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子

蒲子

蒲子,今隰縣,《讀史方輿紀要》載:隰川廢縣,今州治。

簡介


春秋時晉蒲邑,重耳奔蒲,即此也。漢置蒲子縣,魏、晉因之。永嘉二年,劉淵取河東,自離石徙都蒲子,是也。後周改置長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隰川,為州治。后因之。明初省。今城周七里有奇,惟南、北、西三門。漢趙政權國都。西晉末年劉淵起兵后最初定都離石左國城(今呂梁市境內),后遷都黎亭(今山西長治縣),永嘉二年七月又遷都蒲子。

歷史典故


相傳四千年前,統治華夏的帝王叫伊放勛,人稱堯王。堯王自覺年事已高,精力乏困,想找一名聖哲之士禪位。堯王查訪很久,聽說石門山有位叫蒲伊子的隱士德高望重,於是決定親自上門拜訪。
堯王來到石門山下,在河灣處遇見一位村夫,問明蒲伊子住址。堯王順著村夫指引的方向,來到一條溝口,碰見一位挑著柴擔的樵夫,此樵夫正是蒲伊子。堯王高興萬分,忙見禮,兩人就勢坐在溝口的一塊大青石上交談起來。堯王本想禪位於蒲伊子,不想蒲伊子比他年齡還長,隨即改變主意,虛心向蒲伊子請教富國強民的治國之策。蒲伊子借古喻今,闡述治國之道,侃侃而談。堯王聆耳恭聽,獲益匪淺,相見恨晚,當即拜蒲伊子為師。後來,蒲伊子和堯王坐過的石頭,被命名為“進道台”,這條溝也被取名為“如意溝”。

名字起源


臨別時,堯王把這次來訪的真意告訴了蒲伊子,並請蒲伊子推薦一位可接任帝位的賢哲之士。蒲伊子便推薦了舜。”從此蒲伊子隱居之處取名為蒲伊村,石門山一帶統稱蒲子山。蒲縣也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