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飽工程
溫飽工程
中國從80年代起在農村貧困地區實施的一系列科技扶貧工作的總稱。溫飽工程我國的貧困地區基本上集中於西南高寒山區和北方冷涼、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於坡陡、土層瘠薄、氣候差異大,加之當地科技落後,勞動者素質不高,使糧食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為儘快解決這些地區部分農民的吃飯問題,國家協作實施的工程。
目錄
工程方案
由於人口眾多和科學文化素質低下、資源相對匱乏、產業基礎薄弱以及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中國在70年代末約有 2.5億的貧困人口,扶貧因而一直是國家和社會各方協力進行的一項工作。1980~1985年的5年間,中國的扶貧資金總額達 400 億元。但單純投入式的扶貧不能完全解決貧困問題,尤其是無力消除貧困現象的根源。因此,從1984年起扶貧工作轉向以溫飽工程為主。溫飽工程包含兩類密切相關的舉措,貧困地區實施以縣、鄉道路、人畜飲水、基本農田和農業水利為重點的以工代賑計劃,並在農業科技專家的論證和指導下,綜合性地投入技術和資金,如廣泛採用地膜、化肥、農藥等,以提高糧食單產,做到口糧自給;另一舉措是加強民政部門和科協組織的配合,普及科技知識,切實提高貧困地區人民的素質水平。後者正是使貧困地區人民最終能從溫飽邁向小康的根本保證。從1984 ~1995年,以工代賑計劃的資金達343.25億元,實施範圍的重點是西北、西南邊遠少數民族地區。中國貧困人口 1978年為2.5億人,1985年成為1.25億人,1995年再減到6500萬人。到1994年底,在老、少、邊、窮地區新建,改建縣、鄉公路21.44萬千米,橋樑、涵洞2萬多座,解決4090萬人和3300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還建設各類農田 7500 萬畝,造林227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8萬平方千米,建設和改造草場1000萬畝。據1996 年在蘭州舉行的全國以工代賑會議決定:1996 年安排專項投資預算為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