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礎知識
2005年王學智所著的書籍
北京教育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的一本針對初中物理的教學輔導用書。著重基礎,滲透新課標理念,兼顧實用性與趣味性。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主要講解了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聲光熱力電等內容且具備以下特色:
獨創性和創新性
本書一改教輔書千篇一律的特點,將內容分割成十四個板塊,滲透新課標理念,有助於同學們平時學習與備考。
嚴肅性和科學性
遵從知識與技能、學習類型與水平的要求,將初中物理基礎知識以表格形式分解,內容清晰明確,一目了然,幫且同學們培養認知、理解、記憶、運用能力,增強學習效果。
基礎性和趣味性
綜合性和實用性
本書全面兼顧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形式豐富的講解和例析,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第一部分 課標和評價
一 學習物理課標
(一)課程標準的整體框架
(二)課程目標的三維結構
(三)《課標》的科學同內容簡表
二 新課標的評價體系
(一)評價的目的
(二)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評價紀錄卡簡介
(三)學生三維課程目標學習發展水平的評介
(四)新課程標準下物理中考試卷的編製
(五)評價試卷的具體結構、試題功能分析
主題一 物質
(一)物質的形態和變化
1. 科學內容與學習水平分析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
3. 科學控究過程與方法學習
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
(二)物質的屬性
1. 科學內容與學習水平分析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集
3. 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學習
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
(三)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
1. 科學內容與學習水平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
(四)新材料及其應用
1. 科學與學習水平分析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集
3. 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學習
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
主題二 運動和相互作用
(一)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1. 科學內容與學習水平分析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
3. 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學習
(二)機械運動和力
1. 課標內容要求與學習水平分析
2.1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一時間、長度和機械運動
2.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一力、力和運動
2.3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一簡單機械
2.4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一壓力和壓強、壓強與流速
2.5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浮力
3. 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學習
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
(三)聲和光一聲
1. 科學內容與學習水平分析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
3. 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學習
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
(四)光一光
1. 科學內容與學習水平分析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
3. 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學習
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
(五)電和磁
1. 科學內容與學習水平分析
2. 基礎知識與技能聚焦
3. 科學控究過程與方法練習
4.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體驗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槓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準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乾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