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集團軍

1937年組建的軍事編製單位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集團軍是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組建的一支集團軍

簡介


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場是同盟國在亞洲地面作戰的主要戰場,中國抗日軍隊在八年對日作戰中,殲滅、消耗及牽制了日本法西斯的絕大部分陸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陸軍先後編成40個番號的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集團軍是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最大的軍事編製單位。第一支集團軍於盧溝橋事變后立即組建,之後於戰時不斷組建。1938年1月川軍王瓚緒部奉令組建第二十九集團軍。下轄王纘緒兼任軍長的第四十四軍和許紹宗任軍長的第六十七軍。1944年春,該集團軍開入新疆,駐守在南疆一線,集團軍總部設在迪化。1945年10月第二十九集團軍番號被撤銷。

歷史


1938年1月由川軍王瓚緒部奉令組建。下轄王纘緒兼任軍長的第四十四軍和許紹宗任軍長的第六十七軍。屬第九戰區指揮管轄,曾參加武漢會戰的江北作戰、隨棗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后第二十九集團軍調歸第六戰區指揮管轄,下轄王澤浚的第四十四軍和余念慈的第六十七軍。曾參加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等戰役,第四十四軍第一五○師師長許國璋在戰鬥中負傷后自戕殉國,暫編第五師師長彭士量也在激戰中陣亡殉國,1944年初第二十九集團軍番號被撤銷,王瓚緒升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王澤浚的第四十四軍編入第九戰區直屬部隊,第六十七軍隨之撤銷。1944年4 月,第二十九集團軍番號調歸第八戰區使用,李鐵軍任集團軍總司令,下轄其兼任軍長的新編第二軍和楊德亮任軍長的第四十二軍。1944年春,該集團軍開入新疆,駐守在南疆一線,集團軍總部設在迪化。

主要參加戰役

武漢會戰
隨棗會戰
豫南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
常德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