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

解放軍出版社出版圖書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是1993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紅軍第8軍的組成第三節 紅軍第10軍成立和反“圍剿”作戰一 紅軍第8軍團的成立一。

作品目錄


目錄一 國民黨軍突然發起進攻 方面軍主力倉
促集中準備反攻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發動和領導武裝起義 紅軍游擊戰二 紅軍實施反攻作戰 打破國民黨軍“圍
爭的開展 井岡山根據地的創建剿”
第一節 北伐戰爭失敗后的形勢和中國共產黨的三 紅軍展開攻勢作戰,鞏固和擴大蘇區
方針第五節 紅軍作戰原則的形成
第二節 南昌起義 中國工農紅軍的誕生第六節 紅軍第10軍成立和反“圍剿”作戰
一 南昌起義一 紅軍第10軍成立 開展進攻作戰
二 起義軍南下廣東二 反“圍剿”作戰
三 起義軍余部轉戰到粵北三 南渡信江,編入紅軍第一方面軍建制
第三節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第七節 寧都起義和紅軍第5軍團成立
一 寧都起義
一 起義的決定二 紅軍第5軍團成立
二 起義的經過本章小結
三 向井岡山進軍第五章 王明“左”傾路線及其在中央蘇區的推行 紅
四 井岡山根據地的創建和第一次反“進剿”軍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第四節 湘南起義 井岡山會師和紅軍第4軍的第一節“九一八”事變后的形勢。王明“左”傾路
組成線及其在中央蘇區的推行
一 湘南起義一“九一八”事變后的形勢
二 井岡山會師二 王明“左”傾路線及其在中央蘇區的推行
三 紅軍第4軍的組成第二節1932年的6次進攻戰役 寧都會議
第五節 紅軍第4軍反“進剿”和反“會剿”井岡一 贛州戰役
山根據地的發展二 漳州戰役
一 第二 第三次反“進剿”三 南雄 水口戰役
二 根據地建設的深入和紅軍第四次反“進剿”四 樂安 宜黃戰役
三 第一次反“會剿”五 寧都會議
四 第二次反“會剿”六 建(寧)黎(川)泰(寧)戰役
五 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形成七 金溪、資溪戰役
第六節 平江起義和紅軍第5軍的誕生 井岡山第三節 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根據地紅軍第三次反“會剿”一 反“圍剿”前敵對雙方的基本情況
一 平江起義和紅軍第5軍的誕生二 紅軍攻南豐不克 實行戰略退卻
二 紅軍第5軍的作戰行動和主力向井岡山三 黃陂戰鬥
根據地轉移四 草台崗戰鬥
三 井岡山根據地紅軍第三次反“會剿”第四節 紅一方面軍奉命實行“分離作戰”
第七節 贛西、贛南、贛東、北閩西地區紅軍的一“分離作戰”方針的提出 部隊的編成和
誕生和游擊戰爭的開展任務
一 贛西、贛南農民起義和游擊戰爭的開展二 紅軍東方軍入閩作戰
二 江西紅軍獨立第2第4團的組成三 紅軍中央軍在撫河、贛江間的作戰
三 贛東北農民起義和游擊戰爭的開展第五節 反“圍剿”期間的軍隊建設
四 閩西農民起義和游擊戰爭的開展一 調整部隊編製 適應戰爭需要
本章小結二 加強軍政訓練 提高部隊素質
第二章 紅軍和游擊戰爭的發展,贛南、閩西、湘鄂贛三 興辦紅軍學校 培養建軍人才
邊、贛東北、右江蘇區的建立四 加強後勤建設,保障部隊供給
第一節 紅軍第4軍游擊戰爭的發展,贛南、閩五 加強地方武裝建設 發揮人民武裝的整
西蘇區的建立和發展體效能
一 紅軍第4軍進入贛南、閩西的作戰爭六 加強政治工作 提高官兵階級覺悟
取江西戰略計劃的提出本章小結
二 贛南、閩西蘇區的初步建立第六章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紅軍第7軍團北上
三 紅軍第4軍主力在閩中 東江地區的行和第6軍團西征
第一節 第五次反“圍剿”前的形勢和敵對雙方的
四 贛西南、閩西地方紅軍的發展 紅軍第6基本情況
第12軍的組成一 第五次反“圍剿”前的形勢
五 紅軍第4軍水南戰鬥 贛南 閩西蘇區二 國民黨軍“圍剿”中央蘇區的準備
建設的深入三 中央蘇區反“圍剿”前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紅軍第5軍游擊戰爭的發展 湘贛邊四 王明“左”傾路線在中央蘇區的完全統治
湘鄂贛邊蘇區的建立和發展第二節 國民黨軍“圍剿”開始 紅軍實行進攻作
一 湘贛邊游擊戰爭的堅持戰。紅軍第7、第9軍團的成立
二 湘鄂贛邊蘇區的建立和游擊戰爭的發展一 國民黨軍“圍剿”開始,硝石、資溪橋戰
三 湘贛邊游擊戰爭和蘇區的發展
四 鄂南、鄂東和贛北游擊戰爭的開展二 紅軍第7第9軍團的成立
五 湘鄂贛邊地區紅軍和蘇區的大發展 紅三 滸灣八角亭戰鬥和雲蓋山 大雄關戰
軍第8軍的組成
第三節 贛東北紅軍游擊戰爭和蘇區的發展。百第三節 中共臨時中央處理“福建事變”中的錯誤。
色起義和紅軍第7軍的誕生 右江蘇區紅軍的作戰行動
的建立一“福建事變”和中共臨時中央處理“福建事
一 贛東北紅軍游擊戰爭和蘇區的發展變”的錯誤
二 閩北紅軍獨立團和蘇區的建立二“福建事變”期間紅軍的作戰行動
三 百色起義和紅軍第7軍的誕生 右江蘇第四節 國民黨軍重新發起進攻,紅軍實行節節
區的建立抵禦
四 紅軍第7軍黔桂邊行動和右江蘇區的恢一 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重新發起進攻 紅
軍轉戰黎川 南豐、泰寧地區
第四節 古田會議 紅軍建設基本原則的確立二 國民黨軍向廣昌 建寧發動進攻 紅軍
第五節“十六字訣”的產生 紅軍游擊戰爭作戰實行保衛戰
原則的形成三 國民黨軍轉兵東進 紅軍在建寧地區的
本章小結作戰
第三章 由游擊戰開始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紅軍第一第五節 國民黨軍向蘇區中心區進攻 紅軍實行
方面軍的成立全線抵禦 紅軍第8軍團的成立
第一節1930年夏季的形勢 中共中央冒險主一 國民黨軍向蘇區中心區進攻 紅軍實行
義的軍事方針6路分兵抵禦
一 1930年夏季的形勢二 紅軍第8軍團的成立 第五次反“圍剿”
二 中共中央冒險主義的軍事方失敗
第二節 紅軍第1軍團成立 文家市戰鬥第六節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轉戰閩浙贛皖邊
一 紅軍第1軍團成立紅軍第10軍團的成立
二 紅軍1軍團奉命北上,奪取南昌,九一 北上抗日先遣隊的編成和作戰行動
江計劃的改變二 紅軍第10軍團的成立及其作戰行動
三 文家市戰鬥第七節 紅軍第6軍團配合紅軍第一方面軍反“圍
第三節 紅軍第3軍團成立 進攻長沙剿”和西征
一 紅軍第3軍團成立一 紅軍第6軍團成立和配合紅一方面軍反
二 紅軍第3軍團奉命切斷武(昌)長(沙)鐵“圍剿”作戰
路的作戰二 紅軍第6軍團西征 同紅軍第3軍會師
三 紅軍第3軍團進攻長沙本章小結
第四節 紅軍第一方面軍成立 進攻長 吉安第七章 中央紅軍長征 勝利到達陝甘蘇區
一 紅軍第一方面軍成立第一節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突破國民黨軍四道
二 進攻長沙封鎖線
三 吉安戰鬥一 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的決策和部署
本章小結二 突破國民黨軍第一道封鎖線 西渡桃江
第四章 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紅軍三 通過國民黨軍第二 第三道封鎖線 進
作戰原則的形成入湘南
第一節 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四 湘江戰役 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
一 戰前敵對雙方的基本情況第二節 黎平轉兵,佔領遵義
二“誘敵深入”方針的提出 反“圍剿”的准一 翻越老山界,佔領黎平
備備二 黎平會議,紅軍改向黔北進軍
三 國民黨軍開始進攻。紅軍實行退卻三 突破烏江,佔領遵義
四 紅軍轉入反攻 打破國民黨軍“圍剿”第三節 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五 紅軍發起攻勢作戰 鞏固和擴大蘇區一 遵義會議
六 中共蘇區中央局成立 中央蘇區肅反二 一渡赤水,改向扎西
擴大化和“富田事變”三 二渡赤水,再占遵義
第二節 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一 中共中央奪取寧夏戰略計劃的制定
一 戰前敵對雙方的基本情況二 紅一方面軍同紅二 紅四方面軍會師
二 國民黨軍開始進攻 紅軍“誘敵深入”方三 山城堡戰役
針的重新確定第五節 實行由國內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的
三 紅軍主力進至龍岡 東固地區 待機反轉變,準備直接對日作戰
一“西安事變”,紅軍支援抗日友軍
四 紅軍轉入反攻 打破國民黨軍“圍剿”二 加強紅軍建設 準備直接對日作戰
五 紅軍發起攻勢作戰 擴大和鞏固蘇區三 方面軍實行改編 開赴抗日前線
第三節 紅軍第7軍由右江蘇區轉戰至中央蘇區四 南方紅軍游擊隊反對國民黨軍的總“清
一 奉命進攻柳州 桂林 轉戰桂黔湘邊剿”編入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
二 全州會議。轉戰湘粵邊本章小結
三 進入湘贛蘇區,參加反“圍剿”作戰基本總結
第四節 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