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是美國在二戰前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裝備了新研製的47倍口徑Mk16型艦炮,最大射程23882米。炮塔正面裝甲達6.5英寸,副炮為5寸25倍口徑的單裝炮。防空武器主要為0.5英寸的機槍。艦尾裝備兩具彈射器和4架水上飛機,無魚雷裝置。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
本級艦是1930年的倫敦海軍條約的產物,根據這個補充條約,美國只可以再建造兩條華盛頓條約型的重巡洋艦(CA44和CA45),為了對付日益擴張的他國海軍力量,不得不轉向建造裝備6英寸主炮的輕型巡洋艦,因此促成了布魯克林級的誕生。最初的設計強調本級艦的速度和巡航性能不能低於重巡洋艦,在6種預選方案中,從四座三聯炮塔加一座三聯炮塔的重炮艦方案,到只裝備兩座6英寸三聯炮塔,排水量僅6000噸的輕量級方案都有,1931年初最終選定的方案是排水量9600噸,裝備四座三聯炮塔,裝甲防護同新奧爾良級,在1933年的造艦計劃里通過了該方案,但隨之而來安裝1.1英寸的防空炮的要求使本級艦的設計再次被修改,對裝甲防護同樣也作了一些改動。這個時期,裝備多達15門6英寸主炮的日本最上級輕巡的出現強烈刺激了美國人的神經。最終的設計里,布魯克林級的主要武器變為5座6英寸三聯裝炮塔,飛行甲板移至艦尾。

服役歷程

1933年計劃里訂購了四艘布魯克林級,1934年再次訂購3艘(CL46-48)。最終共建造十艘,其中第七艘威奇塔號在建造過程中修改設計,更換武器成為重巡洋艦,作為新型重巡洋艦的技術試驗艦(詳情參見威奇塔級重型巡洋艦),最後兩艘也修改了動力的布局模式,將鍋爐與蒸汽輪機交錯配置,提高了抗戰損能力,以至於有些資料里將其單獨列為聖路易斯級輕巡。戰爭的嚴酷教訓使戰時的布魯克林加裝了4聯裝的1.1英寸防空炮。全部在1935-1939年間建造完成服役。

性能數據


排水量:9767噸/9923噸(標準);12207噸/12403(滿載)
主炮:5座三聯裝152mm艦炮
副炮:8座單管127mm艦炮,CL49/50為4座雙聯127毫米艦炮
尺寸:長185.42米/182.88(水線),寬18.82米,吃水6.93米
裝甲:主炮塔正面裝甲159毫米,主裝甲帶裝甲32-127毫米,水平甲板裝甲51-76毫米,司令塔裝甲57-127毫米(海倫娜號)。
功率:100000馬力
續航力:9000海里/15節
最高航速:31.5節
載機:2架,兩部彈射器
艦員:868人

服役動態


穿越歷史的迷霧去追尋布魯克林級戰艦的戰史並不是一件非常輕易的事情,作為戰前建成的一級新銳輕巡洋艦,本級艦自始至終參與了大量海戰。
聖路易斯號在1943年7月12日的科隆班加拉海戰中被日本魚雷重創,1944年11月27日萊特灣海戰中再次被神風命中。
最倒霉的該屬海倫納號,日軍偷襲珍珠港時,停泊在港內的海倫納號便挨了一顆炸彈。1943年7月索羅門群島海域的庫拉灣海戰中被擊中三枚航空魚雷,第二天由美軍驅逐艦善後。
二戰後,擁有堅強火力和優秀性價比的布魯克林級成為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搶手貨,除薩凡納號、火努魯魯號和被擊沉的海倫納號之外全部被南美國家購入充實本國海軍實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歷經多次改裝的鳳凰城號,她被賣給阿根廷,在1982年因馬島危機而爆發的戰爭中重新披掛上陣,可惜時過境遷,作為全球最後一艘純火炮巡洋艦的她在首次交鋒中即被英國潛艇擊沉,死亡水兵高達1000+,給本級艦抹上最後一絲悲劇色彩。

本級各艦


序號艦名開工下水完成狀態
CL40Brooklyn布魯克林1935.3.121936.11.301937.9.30智利
CL41Philadelphia費城1936.5.281936.11.17
1937.9.23
1951.1.9
巴西
CL42
Savannah
薩凡納
1934.5.311937.5.8
1938.3.10
1959.3.1
解體
CL43Nashville納什維爾1935.1.24937.10.21938.1.61951.1.9智利
CL46Phoenix鳳凰城1935.4.161938.3.13
1938.10.3
1951
阿根廷
1982戰沉
CL47Boise博伊西1935.4.11936.12.3
1938.8.12
1951.1.11
阿根廷
CL48Honolulu火努魯魯1935.9.101937.8.26
1938.8.12
1951.1.11
解體
CL49St Louis聖路易斯1936.12.101938.4.15
1939.5.19
1951.1.22
巴西
CL50Helena海倫納1936.12.91938.8.27
1939.9.18
1943.7.6
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