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戰略

和平戰略

指美國總統肯尼迪針對美蘇問題以及國內外形勢提出的重要戰略。

引言


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一名美國海軍軍官,因表現英勇,獲得紫心勳章。1946年當選眾議員,開始政治生涯,1952年進入美國參議院,1960年成為美國總統,1963年遇刺身亡。肯尼迪當選總統時,國際形勢出現許多變化。杜勒斯和艾森豪威爾的“解放戰略”不僅沒有解放社會主義國家,自己反深深陷入越南戰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之西歐經濟力量的恢復和發展,擺脫美國的獨立傾向加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出現分裂。與此同時,雖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動蕩不定,原來意義上的社會主義陣營發生變化,但蘇聯趁美國深陷越南之機推行全球爭霸戰略,擴大了勢力範圍,使美蘇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明顯變化。在這種形勢下,肯尼迪的“和平戰略”應運而生。

主要內容


肯尼迪的“和平”戰略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內容:
既加強軍事實力,又要利用經濟和政治工具
肯尼迪說,“在總統的徽章上,美國之鷹的右手抓著一根橄欖枝,左手則抓著一把箭。我們打算給兩者同樣的注意。”一方面他強調發展軍事力量,加強空運能力,擴大北極星潛艇計劃,加速導彈計劃;另一方面採取和平的手段,利用美國的“經濟工具”,以援助的辦法,實行“糧食用於和平計劃”、派遣“和平隊”、開展“攀親戚運動”等,達到對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解放國家的控制。
調整全球戰略
調整全球戰略。“和平”戰略的主要方面是從與蘇聯對全球的爭奪出發,重點爭奪東歐。由於美蘇實力對比的變化,美國處於不利地位。肯尼迪提出制定“靈活反映”戰略,以加強軍事實力為基礎,穩住美國陣腳,增強同蘇聯的全面爭奪,特別是注意對東歐的爭奪。肯尼迪指出,“必須立刻動手,有步驟地、慎重地制訂計劃”,“從出現在鐵幕上的任何裂縫中培養自由的種子”,“通過援助、貿易、旅行、新聞事業、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以及我們的獎金和技術”去提高東歐國家和人民生活水平,積極關懷他們,而不是漠不關心。
社會主義國家不是鐵板一塊
肯尼迪的和平戰略正是建立在這種實際的基礎上的,共產主義世界面臨著本身的內部的深刻分裂,這些分裂已經粉碎了共產主義是一種保險能消除一切社會和國際衝突的全球制度的形象。
叫嚷同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和平競賽”
肯尼迪認為,“把共產主義世界帶進我們所尋求的多樣化的自由化世界中來”,最好的辦法是美國同蘇聯進行的和平競賽。他不主張被動地依靠時間來解決問題,而是必須修正“解放”戰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種比較實際、比較能夠實現的和平上,這種和平不是依靠人的天性的突然改變,而是依靠制度”。就是說使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脫離蘇聯,設法削弱這些國家對蘇聯“經濟和意識形態的依附”。總之,肯尼迪的“和平”戰略為美國的全球戰略增添了新的內容,使戰略發展到一個新的具體實施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