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草場村
黃草場村
黃草場村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海陽市北部山區,屬於山村,現有209戶,631人口,村共有黨員28人,村兩委班子成員4人。
黃草場村位於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海陽市北部山區,屬於山村,現有209戶,631人口,村共有黨員28人,村兩委班子成員4人。全村耕地總面積950畝,主要以種植果樹糧食為主,其中果園180畝,糧田面積770畝,村集體資產凈值5.4萬元,集體可支配財力7300元,集體年經營性收入2.3萬元,村裡有林果等可開發利用資源,糧食、果業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1600元。
1941年3月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4年大搞農田基本建設。
1982年集體投資,用上了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5年集體投資,安裝自來水。
1993年發展板栗13.3公頃。
1995年修建佔地0.4公頃的大口井,並改造河道500米。同年規劃栽植板栗20公頃。
1955年,糧食畝產125公斤,總產14.75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20公斤,總產22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380公斤,比1978年增加16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411公斤,總產22萬公斤。 1985年以來,黨支部發動群眾栽植蘋果、板栗。2000年,蘋果、板栗總收入達到30多萬元;同時大力發展養兔、養牛。本年,全村養兔5000隻,養牛80多頭。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609萬元,其中農業500萬元,林業100萬元,畜牧養殖業9萬元。
文教科技解放前,只有少數學生在家廟讀書。解放后,學生增多,村裡建起新校園、幼兒園。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先後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3人。 1981年,村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靠半糠菜半糧度日。解放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人均擁有糧食350公斤,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00多輛,摩托車30多輛,電話80多部,彩電100多台,電冰箱30台。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0年,姜進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1年1月成立黨支部,領導村民先後開展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60多人次支援前線。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有黨員14名。2002年,有3個黨小組,黨員38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姜敬山、姜學璞、姜保科、姜作起、姜星璞、申愛、姜志清、劉岩國、姜月璞、姜炳亭、姜炳祥、姜炳海、姜福山。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振南、姜學、姜星璞、於善芝、姜炳亭、姜炳祥、於從波、姜少波、於洪文、姜炳海、姜福山。
於崇浩曾用名於崇瑛。1927年生。1943年參加工作。1947年任牙前縣馬石區共青團書記,後任共青團濟南市委書記,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書記,中共北京市宣武區副書記、副區長,北京市水利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北京市農機總公司黨委書記等職。
姜志鳳1930年6月生,中專畢業,中共黨員。1946年參加工作,曾任學員、教導主任、理論教員,鶴崗市陶瓷廠總支書記、廠長,山工大機械廠副廠長、校紀委紀檢員等職。先後發表論文10多篇,曾被中共山東省紀委授予優秀紀檢幹部稱號。
姜永璞1931年生,大專畢業,中共黨員,教授。曾任山東省團校教研室主任,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處、黨員教育處副處長,省委講師團團長,省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等職。參加和主持編寫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學習指南》、《科學社會主義概論學習指導》、《理論學習》輔導材料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