拓寬了學術視野,活躍了科研氣氛。
“語言能力研究與語言能力協同創新中心”。2012年,語用所與江蘇師範大學等聯合組建,協同攻克語言能力研究難題。
此外,1996年以來,經教育部和國家語委批准,先後與港澳台17所高校和相關機構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合作開展普通話測試、師資培訓。
• 漢字和漢語拼音研究
語用所圍繞漢字的“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完成了《漢字部件統計》《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統計》《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漢字屬性字典》的研製與編寫,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漢字研究和計算機信息處理結合,前兩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修訂後於2009年作為國家語委規範《漢字部首表》發布)為辭書編纂、信息處理等領域所接受,結束了部首檢索不統一、各行其是的局面,《漢字屬性字典》為國內外的漢字信息化處理提供了可靠基礎。
研製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對現代漢字規範化影響深遠: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發布前,前者一直是小學與初中的識字標準;後者一直是當代新聞出版的用字標準。參與了漢字信息處理標準,如《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第一至第五輔助集)》,和國際標準組織框架內漢字標準的研製,為漢字信息化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01-2006年承擔了《規範漢字表》的研製工作,整合建國以來的多項漢字規範,對字表涉及的各個方面進行摸底和深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提出了研製的學術方案。語用所也是字表報批和宣傳工作的重要力量,為新世紀的現代漢字規範工作做出了貢獻。
主持“漢語母語基礎教育基本字表、詞表研製”“漢語人名規範”“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漢字政策與規範研究”“《通用規範漢字表》公開徵求意見整理分析及數據系統建設”“漢語方言用字規範”等國家語委項目。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新時期語言文字規範化的形勢、任務及對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語言文字網路輿情及相關語言政策研究”。承擔國家標準、部級標準如《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以及印刷用隸書、魏碑、行楷的字形規範研究等。
• 社會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
語用所主持“漢語北方話基本辭彙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通過大規模的調查,清楚了解了普通話基礎辭彙的應用情況,為普通話推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呂叔湘先生認為對“制定和推廣普通話的有關規範以及其他有關工作必將起重要作用”。五大卷773萬字的《普通話基礎方言基本辭彙集》,榮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和第二屆國家辭書獎一等獎。主持“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海西經濟區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等國家任務或國家語委委託項目,編輯出版《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資料彙編》,其調查數據成為政府語言文字決策部門的重要參考,調查問卷等成為語言國情調查研究人員的必備參考資料。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在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的基礎上,吸取經驗與教訓,採用普通話測試員作為調查員,並採用錄音等技術手段輔助調查,實現了調查方法上的改進創新。
語用所開展了應用語言學基本理論、新詞新語、現代漢語規範化理論研究等。在漢語辭彙研究方面提出了辭彙佔位理論、語言預測理論等。在現代漢語規範理論方面提出了語言動態理論、潛顯理論、交際值理論和語言規範觀。編輯出版了應用語言學系列教材、《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叢書》(獲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和《二十世紀中國語言應用研究》等專著。新詞新語新義新用法的研究工作,開創了全國在新詞語研究和詞典編纂領域的先河,編輯出版了新詞語編年本詞典。
語用所編輯出版了《媒體與語言——來自專家與明星的聲音》《媒體語言大家談》《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語言研究》等。
• 計算語言學研究
語用所建設了現代漢語通用平衡語料庫、漢字屬性庫等資源庫以及中華語文知識庫、國家語委科研網及科研項目申報管理系統、語料庫在線等網站平台,並通過網際網路對社會提供服務。現代漢語通用平衡語料庫,在語料選材、語料規模、標註加工等方面居於領先地位,為規範漢字表研製、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發布等提供了數據支持,為國內外上百家學術機構提供語料數據,為科研人員提供開放的語料資源平台。與台灣有關方面共同建設的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呈現了兩岸合作編纂的語文工具書、科技術語對照等研究成果,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門戶,被媒體譽為彌合兩岸語言差異的橋樑。在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特別是盲文手語信息化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研製了語料分析處理、辭書編纂平台和漢語盲文翻譯等軟體系統。
主持“海峽兩岸中華語文知識庫建設”“現代漢語語料庫建設及深加工”等國家語委重大或委託項目。主持“語料庫建設規範和標準研究”等四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子課題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973)計劃子課題。主持“計算語言學方法研究”“盲文語料庫建設規範制定”“傣漢雙語語料庫建設及現代傣語辭彙研究”等三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主持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教育熱點問題自動發現與跟蹤技術研究”。研製了《信息處理用現代漢語詞類標記規範》《語料庫系統語言文字評測規範》等四項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出版《自然語言的計算機處理》《中文信息處理若干重要問題》等專著或編著10餘本。參與編寫《兩岸常用詞典》。
• 語言教學研究
語用所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國民語言能力及語言教育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注音識字、提前讀寫”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流派之一,語用所積極參與了這一改革的經驗總結和試驗研究,對它的推廣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語用所還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不同教學方法與教學流派,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漢語文教學,都投入專門的研究力量進行探討,參與了小學語文教材編寫和教材審定工作。語用所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領域取得的成績和貢獻,奠定了語用所語言教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基礎。
語用所提出了漢語能力評價框架的構想,研究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語言文字學》”全文收錄;同時還在中歐語言能力高層論壇上報告研究成果,受到與會者高度關注與好評。先後主持“‘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研究”“國民語言能力評價標準研究”“國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能力狀況與提升策略研究”“國民語言教育大綱研製”等國家語委重大或委託項目。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小學生漢字認知研究”。出版《“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研究》《小學識字教學研究》等專著。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測試研究
語用所在普通話培訓測試理論方面提出了三級六等的理念,這在語言測試理論上是一大創新。根據漢語漢字的特點,首開文字應用水平測試的先河,為語言測試拓展了新的研究方向。先後研製《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和《漢字應用水平等級及測試大綱》,制定《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建立普通話測試國家題庫系統,實現全國範圍內測試管理的信息化,成立“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信息資源中心”,開通“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信息資源網”。主持“普通話水平測試體系研究”等國家語委委託項目。出版《普通話水平測試概論》《普通話水平測試闡要》等專著。
• 台港澳語言政策研究
語用所主持了“兩岸語言文字現狀、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涉台語文政策研究”“台灣語文政策跟蹤研究”等國家語委重大或委託項目,主持“澳門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研究。承擔兩岸語言文字交流與合作協調小組秘書處工作。撰寫《台灣語文狀況及涉台語文基本政策》等重要研究報告,出版《台灣語言文字政策》《澳門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等專著。
• 語言文字網站信息化建設
2002年6月26日中國語言文字網開通,先後開展網路在線“高考語文諮詢”“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建設”網上論壇、全國推普周系列宣傳品的徵集評比、新中國語言文字工作60年成就展等活動。多次舉辦全國語言文字網路建設交流培訓會、語言輿情社會熱點問題專家研討會,並與其他媒體聯合開展社會語言生活熱點網路調查。
語用所主持了“面向語言文字門戶的信息聚合技術研究”“基於語言輿情庫的語言服務平台建設及熱點問題研究”“移動學習環境下面向漢語國際教育的掌上辭書研究”等國家語委項目,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自媒體影響下語言文字熱點輿情量化研究及語言輿情庫建設”等。2012年開始,對全國語言文字系統政務信息化建設進行調研並建設國家語言文字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推動語委系統信息化建設。
語用所主持或參與研製了《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第一至第五輔助集)》《掃盲用字表》《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標點符號用法》《漢語信息處理辭彙》《信息處理用詞類標記規範》《普通話水平測試標準》《規範漢字表》《漢字應用水平等級及測試大綱》等;參加了國際標準ISO/IEC 10646的研製,並擔任國際標準化組織漢字工作組IRG技術編輯。這些工作為我國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和信息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4年起,語用所開始開展語言文字規範標準符合性測查認證工作。截至2014年,先後組織完成了20多項漢字相關產品的測查認證工作,包括計算機字型檔、漢語拼音、漢字筆順、檢字法、漢字拆分、漢字輸入法、漢字教學軟體、手機界面設計等,檢測對象涉及大陸和台灣的企業和個人的產品,以及美國、日本、韓國和加拿大等國外企業的產品。推行識字教學用通用鍵盤漢字字形輸入系統的計算機檢測。
《語言文字應用》
《語言文字應用》現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全文收錄的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編號分別為:(S)008、(Z)H008、(Q)H008。2001年《語言文字應用》以“雙效”身份進入“中國期刊方陣”。
《語言文字應用》於1992年創刊,龔千炎先生首任主編。主要欄目有:語言文字規劃、語言文字規範、推廣普通話、社會語言學、語言教學、對外漢語教學、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計算語言學、面向中文信息處理的現代漢語基礎研究。
1984年建立語言文字應用系,1985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2002年起委託社科院語言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9年起獨立招收博士研究生,共有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媒體語言學2個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和漢語言文字學、計算語言學、語言文字測試學3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截至2014年,已畢業博士、碩士研究生57人。在讀博士研究生8人,碩士研究生4人。
2007年至2014年,語用所舉辦了三屆全國應用語言學系主任(所長)論壇。2010年10月,獲准設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同北京語言大學簽訂聯合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員協議,截至2014年,在站博士后3人。
截至2014年,語用所培養了5000多名國家級測試員,並大力支持了香港、澳門的普通話推廣工作,累計測試港澳台各界人士約10萬人次,培訓師資1200餘人。此外,還開展了漢字應用水平測試、規範標準培訓等工作。
所長 | 張世平 |
副所長 | 魏暉、劉朋建、呂同舟 |
所長助理 | 王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