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蚊科
搖蚊科
搖蚊科(Chironomidae,non-biting midges)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雙翅目、長角亞目的1科。翅前緣脈終止於翅頂附近,M脈不分枝,雄蟲觸角多毛的蚊型昆蟲。通稱為搖蚊。幼蟲水生。為一類十分常見,數量眾多,在淡水水域生態平衡和養漁事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昆蟲。
搖蚊科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昆蟲綱 Insecta
目:雙翅目 Diptera
亞目:長角亞目 Nematocera
下目:蚊下目 Culicomorpha
總科: Chironomoidea
科:搖蚊科 Chironomidae
搖蚊科(學名Chironomidae),常被泛稱為搖蚊,是雙翅目搖蚊總科之下的其中223個屬、超過5,000種的統稱。搖蚊的幼蟲被俗稱為紅蟲。
本科共分為10個亞科。世界性分佈,遍及各大區。世界已知5000餘種。中國的搖蚊科昆蟲區系研究目前尚較薄弱,已有記錄只100多種(其中數十種為幼蟲記錄),實有種類估計將在500種以上。
搖蚊科
前胸很小,背面的骨片成窄領狀。中胸盾片常具3條品字形排列的縱走骨化帶。小盾片顯著,半球形。小盾片後方為後背片,常有一縱走中縫或中脊。翅狹長,覆於背上時常不達腹端,翅前緣脈(C脈)終止於翅頂附近,不環繞全翅;Sc脈微弱;R脈分為R1、R2+3、和R4+5支,在粗脈搖蚊亞科等類群中,R2+3脈又復分為很短小的R2和R3支;M脈不分枝;Cu脈分為2支;A脈2~3條;有r-m脈、m-cu脈在搖蚊亞科和直突搖蚊亞科中缺如,其他亞科中則存在。翅多數透明一色,
搖蚊科
卵球形或長橢圓形,白、黃、褐色或紅色,產下時常數十粒至數百粒包埋於膠質中,形成膠質長帶,或成塊狀。幼蟲淡色,部分種類因體液中含有血紅素而身體呈血紅色。身體細長,各體節粗細相近。頭殼發達。觸角4~5節,第1節最長,肉食性的粗腹搖蚊亞科幼蟲觸角可以縮入頭殼上的觸角鞘內。
口器咀嚼式,上唇發達,內唇常有複雜的附器;上顎強烈骨化;肉食種類的上顎呈鉤狀或鐮狀;下顎較不發達;下唇的頦形成寬大而骨化的下唇齒板,但在肉食類群中則退化成膜狀;舌多退化,但在肉食類群中則構造複雜。
前胸及腹部第9節各有一對足,足端生有若干小鉤。腹端的一對足間有1~3對薄壁的乳頭狀構造,稱肛乳突。搖蚊族的某些屬在第7、8腹節的側面或腹面可生有成對的細長管狀血鰓,具有呼吸作用,蛹體直,圓桶形,前胸前角處生有與呼吸有關的構造,在自由游泳的蛹中,此處伸出成角狀管,端部具孔或氣盾片;在管棲的蛹中,則為分枝眾多的膜質構造或為簡單的膜質囊。蛹腹部末端為一對扁平的肛葉,以助游泳。
搖蚊科
卵期由數日至數周不等,但多數種類卵期很短。幼蟲期佔據整個生活史的大部分時間,由2周至4年不等,一般為4~5月。幼蟲4齡,全部在水中度過(少數陸棲種類除外)。
多數種類在水底的泥砂中生活,以唾腺分泌物粘附淤泥或砂粒等,建一軟薄的管狀巢筒,棲居其中,頭部伸出取食,食料包括沉積物中的有機物碎屑、藻類、細菌、水生動植物殘體等。
搖蚊科幼蟲
少數種類的幼蟲營寄生生活,寄生於其他搖蚊幼蟲、蜉蝣幼蟲、腹蟲類、雙殼類等動物的體內或體表。幼蟲棲居生境多樣,包括底質為淤泥而含氧極少的污水淺坑,各類池沼湖泊、含氧量較高的河流和山溪、以及一些頗為極端的環境,如鹽湖、溫泉、淺海沿岸等,均可有搖蚊生活。
少數種類的幼蟲生活於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中。地理分佈廣泛,從熱帶沼澤到極地,從低地到海拔5600米的冰川積水中,均曾有搖蚊幼蟲的報道。蛹期一般較短,只有幾小時或幾天,蛹可自由游泳,或棲於水底的巢筒中,只在羽化前浮出水面。羽化過程極短,在水面進行,一般只有數十秒鐘至數分鐘。
搖蚊科幼蟲
由於主要以水底有機物碎屑為食,且攝食量相當可觀,因而在加速水體物質循環中的有機物礦化作用和消除有機物污染方面具有顯著作用。搖蚊科昆蟲又因種類豐富,個體眾多,不同種類對水域生境要求不同,從而成為監測水體環境和污染狀況的優良指示生物,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搖蚊幼蟲又是魚類的優良天然餌料,營養價值很高,因此與養漁業的關係密切。
另一方面,少數植食性種類的幼蟲可以對水生經濟作物造成侵害,例如中國東北和寧夏有為害水稻秧苗的記載,南方有為害紅萍和綠萍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