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炎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新炎,男,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人,1951年11月生。現任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3年在福建創建中國龍工集團,2000年在上海建立“上海龍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執委,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省工商聯合會副會長,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全國光彩事業先進個人,海峽西岸經濟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他於1993年獨資創辦的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年產裝載機突破2萬台,產銷收入達55億元,資產總額達29億元。在全國同行業排名居首位。屬全國明星僑資企業,外商投資先進企業,中國工程機械100強,福建省重點企業,福建省納稅大戶,上海市松江區納稅標兵,上海市先進企業。

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潤百富榜》揭曉,李新炎以75億元人民幣財富排名531位。2020年2月26日,李新炎、倪銀英夫婦以8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276位。2021年,李新炎、倪銀英夫婦在《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以95億元財富值位列第2238名。

基本資料


李新炎
李新炎
個人財富:47億元 出生年月:1951年11月
出生地: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
公司: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 總部:福建、上海
主要領域:重型工程用車

簡介


李新炎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以國際貿易發跡,1993年在福建創建中國龍工集團,2000年在上海建立“上海龍工”,現已建成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此外李新炎還持有“濰柴動力”10%的股份。
2012年8月29日,會議同時選舉王光遠為省總商會會長,王玲(女)、陳峰、江榮全、李建南、李新炎、胡鋼、王榮平、葉維新、劉登健、許景南、何一心、吳華春、吳林、吳換炎、楊孝梁、張就延、陳清華、陳錫忠、林和平、林歐文、林榮濱、林端生、鄭玉琳、鄭振欣、鄭金泉、俞培俤、施忠旗、施錦珊、郭東澤、曹暉、黃亞河、黃其森、蔣志鵬、滕用雄為副會長。

事業之初


在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領域,中國龍工集團恐怕無人不知。從1993年龍工進入工程機械行業領域,龍工向來以快速發展聞名業界。
1993年,李新炎投資1600萬元在龍岩創建福建省龍岩工程機械廠。經過10餘年的發展,到2005年產銷超過1.5萬台,
在數字和財富的背後,李新炎何許人也?總有令人感興趣的話題。作為中國龍工的掌門人,官式場合的他與酒桌上的他簡直判若兩人。在兩場座談會上,李正襟端坐,不苟言談,氣定神閑的樣子;酒桌上,則縱情率真,與賓朋推杯換盞,談笑風生。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李新炎的身價,也不覺得李財富逼人。我們離財富這麼近,而財富卻又那麼遙遠。
胡潤榜的簡介如此說道,龍工集團擁有兩處生產基地,分別位於上海市松江工業區及福建省龍岩市。除了主業工程車輛之外,李新炎還擁有香港上市公司維柴動力10%的股份。李新炎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以國際貿易挖到第一桶金。
李新炎
李新炎
李新炎上了2005年胡潤榜后,許多媒體對他有“深入報道”。據稱,1951年出生於福建龍岩市上杭縣才溪鎮嶺和村的他,青年時期曾當過工人、機關幹部,上世紀80年代到了香港從事國際貿易,進而發跡。但李新炎的第一桶金卻不是在香港挖掘的,據知情人士所說,“來自經營小型水泥廠。 ”
1993年,李新炎抓住中國建築業迅猛發展的契機,賣掉水泥廠,投資1600萬元進入裝載機製造行業。2000年10月,李新炎進行“戰略轉移”,將“觸角”伸到上海。
寫真
寫真
這些都在報端多次登載過的“舊聞”,李新炎隻字不提,他更不談他的金錢與財富。他把向我們介紹中國龍工經營與香港上市情況的任務交給總裁。但他說了兩件事:
1993年創辦福建省龍岩工程機械廠時,“龍工”年生產裝載機只有80台,一天兩輛專列都裝不下。從前在閩西辦企業跑業務的時候,他的口袋裡通常裝兩包煙,好煙用來敬人家的,差一點的自己抽。

走出閩西


活動照
活動照
2000年,李新炎計劃到上海開疆拓土。李新炎的舉動在龍岩引來一番議論和爭論,有官員提出“難道龍岩的投資環境不理想嗎?”而時任中共龍岩市委書記張燮飛敏銳地感覺到,資本總是尋求最大的利潤和最大的市場,龍工必須到大上海去才會有大發展才會有更大的作為。他支持李新炎的戰略決策,用張的話說,他“是送李去上海的”。
走出大山,闖蕩上海灘,李新炎適時把握了機遇。這幾年,中國龍工通過自創、兼并、購買等方式,先後在福建、上海、香港、江西、江蘇等地擁有了超過10家全資子公司。2004年李新炎進入電力領域,持有香港上市電力公司濰柴動力()10%的股份。
在上海松江江工業區民益路,中國龍工總部大樓——這棟裝修得象四星級酒店的建築物頗有氣派,似乎象徵著李新炎的實力與財富。但他坦承,當初剛到上海創業是很艱苦的。

財富創造


按胡潤榜的統計,李新炎一年之間,財富增加了30億,簡直不可思議,這個數字能說明什麼?胡潤榜未必能說明一切,但至少為我們提供如何去探尋李新炎財富的路徑。李新炎創造財富的神話,僅憑膽識夠嗎?行內人士分析指出,至少有三個理由可以解釋中國龍工或者李新炎神話般創造財富的“秘密”。

市場廣闊

中國經濟建設尤其是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突飛猛進,內地裝載機市場發展迅速,市場銷量由1997年前的1.7萬台,是時代所造就的。李新炎確信,市場仍有發展空間。

上海創業

上海交通便捷,資訊發達,有較成熟的資本市場,人才資源豐富,產品市場廣闊,這些都是閩西所無法比擬的,李新炎移師大上海,頓時海闊天空,大展拳腳。但是,上海並非適合所有的行業和所有的人,而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行業並非都服上海的水土。

香港上市

中國龍工2005年11月在香港上市,發行3億股,募集資金4.73億元,其中2.7億股以國際發售形式發行,佔總發行股本的90%,其餘3000萬股在香港公開發售,超額配股權為4500萬股,招股價1.51-1.94港元。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龍工所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研發產品、擴充產能及償還貸款。據稱,中國龍工上市后,公司的負債率從70%至80%之間,大幅調低至40%。此外,胡潤榜稱,上市之後,中國龍工的業績也有不俗的表現:營業額同比增長27%達到26.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9%達到2.35億元。

基金會


李新炎慈善基金會2007年6月成立,先後設立扶貧助學、助孤、助困、助僑、助醫、賑災救災、捐助公益事業等7個項目,捐資金額已達2682萬多元,受助人數達3450多人次。其中共資助高校貧困生2133人完成4年學業,資助金額667.8萬元。李新炎先生因此榮獲“中華慈善獎”,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個人”,李新炎慈善基金會還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在省民政廳組織的全省基金會首次評估中被評為“5A級基金會”。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造成大量建築倒塌和人員傷亡。災情牽動著每一個龍工人的心。日前,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新炎先生,從新聞中了解到玉樹地區嚴重的災情時,當即指示“李新炎慈善基金會”,向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區捐贈200萬元人民幣,支持災區人民戰勝困難重建家園,予表達龍工人對災區人民的一片真誠。
2010年8月,李新炎慈善基金會金秋捐資169萬元,資助7個縣(市、區)、江西省高安市及龍岩一中龍岩高級中學等貧困學子上大學,資助金8月底前將全部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

經營揭秘


李新炎
李新炎
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中國龍工無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家。而眼下,李新炎正在家族中不斷複製這種模式。事實上,中國裝載機產銷量前10名的企業中,除中國龍工以外的一些企業仍然或多或少地擔負著計劃經濟時期“企業辦社會”的福利性職能,社會負擔比較沉重,而中國龍工卻沒有這方面的困惑。
但中國龍工的成長卻是基於高負債率。資料顯示,一年內到期貸款為5.9億元。因而中國龍工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這次所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研發產品、擴充產能及償還貸款。
“目前公司的負債率維持在70%至80%之間,上市后負債率將大幅調低至40%。”中國龍工副總裁馮婉如表示。
面對如此高的負債比率,中國龍工首席執行官邱德波在向投資者解釋時認為,這是行業的特點,主要原因在於流動資金需求較大,“這不會影響公司的毛利率,我們的目標是維持毛利率20%的水平,自2001年至今的毛利率一直穩定在19%至20%。”
而最關鍵的是,中國龍工的發展方向似乎是成為李新炎更大的家族企業,即使上市成為公眾公司也沒有改變的跡象。
一個隱秘的事實是,李新炎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已經確定了3個子女的發展計劃,李新炎按照擁有的企業對子女進行比例搭配,兩個公司一個組合,由3兄妹分頭去負責。
據知情者透露,其大兒子掌管無錫龍工 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龍工(上海)機械部件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二兒子在江西省高安市負責江西龍工齒輪有限公司和江西龍工機械有限公司;小女兒則擔任龍工(上海)液壓有限公司和龍工(上海)鑄造公司的董事長。
“李新炎的目標就是要打造屬於自己家族的企業王國。”知情者稱。
在上市緩解負債壓力后,中國龍工新一輪擴張也在胎動之中。
但問題在於,一直以高負債率並且以家族獨資方式取得高增長的中國龍工,其既有的成功模式是否依然是未來不敗的秘訣,則有待考驗。

財富排名


2020年,李新炎、倪銀英夫婦以9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65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