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岡善書的結果 展開

黃岡善書

黃岡善書

黃岡善書,又名打鼓說書、鼓書、說善書。屬民間說唱曲藝,是湖北省黃岡地區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

說書這種民間說唱曲藝源遠流長,相傳當初周莊王為正風化俗,特地派出梅、清、胡、趙四個能說會道的大臣,擊鼓說講善惡報應,勸人為善以教化民眾。因此,留下了說書這種社會職業的行當。故此,說書人奉周莊王為祖師爺,代代相傳。後由於部落、民族及地域的區別,經歷史演變,說書這一民間說唱曲藝便分為不同的派別,形式上也發生了變化,形成各具風格的地方民間說唱曲藝形式。黃岡善書就是這種有黃岡地方特色的民間說唱曲藝。黃岡善書在湖北省黃岡縣全境的流傳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現可上溯的可考傳人,在清中晚期,黃岡善書已經成為處處有人“說”,人人都愛聽的傳統民間藝術。

簡介


黃岡善書又名打鼓說書、鼓書、說善書。屬民間說唱曲藝,是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黃岡善書在湖北省黃州(岡)全境的流傳有著悠久的歷史。
演唱黃岡善書
演唱黃岡善書
歷史起源傳承

概況


說書這種民間說唱曲藝源遠流長,相傳當初周莊王為正風化俗,特地派出梅、清、胡、趙四個能說會道的大臣,擊鼓說講善惡報應,勸人為善以教化民眾。
因此,留下了說書這種社會職業的行當。因此,說書人奉周莊王為祖師爺,代代相傳。
後由於部落、民族及地域的區別,經歷史演變,說書這一民間說唱曲藝便分為不同的派別,形式上也發生了變化,形成各具風格的地方民間說唱曲藝形式,黃岡善書就是這種有黃岡地方特色的民間說唱曲藝。根據現可上溯的可考傳人,在清中晚期,黃岡善書已經成為處處有人“說”,人人都愛聽的傳統民間藝術。

發展


清末光緒年間,黃岡曾旭光、周子朝、賈瑞臣、劉玉山等二十餘民間說善書的藝人,已經成為活動在團風、黃州、鄂州、武漢、黃石等地的“跑三江碼頭”的善書“先生”。
1927年三月初三,黃(岡)、新(洲)、孝(感)、英(山)、羅(田)、浠(水)等地民間說書藝人建立了善書南派組織,公認柳敬亭為宗師,隸屬於湖北會館的“中江——九江”分會館管轄,非會館的成員嚴格禁止游鄉說書。
民國初,黃州區陳策樓、魏國清等人拜師學藝,藝成收徒,傳承了該種文化傳統,使黃岡善書得到了新的發展。
解放后,幫會(會館)廢除,由文化部門組織領導成立了曲藝協會。民間說善書的藝人,活躍在廣大農村和集鎮,以其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受到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由於電視文化的衝擊,人們的文化生活內容豐富,聽眾減少,藝人大量改行。但是,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

演唱形式內容


說善書藝人道具由鼓桿、小扁圓鼓、雲陽板、竹制鼓架組成。演出時,左手執雲陽板,右手擊鼓,開口說唱。唱、做、念、打,引人入勝。
內容包括歷史故事、英雄傳奇、善惡報應、風俗演義等,形式上有大書與小段之分。可一人說唱,也可二人聯堂,場地不受限制,一場一般在三小時左右。內容一般根據聽眾和藝人雙方商量確定。
黃岡善書
黃岡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