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枳椇的結果 展開

枳椇

鼠李科枳椇屬植物

枳椇,中藥材名,鼠李科枳椇屬植物拐棗。有清熱利尿,止咳除煩,解酒毒的功效。

物種簡介


枳椇子[種子]、雞爪樹、雞腳爪、萬字果、萬壽果、橘扭子、轉扭子、九扭。

來源

本品為鼠李科枳椇屬植物拐棗Hovenia dulcis Thunb.,以樹皮與種子入葯。樹皮全年可采;種子於果熟時採集曬乾,碾碎果殼收種子。

性味歸經

子:甘,平。

主要價值


用法用量

子、樹皮3~5錢。

功能主治

子:清熱利尿,止咳除煩,解酒毒。用於熱病煩渴,呃逆,嘔吐,小便不利,酒精中毒。樹皮:活血,舒筋解毒。用於腓腸肌痙攣,食積,鐵棒錘中毒。果梗:健胃,補血。蒸熟浸酒,作滋養補血用。

形態特徵


高大喬木,高10-25米;小枝褐色或黑紫色,被棕褐色短柔毛或無毛,有明顯白色的皮孔。葉互生,厚紙質至紙質,寬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心形,長8-17厘米,寬6-12厘米,頂端長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截形或心形,稀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常具整齊淺而鈍的細鋸齒,上部或近頂端的葉有不明顯的齒,稀近全緣,上面無毛,下面沿脈或脈腋常被短柔毛或無毛;葉柄長2-5厘米,無毛。二歧式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和腋生,被棕色短柔毛;花兩性,直徑5-6.5毫米;萼片具網狀脈或縱條紋,無毛,長1.9-2.2毫米,寬1.3-2毫米;花瓣橢圓狀匙形,長2-2.2毫米,寬1.6-2毫米,具短爪;花盤被柔毛;花柱半裂,稀淺裂或深裂,長1.7-2.1毫米,無毛。漿果狀核果近球形,直徑5-6.5毫米,無毛,成熟時黃褐色或棕褐色;果序軸明顯膨大;種子暗褐色或黑紫色,直徑3.2-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佈範圍


產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生於海拔2100米以下的開曠地、山坡林緣或疏林中;庭院宅旁常有栽培。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和緬甸北部也有分佈。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但不耐空氣過於乾燥,喜陽光充足,潮濕環境,生長適溫20-30℃,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鹼性地均能生長,適應性較強。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種子需砂藏90d后再播。春季條播,行距30cm,溝深2-3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復土后稍加鎮壓,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35-40cm時,按行株距400cm×300cm挖穴種植,每穴栽1株。田間管理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年春、秋季各追施廄肥、堆肥等1次。冬季剪去陰枝、弱枝。促進樹平直立粗壯。繁育栽培:播種繁殖為主要繁殖方式,也可扦插和分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