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堯時地屬冀州,虞舜時屬幽州,夏商時復屬冀州。西周時為燕國封地,東周戰國時屬燕國的遼東郡。
北鎮市
秦屬遼東郡。西漢時在此設無慮縣,並於境內置遼東郡西部都尉府,上屬幽州刺史部。東漢,無慮縣初屬遼東郡,漢安帝時移屬遼東屬國。三國時,屬魏幽州昌黎郡(今義縣),西晉屬平州(今遼陽)昌黎郡。南北朝時屬營州昌黎郡(今朝陽)。隋朝,初屬燕郡(今義縣),大業八年改燕郡為遼西郡。
唐朝,屬河北道之營州,境內置巫閭守捉城。遼代的九位皇帝有三位葬於閭山,為保護陵寢,置顯州,屬中京道,州下又設三州三縣(奉先、山東、歸義三縣)。
金滅遼以後,在政權機構設置上是路、府、州、縣四級建制。於金天會元年(1123年)升遼顯州為廣寧府(屬北京路),府址在今廣寧鎮,下設閭陽、望平、廣寧、鍾秀四縣。
元置廣寧府路轄閭陽、望平二縣。
明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廣寧是明朝在東北最高的軍政機關駐地,是管理東北女真人的基地,不但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而且也是東北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繁華城鎮。明末,后金崛起,廣寧城為兵家相爭之地。
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廣寧府,統寧遠州、錦縣、廣寧縣。翌年,移府治所於錦州府。從此,廣寧縣為錦州府所轄。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屬錦州府置廣寧縣。
民國元年(1912年)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遼寧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奉天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錦州省。
1949年屬遼西省。
1954年屬遼寧省。
1995年3月撤消北鎮縣,設立北寧市(縣級)。
2006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寧市更名為北鎮市。
北鎮市位於錦州市東部,醫巫閭山東麓。位於東經121°33'~東經122°12',北緯41°19'~北緯41°48'之間,東接黑山縣,西鄰義縣,南與盤錦市毗鄰,北與阜新市搭界,東南與台安縣相望,西北與凌海市相通,南北長53.9公里,東西寬約53.1公里,面積1782平方公里(2008年)。
北鎮市地形可劃分為山區、平原、窪區三種地形。醫巫閭山綿亘於西、北兩側,西北部山區環抱北鎮大平原,形成白西北向東南的山區、平原、窪區的走勢,而且各佔三分之一。
西部為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在100~860米之間。山地東麓為平緩的丘陵,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其面積為110平方公里(2008年)。山地丘陵統稱西部低山丘陵區,佔北鎮市總面積的33.6%。西北部的醫巫間山為北鎮、義縣界山,屬陰山山系松嶺山脈。間山自東北向西南走向,南北斜長90公里,東北橫寬28公里。北鎮市境內南北斜長45公里,東西橫寬14公里,面積630平方公里。較重要的大小山頭九百餘座,著名山峰52座,較長的山脈10條。最高峰望海山位於北鎮、義縣交界處,海拔高度866.6米。
中部由西沙河、無慮河(黑魚溝河)沙子河沖積而成的平原和上游谷地平原構成的,海拔高度在10~50米之間,其面積為630平方公里(2008年),佔北鎮市總面積的35.3%。
東南部地勢低洼,海拔高度在10米以下,面積為560平方公里(2008年),佔北鎮市總面積的31.1%。就其山丘、平原、水域的比例而言,大體為“三山、一水、六分田”。全市共有耕地7.3萬公頃。
北鎮市全境處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屬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醫巫閭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特別是夏季,從太平洋刮來的東南風,帶來濕暖空氣,遇到閭山屏障,升空與涼空氣相遇,形成降雨。所以北鎮市降雨量高於閭山以北的阜新、朝陽及內蒙古地區。年降水量可達到604.8毫米。北鎮市四季分明:夏季短而濕熱多雨,冬季長而乾燥寒冷,春季少雨多風,秋季天晴氣朗。境內平均氣溫8.2攝氏度。全年無霜期154─164天,日照時數為2871小時,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
北鎮市境內的河流,屬遼河流域繞陽河水系,主要河流有9條。較大的河流有繞陽河、東沙河、羊腸河。除上述三條較大河流外,稍短河流有西沙河、無慮河(黑魚溝河)、沙子河、鴨子河、大溝河、興隆泡河等。河道總長306公里(2008年),總流域面積為1682.38平方公里(2008年)。
截至2008年,北鎮市有礦產資源有17種,以花崗岩、河沙、石灰岩等建築材料為主。金、磷、鐵、石墨等也有一定儲量。已開發9種,其中砂石年產量80萬立方米,是盤錦市等地建築用砂主要供應區。花崗岩主要分佈在醫巫閭山中部和北部,年產量30萬立方米。白雲灰質岩主要分佈在正安鎮和中安鎮,儲量3000萬噸以上。有採石企業10多戶,年產量在100萬噸以上。鐵礦主要分佈於大市鎮和羅羅堡鎮,年產量在20萬噸。
植物資源
北鎮市境內植物資源主要有:林木類有銀杏、松樹、柏樹、楊樹、柳樹等;藥材類有元胡、五味子、黃柏、桔梗、知母肉等;野草類有畫眉草、藎草、野黍、稗、毛馬塘等;花卉類有仙人球、金絲球、白毛珍珠球、右旋球、左旋球等;蕈類有榛蘑、香蘑、紅蘑、松蘑、花臉蘑等。
動物資源
北鎮市境內動物資源主要有:昆蟲類有蟬、蟻、蜂、蝗、蜻蜓等;魚蝦類有鯽魚、鯉魚、草根魚、鯰魚、泥鰍等;鳥類有麻雀、喜鵲、烏鴉、野鴿、貓頭鷹等;獸類有狼、狐、狍、獾、兔等。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時,廣寧縣分18社。嗣後,旗兵駐防,縣內劃分62界。光緒二十八至三十一年(1902~1905年),縣境東南、東北、西南大片土地划入鄰縣后,縣內分34區。即城內4區、城郊4區、東路5區、南路8區、西路6區、北路7區。宣統二年(1910年)自治會成立,城內和城郊改為城廂,鄉村另設四鎮三鄉。即一鎮中安堡、二鎮溝幫子、三鎮常興店、四鎮正安堡,一鄉三道溝、二鄉五糧甸、三鄉棗園子(今凌海市境內)。
民國成立后,自治會停辦,區劃未變。民國十一年(1922年)實行區村制,境內設8區、136村,下統648個自然屯。偽滿洲國時期,區劃變動頻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6區78村。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2街30村。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2街18村(稱20街村),下設143個區劃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重新調整區劃,劃為9個街村,132個村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國民黨統治全縣,境內設2個街、13個鄉公所,下轄143個保公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北鎮全縣解放,境內設8區、192個農民會。5月,錦縣的石山、光輝兩區劃歸北鎮縣。1949年1月,回歸錦縣。
1949年,實行區村制,原區政府所轄的農民會改稱村政府。
1951年,增設溝幫子鎮,原第五區政府遷至趙屯。
1952年,增設閻陽為第九區,將原192個農民會調整為167個村和7個街委會。
1953年,成立廣寧鎮。
1956年3月,並區設鄉。全縣為4區兩鎮,下設51個鄉、17個居民委員會。
1958年1月,撤掉區級建制,將原51鄉調整為24鄉(每鄉為一高級社),原溝、廣兩鎮不變。
1958年9月15日,全縣將24個高級社和兩鎮並為7個人民公社,即廣寧、正安、中安、青堆子、溝幫子、常興、羅羅堡。下轄99個管理區(1959年改稱大隊)。
1960年4月,北鎮縣鐵道東和黑山縣西南部分地區組成遼寧省直轄的青堆子畜牧農場,下設青堆子、吳家、高山子、柳家四個管理區和新立分場。
1961年3月,青堆子畜牧農場劃歸北鎮縣管轄。同年8月,全縣調整為15個公社、4個管理區、一個農場。
1962年2月,增設曹屯公社、高力板公社、大屯公社。同年5月,增設廣寧、溝幫子兩鎮。繼之將青堆子、高山子、吳家、柳家4個管理區分別改成公社,新立分場改為縣直屬農場。至此,全縣有22個公社,2個鎮,1個農場,下轄317個大隊、7個居民委員會。
1983年8月,鄉鎮體制改革,公社改稱鄉。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簡稱村)。
1984年10月,中安、正安、高山子、青堆子、趙屯、閭陽、常興店等7鄉改稱鎮。
1985年,新立農場改稱鄉。村民委員會也有少量調整。
1985年末,全縣有9鎮16鄉,下轄324村、27個居民委員會。
截至2019年,北鎮市轄5個街道,11個鎮和3個鄉,市政府駐北鎮街道。
北鎮街道 | 富屯街道 | 廣寧街道 | 溝幫子街道 |
沙子河街道 | 大市鎮 | 羅羅堡鎮 | 常興店鎮 |
正安鎮 | 閭陽鎮 | 中安鎮 | 廖屯鎮 |
趙屯鎮 | 青堆子鎮 | 高山子鎮 | 吳家鎮 |
鮑家鄉 | 大屯鄉 | 柳家鄉 | |
截至2009年,北鎮市現有人口53.3萬,共158000多戶。有滿族、漢族、回族、朝鮮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等19種民族,其中滿族人口32.7萬人,佔全部總人口的62.4%。
截至2013年末,北鎮市總人口518616人,比2012年減少2181人。2013全年出生人口3189人,人口出生率6.13‰,比2012年增加0.78‰;死亡人口4130人,人口死亡率為7.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81‰。
截至2018年末,北鎮市總人口50.07萬人,比上年減少1727人。全年出生人口2856人,人口出生率5.69‰,比上年下降0.55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493人,人口死亡率為4.89‰,比上年下降15.9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
市委書記:鄭文彬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雪冬
2013年,北鎮市實現生產總值148.4億元,比2012年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50.5億元,比2012年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52.4億元,比2012年增長10.4%;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45.5億元,比2012年增長8.2%。
2018年,北鎮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40.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16.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55.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5.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3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6.8億元。
2018年,北鎮市完成公共財政收入5.4億元,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9.1億元。在支出中:教育事業費支出4.5億元,科技支出297萬元,農業支出6.6億元,醫療衛生支出3.1億元。
北鎮市農業形成了以醫巫閭山為線7個鄉鎮的林果經濟帶,以102國道為線10個鄉鎮的高效種植業經濟帶,以沈山鐵路為線7個鄉鎮的糧食、養殖業經濟帶,北鎮市被省和國家命名為“中國平原綠化先進縣”、“生態農業重點縣”、“糧食生產基地縣”、“花生生產基地縣”、“生豬生產重點縣”、“高效農業先進縣”、“小麥生產重點縣”,水果總產量和豬牛羊肉總產量分別進入中國百強縣(市)行列。
2013年,北鎮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95.6億元,比2012年增長7.8%。其中:種植業產值40.9億元,牧業產值50.4億元,漁業產值2.5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8億元,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2.5%,比2013年增加0.4%。
2013年,北鎮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0460公頃,與2012年增加2789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951公頃,比2012年增長11.5%;蔬菜播種面積17846公頃,比2012年降低1.7%。2013全年糧食總產量達為54.5萬噸,比2012年增長2.8%。其中:水稻產量9.5萬噸,比2012年增加15.3%;玉米產量44萬噸,略有增加。花生產量1.5萬噸,比2012年增長28.7%。蔬菜產量82.7萬噸,比2012年降低23.5%。水果產量39.7萬噸,比2012年增長3%,其中葡萄產量27.7萬噸。
2013年,北鎮市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000公頃。2013年,北鎮市全年生豬飼養量達到196.9萬頭,比2012年增長7.2%;牛飼養量達到5.7萬頭,比2012年增加16.3%;羊飼養量達到8.8萬隻,比2012年降低18.9%;家禽飼養量達到4998萬隻,比2012年增長4.8%;飼料產量73.6噸,比2012年增長11.5%;2013全年肉類總產量15.8萬噸,比2012年增長4.4%。禽蛋產量14.6萬噸,比2012年增長4.4%。2013全年水產品產量1.1萬噸,比2012年降低19.3%。
2018年,北鎮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85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種植業產值50.6億元,牧業產值31.4億元,漁業產值1.1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1億元,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6.9%,比上年下降7.9個百分點。種植業結構得到調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3686公頃,比上年下降7.1%;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5098公頃,比上年增長28.5%;蔬菜播種面積14127公頃,比上年增長25.7%。全年糧食總產量達為40.1萬噸,比上年下降13.3%。其中:水稻產量8.8萬噸,比上年下降7%;玉米產量31萬噸;花生產量4.9萬噸,比上年增長22.4%。蔬菜產量78.7萬噸,比上年增長8.6%。水果產量28.2萬噸,比上年增長10.3%,其中葡萄產量17.9萬噸。
2020年1月2日,北鎮市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2020年8月,入選農業農村部“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截至2010年,北鎮北鎮市有市營工業企業54個,鄉鎮集體工業企業187個,機械、輕工、紡織、食品加工、化、建材業門類齊全,特別是蔬菜加工、肉食品加工、花崗岩加工、建材生產、化工生產、冶金熔鍛正在逐步形成支柱產業。遼寧閭山酒廠的礦泉系列白酒在國際海南椰子節博覽會上獲金獎,並獲中國科技新產品、名優產品博覽會金獎和國家專利及科技新產品展覽會特別獎,並多次評為省級名優產品。北鎮市皮革廠“質次面粗豬皮加工高檔革”和“皮製工作手套”兩種產品,被國家專利局授予金獎。錦州床單廠的印花床單,是省市優質產品,多次獲金、銀獎是出口免檢產品,遠銷18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該廠被國家定為國旗布生產定點廠和省印花床單出口專廠。
2013年,北鎮市全年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80.5億元,比2012年增長16.3%。國有企業完成產值9907萬元,比2012年增長28.8%,外商及港澳台企業完成產值16億元,比2012年增長15%,股份制完成產值148億元,比2012年增長15.2%。輕工業完成產值146.6億元,比2012年增長15.7%;重工業完成產值133.9億元,比2012年增長16.9%。
2013年,北鎮市服裝產量530.9萬件,比2012年增長10.2%;塑料製品產量46844噸,比2012年增長1.8%;紙製品產量5.7萬噸,比2012年增長11.4%;水泥產量22.7萬噸。
2013年,北鎮市全年113個年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74.8億元,比2012年增長16.1%;實現利潤16.4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8.5億元。
2013年,北鎮市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5億元,比2012年增長21%。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6.5億元,比2012年增長26.4%;農村個人投資15億元,與2012年基本持平;房地產業投資完成14.8億元,比2012年增長17.7%。
2013年,北鎮市建築業生產持續增長。2013全年7家建築業企業完成產值6.99億元,增加值1.68億元。
2018年,北鎮市規模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36.8億元,比上年下降12.5%。輕工業完成產值24.1億元,比上年增長6%;重工業完成產值12.7億元,下降34.2%。
2018年,北鎮市規模工業完成銷售產值37.7億元,比上年下降9%;工業產品銷售率為102.4%,比上年增長4.6%。輕工業產銷率為100.5%;重工業產銷率為106%。全年規模工業企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8.7億元,比上年下降7.2%;實現利潤3981萬元;實現利稅總額8537萬元。
2018年,北鎮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飼料產量11.8萬噸,比上年增長55.3%;大米產量3.3萬噸,增長3.1%;塑料製品產量4852噸,增長12.5%;紙製品產量16873噸,下降6.3%;水泥產量17萬噸。15家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全年完成產值2.53億元。三、固定資產投資投資完成39.4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房地產業投資完成9.8億元,比上年下降8.9%。
2018年,北鎮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全年新建項目投資36億元,擴建項目投資2.6億元。全年施工項目140個,新增固定資產20億元,房屋施工面積63.6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26.2萬平方米。房屋銷售面積8.6萬平方米,房屋銷售額31390萬元,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用於工業投資12.6億元,占投資額的31.9%;用於第三產業投資26.8億元,占投資額的68.1%。國內貸款佔1%;自籌資金99%。
2013年,北鎮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1.6億元,比2012年增長13.6%。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1.3億元,比2012年增長13.8%;農村消費品零售額20.3億元,比2012年增長13.4%。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1億元,占消費品零售額的4%;零售業零售額41.6億元,比2012年增長12.7%,占消費品零售額的80.6%,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20.7億元,占消費品零售額的40.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9億元,占消費品零售額的15.3%。2013年末星級飯店3個。2013年末超億元消費品市場1處,實現成交額67.4億元。
2013年,北鎮市青岩寺、觀音閣景區申報國家4A級景區進展順利,醫巫閭山國家級地質公園已進入待批階段,新立農場閭山濕地景區建成並投入使用。旅遊直接收入實現2.2億元,遊人數量達到408萬人次,社會總收入實現44億元,實現五年倍增。
2013年,北鎮市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新建項目投資66.7億元,擴建項目投資24.9億元。2013全年施工項目86個,新增固定資產82.6億元,房屋施工面積154.9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03.4萬平方米。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用於工業投資70.5億元,占投資額的66.3%,其中電力供應業投資4.0億元;用於第三產業投資36億元,占投資額的33.7%。國內貸款佔3.8%;自籌資金佔96.2%。
2013年,北鎮市全年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35189萬元,比2012年增長11.7%,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支出261739萬元。在一般預算支出中:教育事業費支出30081萬元,科技支出3411萬元,農業支出47330萬元,醫療衛生支出17050萬元。
截至2013年末,北鎮市北鎮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98761萬元,比2013年初增加188634萬元,增長15.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1269832萬元,比2013年初增加171959萬元,增長15.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788702萬元,比2013年初增加91053萬元,增長13.1%。
2013年,北鎮市財產保險保費收入4581萬元,比2012年增長6.8%,賠付金額2827萬元;人壽保險保費收入3488萬元,賠款給付及期滿給付5005萬元。
截至2018年末,北鎮市財產保險保費收入6932萬元,比上年同比增長8.61%,賠付金額3335萬元;人壽保險保費收入6764萬元,賠款給付及期滿給付4859萬元。
截至2018年末,北鎮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62.9億元,比年初增加36.7億元,增長16.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232.3億元,比年初增加28.7億元,增長1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118.7億元,比年初增加13億元,增長12.3%。
錦州市的滿族,有滿洲八旗,他們是從東北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麓遷來的,還有漢軍八旗多數是從山東蓬萊移來的。居住錦州的滿洲八旗主要有瓜爾佳氏(漢姓關氏)、滿洲鑲黃旗(陳滿洲)、完顏氏(漢姓王氏)、滿洲正白旗(陳滿洲)、於庫里氏(漢姓關氏)、滿洲鑲白旗(陳滿洲)。漢軍旗佟氏較多。
滿族原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現有同漢族一樣使用漢語、漢字。
滿族喜歡吃黃米餑餑(粘豆包、粘火燒),風味小吃有“白肉血腸“及糕點中的“薩其瑪“,忌食狗肉。滿族婦女旗袍曾被譽為國服。現已成為中國婦女常用的服裝。
東北地區寒冷期較長,所以滿族傳統住宅的禦寒取暖功能是其主要特色之一。在以狩獵為主的時代,由於住所經常遷移,建築也往往是臨時性的。東北的木材資源十分豐富,夏季人們就住在用圓木支搭的帳蓬或木屋裡,頂上用樺樹皮覆蓋以遮風擋雨。寒冷季節則住“地窨子”一般稱作“地穴式”或“半地穴式”建築,即在背風向陽的坡地上,挖成適當空間的地穴,頂上以樹榦和山草支搭覆蓋,人則通過梯子或台階進入。室內再修築可以燒火取暖的土炕,以抵禦嚴寒侵襲。
發展為定居生活后,隨著環境變化和經濟進步,滿族民居逐漸形成體現其地區特點、宗教信仰、家庭禮俗和審美觀念的自身特色。比較典型的形式是“筒子房、萬字炕、煙囪立在地面上”。正房一般為三間至五間,坐北朝南,房門開在東側第一間或第二間,門間為灶房,西側連在一起的二間或三間為居室,因其從一側開門而有別於從中間開門的“對面屋”,所以稱為“筒子房”或“口袋房”。其特點是居室空間大,符合過去滿族人闔家老少同居一室的習俗。居室內砌有南、西、北三面相連的“萬字炕”,也稱“轉圈炕”,通過設在外間的鍋灶燒火取暖。
踢形頭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曾在瀋陽南渾河冰面上,舉行過盛大的“踢形頭”的足球競技比賽。這種球內裝棉絮,外用獸皮縫製而成。比賽的方法是:雙方在冰上各划三道橫線,兩方列隊站在線上,開球后雙方搶球,誰把球踢過對方人牆並且穿過三道線誰得分,得分多者獲勝。當年滿族旗人經常在蘇子河和渾河的冰上競技。在陸地上也“踢形頭”,以踢進對方“營房”的寨門為勝利。在冰上或陸上“踢形頭”,當時稱為“蹴鞠之戲”。
狩獵比賽
參賽兩隊人數相等,場地大小依人數而定。每人身後背一簍,每隊有布制熊、虎各一。開賽后爭向對方背簍內投擲布獸,投入“虎”得2分,投進“熊”得1分,每局有規定的時間,5局分勝負。
跑冰鞋
早期的冰鞋是把獸骨縛在鞋底上,以後改成嵌鐵,參加者分兩隊相向立於場地兩端,兩端之間二分之一處為終點,並設置獎品。聽發令后奔向終點,先至者可得獎品。
雪地走
參賽者腳穿高底“寸子”鞋競走,以先到終點者為勝。因著高底鞋走路如踏雪而行,故稱之。
珍珠球
俗稱“踢核”、“采核”、“扔核”。滿語“核”字是“尼楚赫”的約簡音,本是珍珠的意思。把扔小皮球的競技,叫“扔核”,喻為投珍珠。采珍珠是古代滿族傳統生產活動之一。後來這一競技活動演變成以投進攻,以網防守的投小皮球的“珍珠球”項目。現已被國家民委和國家體委定為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新賓滿族代表隊曾多次參加“珍珠球”邀請賽。
打銅鑼
該競技取材於滿族古代史詩《尼山薩滿傳》。競技場地中心立一豎桿,上掛一面銅鑼,每一方有一名投包手站在邊線上,一方有人把搶到的“包”傳到投包手的手裡,投包手就可衝破對方的攔截投包打鑼,鑼響得分。在規定時間裡,得分多的一方獲勝。有些村莊路口常掛一口鐘,小孩們也可分成兩隊拋包擊鐘。
摔跤
滿語稱“布庫式”,還有叫“厄魯特”的。赤膊光腳進行比賽,把對方摔倒還不算贏,還要按住腦袋,並使其雙肩著地才算取勝。
耍石鎖
石鎖是用石頭做成的用來練力氣的工具。為好拿,鑿出把手,其形狀好像舊式的銅鎖。競技時兩人、三人不等。一個人要拿兩個石鎖練,因此也有人管它叫“雙石頭”。競技時不只用雙手掄,還時常把石鎖扔在空中,然後接住。有正面扔、背後扔、掏襠扔、片腿扔。二個以上競技時還要互扔。
射箭
練習弓箭有“弓力七斗,箭發如鑿,入輒不可出”,“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等說法。競技時不僅要射擊死靶,還要射擊移動目標,命中率高者為勝。
賽馬
滿族人喜賽馬,永陵便有一處較大的賽馬場,遺址尚存。
此外,滿族還有“耍中幡”、“賽威呼”、“二貴摔跤”、“拽包”、“打鞦韆”等競技活動。
北鎮葡萄
北鎮特產
北鎮市是聞名中國的葡萄之鄉,也是中國最大的葡萄鮮儲基地,種植的葡萄有巨豐、玫瑰香、白雞心、晚紅等十多個品種。
北鎮鴨梨
醫巫閭山山麓出產的北鎮鴨梨,外形美觀,果實為短葫蘆形,果個大而整齊,平均單果重130克左右。
北鎮豬蹄
北鎮豬蹄用陳年老湯熏制而成,富含礦物質、膠蛋白等多種營養成份。
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熏雞始於清光緒年間,選料精良,配料有方,製作精細。它選用一年生公雞。因為一年的公雞一則肉嫩,二則味鮮。從選雞到熏成要經過十六道工序。
截至2018年末,北鎮市共有公路里程1726公里,其中國道68公里。省道153公里,縣鄉村路1505公里。完成農村公路大中修和改造工程66.5公里。
北鎮市地處連接東北和關內的交通要道,102國道橫貫北鎮市東西,距京沈高速公路、盤海營高速公路僅15公里。截至2008年,北鎮市有鄉級以上公路32條,520公里,其中國家級公路2條66公里,省級公路3條75公里,縣公路4條85公里,鄉級公路23條290公里。截至2013年末,北鎮市公路總里程1479公里,其中國道66公里。省道107公里,縣道141公里,鄉道414公里,村路751公里。阜盤高速建成通車。
京沈鐵路橫貫北鎮市東西,溝幫子鎮境內設有火車站——溝幫子站,高山子鎮境內設有火車站——高山子站。
2013年,北鎮市實現高新技術產值47.7億元,增加值14.3億元,2013全年專利授權10件,成功舉辦了2013年科技周活動,參加了錦州農展會。
2007年,北鎮市通過了普九“提高水平”的評估驗收。2009年,北鎮市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100%,適齡少年初中入學率99.3%。
2013年,北鎮市滿族高中搬遷新址。北鎮市普通中學23所,專職教師1766人,在校學生19914人;小學校86所,在校學生24762人。
截至2018年末,北鎮市有普通中學20所,專職教師1777人,在校學生18530人;小學校65所,專職教師1623人,在校學生19129人。
北鎮市先後被文化部、省文化廳命名為“書畫之鄉”、“遼寧省群眾中國畫創作活動基地”。1993年,省政府公布北鎮市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北鎮市有國畫作者500多人,有的成為省市美協會員,有500多幅作品在國家、省市、展出或在報刊上發表,有30多幅作品在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新加坡、台灣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2013年,北鎮市編製了《北鎮市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以“祈福·和諧”為核心的文化定位。完成了北鎮廟、崇興寺西塔、龍崗子遼墓等重點文物維修工程。公共圖書館1座,藏書11.48萬冊。
2013年,北鎮市有醫院、衛生院22個,婦幼保健院1個;醫療床位1410張,衛生技術人員1071人,其中醫生1047人。
截至2018年末,北鎮市有醫院、衛生院22個,北鎮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醫療床位1623張,衛生技術人員83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31人。
截至2013年,北鎮市有體育館1座,2013全年舉辦籃球等大型體育賽事4次。
截至2018年,北鎮市有體育館1個,舉辦機關單位運動會1次。成功舉辦第三屆御路半程馬拉松賽。
截至2013年末,北鎮市有敬老院17個,光榮院1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9038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1343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為71530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26.2萬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為37.8萬人。動態管理了城鄉低保,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0.4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8萬人。
截至2018年末,北鎮市有敬老院17個,光榮院1個,托老中心1個,干修所一個,民辦養老機構3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59500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7366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為90612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248330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為334402人。動態管理了城鄉低保,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024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12253人。
2018年,北鎮市啟動市政府南側區域、鼓樓西北區域、南橋西北區域開發改造。加快推進城東新區建設,啟動迎賓大道、回遷樓、汽配城、廣寧街道醫院等重點項目建設。全年新增房地產開發面積20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300戶。啟動育才路向東打通、西環路向南打通工程,完成5條小街小巷改造任務。啟動玉泉河體育公園建設項目,建成遼西北供水工程凈水廠,全面改造城市自來水管網。啟動城鄉“廁所革命”建設改造計劃。完成北閣路、老城環路綠化亮化工程,新區夜市建成並投入使用。
醫巫閭山五佛寺風景區
北鎮市風光
古剎五佛寺座落於醫巫閭山南麓,閭陽鎮石堡子村水泉境內。五佛寺,原名片岩寺、黃岩寺,俗稱五佛洞。五佛寺分為上、下兩院。下院有山門、天王殿、彌陀殿、三聖殿、慈悲泉、六角亭等古樸建築。
醫巫閭山大觀音閣風景區
大觀音閣,簡稱大閣。位於醫巫閭山北部景區的東側,距北鎮古城六公里。始建於遼代,明初稱清安寺,后改稱觀音閣。清咸豐年間,為了區別於白雲關上的觀音閣,遂改稱大觀音閣,俗名大閣。
醫巫閭山帝王谷風景區
帝王谷風景區位於北鎮廣寧鄉西南,醫巫閭山中部支脈旗架山由鵝頭峰至望城崗一段中,與醫巫閭山大觀音閣、玉泉寺、大朝陽等風景區相鄰。景區內有上下兩座中國罕見的大型天然石洞,上洞之中供奉倒座觀音。
醫巫閭山遼代皇陵風景區
北鎮市古城西北六公里處,便是富屯鄉龍崗子村。這裡埋葬著遼國第五代景宗皇帝耶律賢的兩個孫子,聖宗皇帝耶律隆緒的侄兒和侄媳,名為耶律宗政、秦晉國妃和耶律宗允。耶律宗允墓已回填,耶律宗政和秦晉國妃合葬墓對外開放。
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
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類自然保護區,建於1981年,總面積11.459公頃,保護區有四大景區: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老爺嶺(聖清宮)景區、寶林樓、大石湖景區。
醫巫閭山青岩寺風景區
青岩寺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常興店鎮境內,醫巫閭山南端,佔地13平方千米。青岩寺始建於北魏,盛於中唐,至今有一千五百餘年歷史。青岩寺分上院、中院、下院、文殊院、娘娘殿、藥師殿、財神殿、聖水院、觀音殿多處禪院,最為上院供奉的“歪脖老母”名聞天下。
醫巫閭山雙峰山風景區
雙峰山原名雙鳳山,位於醫巫閭山南麓,相傳這裡是鳳凰巢息翔鳴之所。景區內的兩大奇觀:一便是主峰雙峰山,該山天然生成彌勒大佛坐像。其次圍繞在主峰雙峰四周的黑龍潭、卧虎嶺、禿鷲峰、靈龜石。
北鎮市著名人物 |
耶律隆慶 | 秦晉國王耶律隆慶(973——1016年),字燕隱,小字普賢奴,景宗皇帝第二子,聖宗皇帝之弟。八歲封恆王。聖宗統和十六年(998年)進封梁王,為南京留守。開泰元年(1012年),進為秦晉國王,賜鐵券,加守太師兼政事令,又拜大元帥。五年(1016年)入朝,還至北安州時病故。次年,聖宗皇帝親臨顯州,葬弟隆慶於醫巫閭山,追冊為皇太弟。 |
耶律宗教 | 廣陵郡王耶律宗教(?——1053年),字希古實。景宗孝成康靖皇帝之孫,孝真皇太叔耶律隆慶之子。重熙十七年(1048年),特封廣陵郡王。重熙二十一年(公元1052年),移鎮顯州,為奉先軍節度使。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六月薨於顯州,享年六十二歲。 |
馬人望 | 馬人望,字儼叔,漢族,遼顯州奉先縣醫巫閭山人。歷任:南京三司度支判官、上京副留守、保靜軍節度使、中京變支使、參知政事、南院宣徽使,後任南院樞密使多年。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六十二位清官之一。 |
曹勇義 | 曹勇義,是金代廣寧府人,進士出身。曾任遼代燕京司徒使,於金天會元年降金,以舊官守司空。金以燕還宋,北轍,與左企弓等人返里廣寧,途中在平州被張覺所殺。謚字文庄,特增進(追晉)定國公。 |
宋唯一 | 宋唯一(1860——1925年),名德厚,號啟臣,別號飛丹九兒。正安人,滿族。16歲時拜閭山道人張野鶴為師,習武當劍“下乘丹派“劍法,因是張野鶴第九名弟子,所以號稱飛丹九兒。 |
馮麟閣 | 馮麟閣(1867——1926年),又名德麟,海城縣人。早年在海城縣公署充當衙役,因與綠林豪客有交往,被革職,后入綠林起家,徒眾80多人,最多嘯聚幾千人,遼河東岸地區為其控制,繼而又在錦州一帶活動,為綠林中霸主。 |
李維楨 | 李維楨(1873——1946年),字子棟,號朴園居士,中安鎮中北村人,滿族。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進士,時24歲,授予吉林省後補知府。民國初年,作為東北代表,被聘註釋國音。后曾任奉天督軍署秘書,陸軍二十八師秘書等職。 |
郭寶山 | 郭寶山,男,滿族,1950年7月生,遼寧北鎮市中安鎮高達村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2月參加工作,大學普通班學歷,二級警監警銜。2010年海底地震遇難,追封革命烈士稱號。 |
王世清 | 2008年3月3日,王世清在洛杉磯獲得授銜,成為美國僅有的幾位華人將軍之一。 |
王剛 | 著名影視演員、主持人。 |
以上表格內容來自於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9年9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區)命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