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興善寺的結果 展開

興善寺

福建省清流縣寺廟

興善寺位於福建省清流縣裡田鄉廖李洋庄,距連城機場50公里,長汀縣火車站60公里,距寧化縣45公里,是清流堡里佛教勝地。據史料記載,興善寺創建於唐末宋初年間。

基本簡介


興善寺位於清流縣裡田鄉廖李洋庄,距連城機場50公里,長汀縣火車站60公里,距寧化縣45公里,是清流堡里佛教勝地。據史料記載,興善寺創建 於唐末宋初年間。寺院所處之地清靜優雅,后枕筆山,地脈靈鍾佛教寶剎;前襟潭水,法船普利眾生,可謂是修行的寶地。古時的興善寺,修篁蘭若,幽靜集於一 菀,晨鐘夕梵,雅音和於六時。惜有“上有太平,興善,下有永樂,豐饒”之諺,久為有口皆碑。海內各儒親臨興善寺講學,致使儒釋並宣,各增其色。後來,太 平,永樂,豐饒三寺相繼於戰火中衰頹,唯興善寺香火愈傳愈盛。相傳,清道光年間,有正八品僧官海泰法師設法座於此,是時凈土宏開,譽遍大千世界,蓮風丕振,業追十八高賢,顯揚聖教,崇闡佛言,鼎盛空前。

歷史進程


明萬曆十五年(1587)首建。清康熙間,被洪水沖毀,後由該寺僧人重建。民國間由釋盛禮、釋盛貴擴建殿宇。 “文化大革命”期間,歸陽坊大隊改作他用,僧尼返俗。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有住持僧釋盛禮、釋盛貴,重修佛宇,常住尤眾,一度中興。文 化大革命期間,佛教事業受到巨大的衝擊,古剎興善寺被闢為他用,寺中聖像、佛教經典付之一炬,然而殿宇文物尚有遺存。
1981年,為重振興善寺,釋明覺、釋明輝、釋明真(尼)等常住寺中,重塑聖像,修築大道,建舍利塔,香火為之再盛,然禪宇修建多年,久未修繕,漸顯破敗,敢誇昔時之壯舉,坐垣朽棟,實感今 日之凋殘。
1982年,僧尼返歸修復,建築面積達520平方米,寺僧實行“農禪並舉”,人均產糧500公斤,產油20餘市斤。
1990年,有寺僧10人,5男5女。比丘僧3人,比丘尼4人,居士3人。寺產有稻田9畝,竹山3畝,茶山5畝。
2001年冬,里田鄉的廖坊村、李坊村、楊坊村三個行政村的檀越代表聚會,會議決定整建興善寺各項自然人文景觀。
2002年,在統戰部、廖、李、楊三村寺主,及寺中住持釋瑞會法師、寺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興善寺已整建得廣其禪殿、敞其廡廊,重檐斗拱,藻井雕梁,上為琉璃飾 風,下有錦紋布地,一如鷲嶺規模。現寺院還在繼續建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