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教育

社會化教育

社會化教育,社會化是指在特定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中,個體通過社會的交互作用,發展自己的社會性,成為能夠履行社會角色行為的社會人的過程。學生不僅屬於學校,更屬於社會。對學生進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園四角天空的束縛,置學生於社會大熔爐中學習和生活,讓學生在不斷的開拓創新中健康成長,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責任。

背景現狀


不少專家認為,中國的中學語文教學忽視應用類文體。其實,要解決的並不只是作文訓練,它同時考出了同學們社會實踐技能的缺失。而“社會化教育”,恰恰是中國整體教育中的一塊短板,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嚴重問題
2009年廣東高考語文閱卷時傳出一個消息:一道有關“我國不同群體通過電視獲得科技信息情況的調查”的語言應用題,64.4萬考生中竟有13萬人得了零分!驚訝之餘,教育專家們從不同角度作出分析。不少專家認為,中國的中學語文教學忽視應用類文體,缺乏訓練的學生一見如此陌生的題型,就慌了神、沒了主意;他們建議加強應用文教學。但以筆者之見,要解決的並不只是作文訓練,因為上述考題,既是語言應用題,也是一道社會應用性很強的題目,也在考查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情況;它考出了同學們社會實踐技能的缺失。

概述


學校是一個教育社會,班級是一個微型社會。社會化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社會信念與知識能力為目標,通過教育與訓練使學生扮演未來的成人角色,為將來從事社會生活作準備。基本要求是學會生存,這是主體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教育信息化的到來,樹立起大教育觀念,發展社會化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社會化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立法工作,重視學校、家庭、社區等教育的融合,逐步建立開放式的課程教學模式,以保證社會化教育的發展。
社會化教育是針對傳統的學校教育而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在全體社會成員教育意識不斷增強,在教育機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逐步賦予社會的非教育組織機構教育職能的過程。它使全體社會成員不僅是教育的接受者,而且是教育的提供者。從而達到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重角色的統一。

目標


社會化不是一種機械、被動的變化,而是積極地接受、主動地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準確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標,確定自己的位置與角色,把握自己的準則與方向,這就是社會化的目標。它啟示我們:
1、打開校門,引導學生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的社會化?學生必須走出狹隘的學校空間,進行社會調查,參與社會實踐,把握時代脈搏。這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地參與、積極地實踐的習慣。憑藉這個過程,可以了解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要求、人們的人生態度和理想信念,進而以此為參照來設計自己、調整自己、充實自己。
2、學生的社會化能夠促進課堂教學?在開放的社會化教學中,學生能參與更大範圍的學習創新活動。把從社會實踐、社會調查中發現的社會熱點、疑點等現實問題帶回到課堂上,通過深講、辯論、新聞聚焦……從而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這種社會化的結果,學生就能逐步形成明確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和創新精神。因此,每個教育者,應根據社會需要改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充實學生的心靈。

內涵


學校、社會、家庭三者緊密聯繫,形成立體化教育網路,在當今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為了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學校不能再關門辦學,只有努力構建三結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事半功倍地實現教育目標。因此,優化與社區的聯繫,發揮其育人功能成了我校在進行德育實驗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密切與家長的聯繫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素質決定家庭教育的層次。家長自身的知識、品德、情趣、修養、儀態、舉止、言談等對子 女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質量會產生一定的導向和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

交流家教經驗的需要

許多家長發現,同樣聰明、一起成長的孩子,上學以後在思想品德和學業成績方面就出現了不小的差異。他們在羨慕別家學習“尖子”和升學成功者的同時,急切想要了解他們的教子經驗,以便及早發現和改進自己家教的不當或不足。而家長學校則可以成為交流家教經驗的理想場所。

學校教育管理的需要

家長們迫切需要了解學校教育的種種情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從班主任課任老師的選擇、考試內容範圍、分數排名到學校課時安排、教師教學方法以至於作業批改的具體細節,家長無一不想過問了解。

教育方法


充分利用大眾信息

信 息 的 傳 播
利用現代大眾信息傳媒工具,在傳播信息的時效和數量等方面,電視、廣播和報刊雜誌等信息媒體,有著獨特的優勢和誘人的魅力,因此受到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歡迎。據有關部門調查,北京高校學生接受國外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的途徑中,憑藉廣播和報刊雜誌的人佔30.01%,居第一位。當國內外發生重大事件時,有72.2%的人收聽收看國外的廣播和有關電視新聞。據調查,北京地區的中學生每天收看電視和收聽廣播的時間一般在兩個小時左右。另外,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人們在獲取外界信息的過程中,參與的感覺器官越多,越容易引起注意和激活思維,獲取信息的效率也就越高。

了解群眾社會交際

在社會環境全方位開放的條件下,廣大群眾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增多,與社會各方朋友的交往頻繁,社會交際、廣交朋友已成為現代人普遍的精神需求。受自身職業特點、文化素養、經驗閱歷、家庭背景以及性格氣質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人們在社會交際中都有自己的“熟人圈”。例如,工人社會交際的“熟人圈”不同於知識分子;性格內傾的人與外向的人社會交際方式迥然相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熟人圈”;“老三屆”願意在“老三屆”的圈子裡交朋會友,20歲左右的大學生則喜歡在他們那個圈子裡結交朋友。這些狀況,我們應當藉助觀察調查等方式加以了解,並認真分析研究。

引導參與公益活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社會公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我們應當善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參與這些活動,既造福社會和人民,又可以從中受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
在具體操作這一方法時,應當注意兩點:其一,要引導不要強迫。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廣大群眾愛國熱情、奉獻精神和社會主義積極性自覺地流露與自願地表現。對於本單位的群眾,一定要通過宣傳教育,引導他們參與其中,切不可以組織命令或攤派任務等方式強迫其參與。
其二,要求實效不要只圖形式。各種不同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其目的是為社會、為人民做好事、辦實事。為把好事做好,實事辦成,一定要講究實效,而不應只追求形式上的轟轟烈烈。為此,我們在引導群眾參與這類活動時,一定要從他們實際經濟狀況和覺悟水平出發,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重在參與,意在受教育,千萬不可超越群眾實際承受能力而好大喜功。

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以及社會生產和社會分工的細緻化、具體化、專業化,社會越來越像是一個複雜而有序的生態系統,而職業技術教育則是這個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生物鏈,其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要,社會化現象越來越突出,這就需要人們的職業技術教育理念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從單一的學校教育延伸到整個社會,實現教育的社會化,並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的具體內容,包括宏觀和圍觀兩個方面。

宏觀職業技術教育

一. 教育主體的社會化
1.教育主體的社會化的外部原因。學習話社會的到來是職業教育對象社會化、大眾化趨向的重要的外部原因。專業指出:由於教育逐漸“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擴展到它的真正領域——個人的各個方面”,因此未來的教育對象將變成教育的主體,而且“每個公民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學習、訓練和培養自己的各種手段,由此教育不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責任,一種立足社會、適應社會的終身需要”。終身教育這一現代教育理念已被國際教育界接受,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行動。職業技術教育終身化,打破了傳統的一次性教育局面,而貫穿於人的一生連續不斷的教育,將形成一個產業鏈。人們學習目的不再是為了取得文憑,而是為了適應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和把握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必須提高本身的教育功能而向社會全面開放,同時也將跨越原油的教育與社會的界定,而與社會發生更為密切的聯繫,從而實現社會化。
2.教育主體的社會化的內部原因。從職業技術教育內部原因來講,職業技術教育具有學習的速效性、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辦學的經濟性等特點,成為人們就業的必須。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必將從單一的實用技能教育轉移到全面提高在職人員的政治、文化和業務素質上來,將根據崗位規範的要求,廣泛開展繼續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多規格、多形式的專業定向培訓,提高在職人員的本職工作能力。多元性、開放性、廣泛性要求我們的職業技術教育從相對封閉的空間中走向廣闊的社會空間,讓職業技術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教育、大眾教育
二. 教育體系的社會化
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社會化,一方面是指教育本身要建立結構合理的、全面開放的社會化網路;另一方面是指社會各個方面都來參與這種社會化體系的建立。職業技術教育要得到規範而有效的發展,必須建立起一個專業配套、形式多樣、結構合理的社會化體系,既有學歷教育,也有非學歷教育;既有專業教育,也有綜合素質教育。要將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職前教育與繼續教育有機地統一起來,使不同層次的教育能改更緊密地銜接和溝通,以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和人們日益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教育體系的社會化,要求整個社會更廣泛地參與和支持。首先,學校與政府、企業及相關的社會組織和團體之間要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原有的經濟格局被打破,新的領域、新的行業、新的職業不斷湧現,企業間相互合作,職業間相互合作已成為一道新的經濟風景線。職業技術教育與社會的聯合、職業技術教育與企業的聯合、職業學校之間的聯合、同行業之間的聯合有利於實現優勢互補、效應互補,從而實現社會的總體效益,同時也拓展了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途徑。其次,教育體系社會化需要動員更多的教育資源,形成多元化的資源籌措體制。由於職業技術教育直接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社會經濟效益大,社會辦學有著較大的內在動力,在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允許並鼓勵地方、社會、企業、民間、私立和國際合作辦學,同時打破行業、區域限制,實行教育資源的共享,校際師資、設施互通有無,這有利於發揮社會資源和社會功能,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規模和水平,促進職業技術教育更快地發展。
三。教育活動的社會化
職業技術教育主體廣泛社會參與,客觀上要求職業技術教育活動更加多樣、靈活、開放、有效。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業門類之間和行業門類的內部結構的變化,將有許多人從一種行業領域轉移向另一種行業領域,將需要大量的再教育和專門訓練以適應這種變化,這就要求職業技術教育必須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時調整結構,逐漸實現再教育形式、專業結構、管理體制和組織形式等方面多元化,使職業技術教育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多樣性,逐漸建立多學科、多渠道、多層次、多個鬼、多專業的辦學體系,以更有效地為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靈活性步進體職業技術教育沒有特定的學術和學歷層次,沒有固定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形式,除了正規的教學活動外,還可以採取座談、參觀、辯論、實踐等大眾化的形式。開放的教育必須帶來開放的管理體制、柔性的課程體系、彈性的考核機制和多樣化的評估方式。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了現代生產,同時也為職業技術教育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基礎。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體受教育對象大部分是在職人員,集中面授學習實踐有一定限制,因而教育活動的社會化顯得尤為重要。廣播教學、電視教學、錄像教學、衛星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方便、直觀的教學形式在職業技術教育中將被大量採用,特別是計算機網路教學突破了學習教育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步進可以極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而且不論在何地,做什麼職業,只要是想學習就能使學習成為現實,學習活動得到了極大地延伸和擴展。
四. 教育管理的社會化
職業技術教育作為現代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參與社會競爭,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就不能局限於學校單純的內部管理,而是應該依賴多元、立體的綜合管理,這種管理在依法治國的形勢下的依據就是法制,這是實現管理社會化的基礎。職業技術教育作為一種同經濟聯繫最為密切的教育形式,必須反映市場經濟的要求,倘若無完善的法制系統,職業技術教育就難以同市場經濟協調發展。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建設和完善,教育資源的配置也必須由原來的計劃調節轉為市場調節。市場運作規律和特徵將逐步滲透到整個教育領域和過程,教育資源的市場調節只有通過法律手段才能實現。同時,教學辦學主體的複雜性和教育本身的規範性,也要求用法律手段來保證其穩定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微觀職業技術教育

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微觀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保證兒童和婦女接受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機會均等;
二是失業者和各種處境不利人群提供各種正規和非正規職業技術教育;
三是對社會所有成員進行職業 指導和諮詢;
四是促進彈性入學,以實現終身學習與培訓。
全民教育是公民的權利,也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對解決人口問題、貧窮問題、環境問題等社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人們可以獲得消除貧窮、提高生活質量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培養他們與可持續發展相一致的環境意識,有助於獲得自我謀職的能力和革新的能力,以便減少青少年失業現象。總之,同全民教育一樣,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的最終目標是“要滿足全體兒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學習需要”。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可以大大地推動職業技術教育向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化保障了教育社會網路化程度的提高,加速了人的社會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