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馬踏飛燕的結果 展開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

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圖 名:馬踏飛燕
面 值:1.20元
郵票規格:30×30毫米
附票規格:30×30毫米
齒孔度數:12度
版 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設 計 者:於雪
資料提供:甘肅省博物館 國家旅遊局
責任編輯:陳宜思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郵票介紹


中國郵政定於2013年5月19日發行《馬踏飛燕》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一套1枚。郵票圖名:馬踏飛燕,面值:1.20元,郵票規格:30×30毫米,附票規格:30×30毫米,齒孔度數:12度,版別:膠印,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設計者:於雪,資料提供:甘肅省博物館國家旅遊局,責任編輯:陳宜思,印製廠:北京郵票廠。出售辦法:帶有空白附票的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用於郵票個性化服務業務。同時發行附票帶有“中國旅遊日”標誌及宣傳口號的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整張枚數為15枚,整張規格為210×180毫米)。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墓(此墓為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專家考證其製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這件兩千年前製作的銅奔馬造型生動,鑄造精美,比例準確,四肢動勢符合馬的動作習性,為中外的許多考古學家和藝術家嘆為觀止。奔馬正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隻蹄踏在一隻飛翔的燕子身上。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託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馬踏飛燕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龍雀。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錶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中國旅遊日,5月19日。該節日是中國國務院於2011年批准的非法定節假日。該節日起源於2001年5月19日,浙江寧海人麻紹勤以寧海徐霞客旅遊俱樂部的名義,向社會發出設立“中國旅遊日”的倡議,建議《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5月19日)定名為中國旅遊日。2011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
“中國旅遊日”形象宣傳口號是“愛旅遊、愛生活”,這是此次徵集活動中投票率較高的一個口號。口號簡單明快,響亮有力,易於上口,高度概括了“中國旅遊日”的主題理念,倡導更多的國人走出家門,廣泛參與旅遊活動,提高生活品質。
標誌的主體創意造型來源於甲骨文的“旅”字及其傳統的印鑒藝術。甲骨文“旅”字的變形與方形的印鑒外輪廓,突顯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旅遊發展“根”與“植”的關係,為“中國旅遊日”注入了更加鮮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續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創造了新的視覺意象,符合現代人日益發展的審美需求,體現了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變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繪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旅遊場景:一面旗幟引領下的一隊遊人正秩序井然、興緻勃勃地遊走於美妙的旅途中。這個有著強烈的具象化意義和象徵,突顯了“中國旅遊日”的主旨與核心,引導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旅遊,體現了“中國旅遊日”的號召力、影響力。同時,變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這組數字,進一步強調了“中國旅遊日”的日期,讓“中國旅遊日”更加深入人心。
標誌藍綠顏色的運用,不僅色彩鮮明,視覺衝擊力強,而且漸變的過渡處理讓兩個主體色彩自然融合,和諧大氣。藍色代表天空,綠色代表自然,象徵著中國旅遊蓬勃發展的朝氣和生命力,以及中國旅遊所倡導的綠色、環保、和諧、文明發展的主旨和理念。同時,變形的“旅”字演化的遊人們行走在藍天綠地中,也體現了中國人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生境界,在注重環保與和諧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
標註字體上採用了中國傳統隸書的“中國旅遊日”字樣及英文Arial體“China Tourism Day”的中英文雙語對照,在突顯“中國旅遊日”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旅遊的國際化視野與現代發展理念。
標誌造型穩重,創意巧妙,色彩明快,旅遊主題鮮明,日期深刻,具有著濃厚的文化韻味和鮮明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