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1條詞條名為新民村的結果 展開

新民村

廣東普寧市梅塘鎮下轄村

新民村,曾名新寮,隸屬廣東省普寧市梅塘鎮轄下行政村,位於市區流沙西側10.2公里處,有人口2300左右,村民多出外經商務工,部分留守以農林為業。明末清初,連氏一支輾轉遷居於此,初創村時,此處荒蕪,村民搭寮而居,又處環山之中,故名新寮籃,簡稱新寮。因與縣內其他村落同名,於1981年更為今名。村聚落呈塊狀分佈,建築多為山區特色的石砌塗角結構潮式民居。有耕地229畝,山地面積800畝,農業主種水稻、番薯、蔬菜等作物,山林種植橄欖、楊梅等水果。有小學1所。屬革命老區,是東江紅軍二路戰士烈士連府的故鄉。村有奉祀斗姆元君的村廟,為遠近所罕見。梅塘-雲落公路在村東經過,往北接入國道238線安池公路。

把新民村打造成市(縣)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

歷史沿革


新民村曾名新寮,1981年更名為新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於梅塘鎮西南部,距普寧市區10.2公里處,有耕地229畝,山地面積800畝,以農業為主,產水稻、甘薯,水果有青欖、楊梅。

社會


民生

有小學1所,屬革命老區。新民村是揭陽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扶貧掛鉤點。該村地處梅塘鎮南部,是目前該鎮兩個貧困村之一。全村共有244戶1276人口,其中年收入低於1500元的有24戶75人;年收入在1501至2500元的有93戶34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生病和缺勞動力。全村現有山地800畝,耕地237畝,山地、耕地均分包到戶,集體沒有提留。農民主要靠種水果、養豬、養魚和外出打工收入,村集體年收入僅幾千元左右。
6月10日下午,揭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黨校校長謝峻,在該市市委書記杜小洋,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吳特亮,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張偉勤以及梅塘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的陪同下,率領揭陽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的有關負責同志到梅塘鎮新民村開展扶貧調研活動。通過聽取彙報、實地察看、深入調研,謝峻對市、縣、鎮三級黨政採取的前期幫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該村制訂扶貧計劃、落實扶貧措施提出了具體要求。
新民村是揭陽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扶貧掛鉤點。該村地處梅塘鎮南部,是目前該鎮兩個貧困村之一。全村共有244戶1276人口,其中年收入低於1500元的有24戶75人;年收入在1501至2500元的有93戶344人,致貧的主要原因是生病和缺勞動力。全村現有山地800畝,耕地237畝,山地、耕地均分包到戶,集體沒有提留。
農民主要靠種水果、養豬、養魚和外出打工收入,村集體年收入僅幾千元左右。謝峻在調研中強調,新民村脫貧致富,要在建好班子、構築好戰鬥堡壘、規劃好發展上下功夫。謝峻說,新民村現有“兩委”幹部5人,平均年齡49歲,要切實加強班子自身建設,把“兩委”幹部打造成為脫貧致富的帶路人。謝峻指出,村“兩委幹部”要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切實增強黨支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他指示從揭陽市管黨費中撥出5萬元,用於該村黨員活動室裝修,幫助該村打造好黨員幹部的學習陣地。
謝峻要求,揭陽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梅塘鎮要幫助規劃好新民村的發展,細化脫貧措施,共同抓好扶貧落實;要以梅塘鎮黨委為主體,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重規劃好生活污水整治,實施“雨污分流無害化處理”,搞好環境衛生,改善人居環境,美化村容村貌,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把新民村打造成市(縣)新農村建設的示範點。謝峻還希望鎮、村幹部發動在外鄉賢捐資出力,發展集體經濟,加快脫貧步伐。為落實扶貧措施,謝峻現場辦公,請揭陽市直相關部門出資出力,幫助該村修築寨前路、擴修村道、整修學校及發展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