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塔

永州青雲塔

青雲塔始建於清咸豐九年(1859),1919年捐資重建。現塔佔地面積729平方米,塔高31.5米,為圓錐樓閣式磚石結構,八面七層,塔體中空,二層以上每層設4個窗口,四周石檐高翹。塔身由大條石砌就,139級青磚台階螺旋而上,直達塔頂。塔頂有一鐵鑄葫蘆,堅固雄壯。青雲塔下,有新田日東、日西兩河彙集后形成的第一處深潭,懸崖峭壁處,有一岩洞,因產珠砂而得名“珠砂岩”。入口處,高2米,寬4米,遊人可進入。每當月白風清,青雲塔婆娑印月,靜謐而神秘,幽雅而朦朧。月色下,河水漾起美麗的漣漪,吸引著眾多遊客來此休閑,觀賞“珠砂夜月”。清代縣令沈維恆曾在珠砂岩留下詩句:“新田人向珠砂游,坐我龍嘴看水流。握手低窺千尺瀉,倒吞閣影萬崖秋。”

景點簡介


舂陵水自陽明山南麓過新田縣城,悠悠向南流出,至城郊—里許被翰林山迎面擋住去路,於是繞山迂迴而行。這山便是翰林山,山頂有塔曰青雲塔,山下有石板階梯“青雲梯”直達山頂,新田縣委縣政府近年在此建立公園,名曰“青雲公園” 。
翰林山面積不大,但地理形狀頗具特色。其前坡平緩,芳草芊芊;後山陡峭,樹木葳蕤。山後有深谷數條,濃蔭蔽日,自山頂下望深不見底,唯有綠影重重。而山的東面,則怪石嶙峋,各呈異狀,如天工又似人力。在山的北麓,有被河水沖刷成潭的珠砂岩,相傳岩內盛產珠砂,每逢月圓之夜,水面浮光耀金,水底靜影沉璧,月映珠岩,眾壑生輝。距離岩壁不遠的河中,有一由沙石彙集而成的小洲,洲上綠茵遍地,時有水鳥棲息嬉戲,別具情趣。
翰林山巔高聳一塔,直指雲天,故名青雲塔。“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吟誦著李白的詩句,沿著青雲梯登上青雲塔基寬敞平整的回欄,憑欄回望山下縣城、田野、山川、人影,特別是沿著塔內旋梯登上塔頂遠眺四方,東向桂陽郴州衡岳長沙在望,西面九疑勝境如在眼前,南觀武當、陶嶺、騎田、大諛諸峰此起彼伏,北望花山蜿蜒若長堤。讓人頓生“平步青雲”、 “身登青雲”之自豪感。所以有人說,登青雲梯,上青雲塔,會給人以吉祥之兆,勵志之功,自豪之感。民間有順口溜說:當官要提拔,請登青雲塔;經商要想發,請登青雲塔;事業要發達,請登青雲塔;身心要健康,請登青雲塔。

建築特點


青雲塔距縣城正南面不到1里的路程。始建於清咸豐九年(1859)面積為792平方米,塔身中空,八面七級,通高31.5米,磚石結構、整個塔呈圓錐樓閣式,湖南僅此一處。
1982年被縣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雲塔山下有珠砂岩,當月白風清夜,山塔倒影、婆婆印月,觀景賞月,形成新田八景之一的“珠砂夜月”。
青雲塔的體形與中國眾多的塔有相似之處,每層有收分,但相比雷峰塔卻有很大的改進。而且其結構也達到了十分完美的水平。兩者的外觀就有很大的區別,青雲塔宏偉大氣,雷峰塔則是充滿了滄桑感。據先輩們說:“解放后的第一任縣長曾用了幾百米的鋼繩將塔頂圈住,用了近1百人來拉都沒有將塔位倒”。這足以見得它的堅固。
塔的最外環都有記載文字的石碑,塔基是用巨石所組成的而且還雕刻成了須彌座圖案。塔門採用的是傳統的拱卷式門,而且在門的上方還雕刻了多條龍的圖案。優美的弧線和奇特的表情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而且青雲塔三個大字刻於其上。據我所知,先前是採用的彩畫的特色。底層平面是正八面形,採用的都是巨大的方形石料。第二層以及以上的都是用磚築成,而且每層都開小窗,每個窗的朝向各不相同,而且每次遠觀都會有不同的景色。塔內還保留了先前一些詩人的優美詩句。塔的外輪廓都有優美的曲線和喜人的石雕。詩的意境美與塔兩者融為了一體。每層塔的八個角都有伸出來的部分。而且還有特殊的雕刻,到了第七層則有一個專設的佛像,佛像兩側牆前方有兩個守護佛像。站在這裡可以遠觀這秀美的山。塔四面的園林設計也特別有特色,幾叢別樣的彎曲的樹和石碑將塔四周的環境加以點綴,風格也是別有特色的。據相關網站的報道:珠砂岩與一條秀美的新田母親河相融合,清風徐來,水波粼粼。特別是在月色之夜,別有風趣。這也大概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諧美吧
青雲塔[永州青雲塔]
青雲塔[永州青雲塔]

青雲塔的保護


青雲塔[永州青雲塔]
青雲塔[永州青雲塔]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政府也對塔進行了幾次大的修復,雖然取得了部分成功,但也許有許多的過失之處。諸如:用鋼筋混凝土將塔頂進行密封,將塔上的古松砍掉,再是用現代化的鋼鐵門將塔門鎖死。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保護?方圓不見塔附近的石碑一件件的消失,一件件的破碎。在2004年的修復中,將塔周圍的環境進行了改造以及對塔身也進行了一些現代化的裝飾。其具體的做法就是將塔四周的碑都運走,用上的是衡陽石材廠專制的石材,將山上原來的石階小道改造成了大理石階。將塔的八個面各面安上了裝飾燈,給塔營造了一個明珠塔。奇特的思想是否對塔的保護有好處?這還是一個問號。也許現代化的鑽頭伸進了巨大的石體之中,伸進了塔的身體,這無疑是一種破壞。也許我們在修復的時候還真的該考慮梁思成老師的那句話“在不破壞的前提下,修復該盡量保持原貌”。也但願其它的古建築不會再被現代的裝飾所代替。也許家鄉的古塔在流淚,古松在流淚,“歷史”也在流淚。本該屬於它的東西卻被現代人所掠奪去,不屬於它的東西卻又被強行收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