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的結果 展開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1912年由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是米高梅、Avon Productions(II)聯合製作的劇情片,由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伊麗莎白·泰勒、保羅·紐曼等主演。影片於1958年9月18日在美國播出。

該片描述出身貧寒的南部地主身患重病不久於世,他的兩個性格相反的兒子布雷克和古柏帶著各自的妻子參加他六十五歲的生日聚會,由此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劇情簡介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劇照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劇照
一個出身貧寒的南部地主(伯爾·艾夫斯飾)身患重病。將不久於世。在他的65歲生日聚會上,他的兩位性格相反的兒子布魯克(保羅·紐曼飾)和古柏都帶著媳婦參加。古柏是一位律師,並管理大筆產業;弟弟布魯克卻沒有這麼幸運。他曾經因為自己誤會了老友,而致使老友自殺身亡;他怪自己的妻子與摯友有染,而不與其同房,該事成為大嫂的笑柄;而且他無法接管產業。
布魯克由於覺得世上一切都是虛偽的,所以他其實並不想繼承產業,但經過賢妻瑪姬(伊麗莎白·泰勒飾)的激勵和父親的開導,他開始了解生活的意義,因而全家人最終都是各得其所。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瑪姬·波利特伊麗莎白·泰勒
布魯克·波利特保羅·紐曼
大爹伯爾·艾弗斯
古柏·波利特傑克·卡森
梅·波利特Madeleine Sherwood
大媽媽朱迪絲·安德森
梅·波利特Madeleine Sherwood
鮑先生拉里·蓋茨

職員表


總導演理查德·布魯克斯
製作人Lawrence Weingarten
美術設計William A. Horning、Urie McCleary
編劇William Shanks 、Hank Moonjean
原著田納西·威廉斯 
攝影William H. Daniels
配樂Charles Wolcott
剪輯Ferris Webster
布景師Henry Grace 、Robert Priestley

角色介紹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瑪姬·波利特
演員 伊麗莎白·泰勒
瑪姬是一位嫁入豪門的女性,瑪姬的丈夫對瑪姬冷漠、疏遠,這使瑪姬傷心抑鬱,常陷入無可自拔的寂寞之中。但她卻沒有頹廢和放棄,而是用自己的美麗和機智竭盡全力地挽救自己的婚姻。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布魯克·波利特
演員 保羅·紐曼
布魯克是一位橄欖球運動員,他因為好友的自殺而頹廢酗酒,最終還是和大爹以及妻子瑪姬達成了和解,不再因為好友的死而自怨自艾,重新回歸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大爹(哈維·波利特)
演員 伯爾·艾弗斯
大爹是一位南方地主,家人尊稱為“大爹”。他是一位“拳頭式”的人物,野心勃勃地建造了自己的家業,但到垂死之際卻發現自己一生無愛。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美國1958年理查德·布魯克斯執導電影]
梅·波利特
演員 Madeleine Sherwood
梅是大爹的大兒媳婦,她不辭勞苦從遠處趕來參加大爹的生日宴會,無所不及地博取大爹的歡心。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1.為了適應好萊塢的的審查制度,原劇中的同性戀情節和黑暗的主題都被淡化了。
2.導演理查德·布魯克斯在看到保羅·紐曼的藍眼睛之後,決定拍一部彩色電影,因此影片成為了首部改編自田納西·威廉姆斯作品的彩色電影。
3.在拍攝這部影片期間,伊麗莎白·泰勒的第三個丈夫托德去世,而她又閃電般地與她丈夫的乾兒子戀愛,受到輿論關注,於是米高梅影片公司決定利用這一事件發行該片。
4.伊麗莎白·泰勒在影片中穿著的象牙色的襯裙,成為影片上映後人們的模仿對象。

獲得榮譽


獲獎記錄

獎項名稱 獲獎情況獲獎方
1959年第16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理查德·布魯克斯
1959年第1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男演員(提名)保羅·紐曼
最佳外語片女演員(提名)伊麗莎白·泰勒
1959年第3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保羅·紐曼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理查德·布魯克斯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詹姆斯·坡 
最佳攝影(彩色片)(提名)William H. Daniels
最佳影片(提名)勞倫斯·溫加滕
最佳導演(提名)理查德·布魯克斯
最佳女主角(提名)伊麗莎白·泰勒

播出信息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2張
熱鐵皮屋頂上的貓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日期國家/地區日期
美國1958年9月18日奧地利1959年3月13日
巴西1958年12月15日芬蘭1959年3月27日
法國1958年12月26日日本1959年4月7日
義大利1959年1月22日中國香港1959年6月4日
瑞典1959年2月2日丹麥1959年8月14日
西德1959年2月19日
製作公司、上映日期參考資料
票房信息
這部影片最終成為1958年米高梅利潤最多的一部影片。該片票房收入達到880萬美元。

作品評價


由於導演理查德·布魯克斯去除了原作中的同性戀情結,導致故事情節有些晦澀難懂。
影片的情節,從尷尬詭異的相聚到比較完滿的結尾,這一變化配合道德的探究、人性的陰暗,沒有出現媚俗和沉悶。(新浪網評)
該片極為仔細地刻畫了布雷克一系列心理變化,甚是傳神。(山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