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跳鼠
三趾跳鼠
三趾跳鼠(學名:Dipus sagitta),是跳鼠科、三趾跳鼠屬的動物。三趾跳鼠體型中等,頭大、眼大,耳較短,體背毛色近棕灰色,腹面毛色純白。
三趾跳鼠夜間活動,冬眠,彌散性分佈,雜食性,通常每年繁殖1次,胎仔數2-7仔,棲息在沙質沖積扇、河灘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礫石荒漠中的風積沙丘地段,分佈於亞洲部分地區。
三趾跳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
合併圖冊
三趾跳鼠體背毛色變異較大,一般從灰棕色或棕紅色到沙棕色或沙土黃色,部分背毛毛尖黑色或為純黑色毛。體側與股部外側毛銹黃色,整個腹面連同下唇和尾基部毛色純白。
三趾跳鼠顱骨短而寬。鼻骨前端具一缺刻,鼻骨與額骨相交處明顯下凹。額骨在淚骨后緣的部分最窄。顴骨細,但前部沿著眶前向上擴展,寬並達於淚骨下緣。淚骨拉達。眶前孔很大。頂間骨的寬為長的一倍半。聽泡發達,左右聽泡間有相當寬的空隙。門齒孔短,其後端達於上臼齒列中小前臼齒之間。在上頜左右第二臼齒之間有一對近於圓形的齶孔,第二對齶孔位於齒后緣之內方,兩對齶孔都很小。硬齶較長,其後緣超過上齒列末端甚遠。
三趾跳鼠上門齒幾乎與上頜垂直,前面黃色,中央有淺溝。前臼齒的高度不及第一上臼齒之半,其橫截面為圓形。第一臼齒很大,其餘兩枚臼齒依次漸小。下頜臼齒3枚。下頜門齒前面亦為黃色,下頜門齒的齒根很長,達於髁狀突之外下方,形成一突起。
三趾跳鼠為喜沙種類。儘管其棲息地在高海拔高度、地形、植被方面是多種多樣的,但都是沙地。在沙質沖積扇、河灘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礫石荒漠中的風積沙丘地段,多選擇具有梭梭、沙拐棗為主的灌木荒漠、紅柳沙丘、胡楊疏林沙丘,以及沙蒿、沙柳為主的沙生植被的環境作為棲息位點。
合併圖冊
三趾跳鼠為彌散性分佈,洞系構造較為簡單,一般由洞口、洞道、窩巢、盲洞和暗窗組成。每個洞系只有1個洞口,洞道長短不一,通常為1.5-2m,但位於沙樑上的洞道較長,洞徑7.5-9.5crn,巢室位於洞道末端,呈圓形,距地面約60-70cm,淺的在30cm以內。巢圓盆形,由細軟雜草構成,直徑約13-15cm。盲洞位於窩巢兩側。暗窗是由洞道或巢室挖向地表的預備通道,末端僅以一薄層沙土阻隔,當洞口部受到驚擾時,三趾跳鼠便會突然由暗窗中破洞而逃。洞口常為拋沙所掩埋,但拋沙不聚集成堆。
三趾跳鼠以植物的莖、果實和根部為食,也吃一些昆蟲,其不需專門飲水,植物中的水分已足夠其新陳代謝的需要。
分佈於中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土庫曼、烏茲別克。
中國分佈在東北西部、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及新疆等北方地區。
三趾跳鼠
三趾跳鼠出蟄后不久即進行交配,4-6月為繁殖期,妊娠期25-30天,胎仔數2-7仔,平均3-4仔。通常每年繁殖1次,極少數可產2胎。幼鼠第2年可達性成熟,但出生較晚的要過2個冬天才達性成熟。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三趾跳鼠阿克蘇亞種 | Dipus sagitta aksuensis | Wang,1864 |
2 | 三趾跳鼠奴日亞種 | Dipus sagitta deasyi | Barrett-Hamilton,1900 |
3 | 三趾跳鼠暗灰亞種 | Dipus sagitta fuscocanus | Wang,1864 |
4 | 三趾跳鼠指名亞種 | Dipus sagitta sagitta | Pallas,1773 |
5 | 三趾跳鼠華北亞種 | Dipus sagitta sowerbyi | Thomas,1908 |
6 | 三趾跳鼠北疆亞種 | Dipus sagitta zaissanensis | Selevin,1934 |
(資料來源:)
種群分佈不零散。該種是很常見的物種,每年數量波動很微弱,在對其有利的年份,每公頃可達5-6隻。其種群數量發展趨於穩定。
2004年,中國的調查結果顯示,三趾跳鼠的種群數量和年齡結構隨季節變動較大,9-10月為數量高峰期,其中幼鼠比例較大,約佔36.7%,6-7月數量最低,種群密度不及9-10月的30%,其中又以成年和老年個體佔優勢,亞成體(上年幼體)僅占種群的13.8%。雌體比例略高於雄體,約為54.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三趾跳鼠在草場盜食沙蒿、檸條等固沙植物種子及其幼苗,嚴重損害沙地植被,破壞固沙造林事業。在農區,啃食作物幼苗,掏食瓜類。
1.捕捉。一是挖洞法,二是火誘法。
2.化學防治。使用抗凝血滅鼠劑。
3.保護害鼠類天敵。如:貓頭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