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
理工類國立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的辦學歷史源於1946年成立的國立海事職業學校的造船科。六十多年來,在社會各界人士及校友們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一代一代交通人的不懈努力,辛勤耕耘,為我國交通行業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學院設有船舶與海洋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以及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等5個本科專業,擁有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水聲工程、海洋工程結構、流體力學、工程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結構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公路橋樑與渡河工程、物流管理、智能交通工程等12個博士點和碩士點及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和交通運輸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學院還設有高性能艦船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道路橋樑與結構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形成了圍繞交通領域的水陸並舉、軟硬結合、基礎與應用結合的多學科發展格局。
交通學院的歷史源於1946年成立的國立海事職業學校的造船科。1949年武漢解放,在海事職業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南交通學院,設置造船專業。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造船專業調至上海交通大學。1958年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我校恢復並重建船舶工程專業,1963年交通部部屬院校進行專業調整時,將大連海運學院的船舶工程系整體調整到武漢,與我校的船舶工程系合併,成立船舶工程系。1978年以後,為了適應船舶工業發展的需要,先後開辦了船舶設計與製造、船舶工藝與設備、船舶結構力學、船舶流體力學、船舶貿易、船舶檢驗等本科專業。
道路與橋樑工程系源於1949年中南交通學院成立的土木工程系,當時設有公路土木、公路橋樑和機械自動化三個專業,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上述三個專業分別調整到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學院和江西大學。1988年我校恢復土木工程系,設有公路與城市道路專業,並先後更名交通土建、土木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專業。
交通運輸管理系起源泉於1952年。時值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我校創辦水運管理和水運經濟專業,1963年交通部部屬院校進行專業調整時,上述兩個專業調整到上海海運學院。1983年我校水運管理專業恢復招生。1993年武漢河運專科學校與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合併,原武漢河運專科學校的水運管理專業併入后,更名為交通運輸管理專業,成立交通運輸管理系。
1999年船舶工程系和土木工程系合併組成船舶與土木工程學院,船舶設計與製造、船舶工藝與設備、船舶貿易、船舶檢驗等本科專業合併更名為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同時,船舶結構力學、舶舶流體力學兩個專業更名為工程力學專業,從船舶工程系分出,成立結構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更名為道路與橋樑工程系。三校合併后,2001年船舶與土木工程學院與交通運輸管理系合併,成立交通學院。同年,交通工程專業創辦並招生,隸屬於交通運輸管理系。2004年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交通工程專業從交通運輸管理系分出,成立交通工程系。
學院所設專業涉及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力學、交通運輸工程4個一級學科,有船舶與海洋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港口航道工程以及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5個本科專業。
學院經過60餘年的發展,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等成績斐然,擁有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水聲工程、海洋工程結構、水上運動裝備工程、流體力學、工程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結構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公路橋樑與渡河工程、物流管理、智能交通工程等13個博士點和碩士點;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和交通運輸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1工程”建設學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構建了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性能艦船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造船工藝及設備研究所、結構工程設計研究所、工程流體力學研究所、土木工程設計研究所、交通運輸與物流規劃研究所、造船史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以及服務於教學、科研及社會的實驗中心、中交船舶與橋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交科交通工程諮詢監理中心、橋樑與道路健康維護工程中心。形成了圍繞交通領域的水陸並舉、軟硬結合、基礎與應用相結合的多學科發展格局。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 |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 |
交通運輸專業 | |
交通工程專業 | |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專業 | |
工程結構分析專業 | |
院系設置
二級學院 | 院系名稱 |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 | 船舶工程系 |
海洋工程系 | |
港口航道與結構工程系 | |
道路與橋樑工程系 | |
交通運輸管理系 | |
交通工程系 | |
水聲工程與流體力學研究所 | |
教育部高速船舶工程重點實驗室 | |
實驗中心 |
交通學院現有教職工162人,其中專職教師120人,含教授35人,副教授50人,講師33人,實驗人員21人,含高級實驗師7人,有1人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擔任ISSC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擔任ITTC操縱技術委員會委員、2人擔任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學院所設專業涉及船舶與海洋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5個一級學科,有5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點和博士點、3個專業碩士領域,並建有船舶與海洋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3個博士后流動站。學院擁有高性能艦船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道路橋樑與結構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設有南安普頓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高性能船舶技術聯合中心、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智能船舶和運輸聯合研究中心、首爾國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船舶先進位造技術與裝備聯合研究中心、布魯內爾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結構安全與完整性聯合研究中心、里斯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極端載荷與響應聯合實驗室等國際交流和合作平台。武漢理工大學是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的首先獲批的16個高校之一,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列為國防特色學科。2018年學院主辦第三屆國際船舶及近海與海底結構安全與可靠性大會。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
我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創建於1946年,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85年被國際拖曳水池會議(ITTC)接受為成員單位,1996年建立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后流動站,1997年批准為交通部重點學科,2000年批准為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001年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批准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本學科點是國內同類學科整體實力最強的學科之一,是我國內河船舶研究的主要力量,是華中、華南和西南地區最具實力的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領域高層次科研人才的培養基地。2001年,本學科“高性能船舶及其關鍵技術”項目被列為國家“十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7年,本學科“高性能船舶設計製造關鍵技術”項目被列為國家“十一五”“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學科帶頭人及主要研究方向介紹:
(一)船舶水動力性能研究及船型優化方向
學科帶頭人:劉祖源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助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理事、水動力學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船舶力學委員會委員,24屆國際船模拖曳水池會議(ITTC)船舶操縱性技術委員會委員。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其他科研項目10餘項。目前主持在研“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教材1本,專著1部。本方向主要圍繞高性能船舶、內河淺水船型、高速多體船、高速氣泡船等開展船舶操縱運動水動力計算及運動預報、船舶興波理論計算與船型優化、船舶粘性流場的湍流模式、螺旋槳理論設計、船舶傾覆機理等水動力性能方面的理論、數值計算和試驗等研究。
(二)新船型開發與現代船舶設計方法方向
學科帶頭人:陳順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2003年間在日本九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近5年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8篇,EI收錄2篇。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本方向側重於新船型開發與現代船舶設計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內河船型開發與標準化、高速船船型開發、江海直達運輸方式與船型研究、不確定性動態投資決策理論和應用、船舶多學科綜合優化設計技術、船舶幾何建摸技術、船舶產品數據管理技術等。
(三)船舶先進位造技術與裝備方向
學科帶頭人:王呈方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先進造船技術與自動化裝備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完成了多項具有國際首創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發明獎2項,省部級獎5項,中國發明專利2項,撰寫學術論文40餘篇,著作2部。
本方向主要從事造船先進位造技術與工藝方法、船舶CAM開發與應用、造船自動化裝備、船舶高效生產模式及先進生產設計方法、船舶精度控制與先進測量技術、船殼板自動化成形技術等研究。
(四)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直接設計法與可靠性研究方向
學科帶頭人:吳衛國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造船學會船舶力學委員會副主任、船舶振動雜訊與衝擊學組副組長。在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七次應邀出席國際會議並宣讀論文。主持和參加完成了2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及國防軍工科研課題,取得了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的科技成果十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一項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五項。目前正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高速三體船的關鍵技術研究”和國防基礎研究項目各一項。
本方向致力於大開口船舶結構強度計算方法、高速船結構輕型化技術、船體結構可靠性研究分析及極限承載能力、現役船舶結構狀態檢測與風險評估、船舶振動預報與控制技術、艦船結構抗暴設計、船舶結構機械雜訊分析與控制原理、水下結構內部雜訊場預測、流體動力雜訊的產生機理與計算分析、高性能船舶雜訊預報與降噪設計方法等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擁有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性能艦船教育部國防重點實驗室、體育工程(水上運動裝備)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水路公路安全技術裝備教育部工程中心、“111計劃”高性能船舶關鍵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國家外專局)、中交船舶與橋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國家級)、武漢理工南華高性能船舶研究中心等多個科研基地。通過“十五”“211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了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研究平台:大型船模拖曳水池深淺兩用,且能作船隊試驗,在國內獨具特色;大型深淺操縱水池,為亞洲人工操縱水池之最;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造船工藝與設備實驗室,其“肋骨冷彎機器人”實驗設備為國際領先水平;大型結構試驗平台與完備的靜力、動力載入與分析系統國內同類高校第一;循環水槽、風洞、24單元造波機、計算機工作站及相關軟體等高水平研究平台。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積極開展全方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十五”期間,舉辦國際學術會議3次,邀請了20多名國際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聘請了10餘外國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與荷蘭Delft理工大學合作承擔了歐盟人力資源項目“Asia-Link”項目,選派了20多名青年學者出國訪問、進修與合作研究,與荷蘭Delft理工大學、比利時安特維普大學、日本廣島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形成了經常性、實質性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係,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格局。2007年,經教育部和國家外專局批准,建立了“111引智計劃”。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
職務 | 姓名 |
院長 | 朱凌(教授) |
黨委書記 | 王世超(教授) |
副院長 | 王麗錚(教授)、羅蓉(教授)、楊建華(副研究員) |
黨委副書記 | 王崎峰 (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