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氟甲基鳥氨酸
二氟甲基鳥氨酸
二氟甲基鳥氨酸是一種藥物,也稱為依氟鳥氨酸(Eflornithine),製造者為賽諾菲-安萬特藥廠。它是鳥胺酸去羧化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的抑制物,而ODC是生物體內合成聚胺(polyamine)所需的第一個酵素。
這種葯在使用上有許多變化,最初是為了治療癌症而發展出來,但是後來在癌症治療上沒有應用,反而是能夠用來對抗由布氏甘比亞錐蟲(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所引起的非洲昏睡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西非類型
治療昏睡病的二氟甲基鳥氨酸,是以Ornidyl作為商標名稱;除毛膏(裡面還有其他成份)則是以Vaniqa為名販售。
二氟甲基鳥氨酸是以自殺抑制物的方式來抑制鳥胺酸去羧化酶(ODC),這是一種調節細胞分裂的酵素,專門催化聚胺(polyamine)生物合成的第一個步驟。並且因此能夠殺死錐蟲。
二氟甲基鳥氨酸對於布氏甘比亞錐蟲(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的效用之所以會被人發現,是因為它能使昏迷的病患蘇醒,且二氟甲基鳥氨酸也因此稱為“復活葯”。
研究人員希望能夠以二氟甲基鳥氨酸來取代毒性過強、致死率過高,且不可使用於懷孕婦女的含砷藥物美拉胂醇(melarsoprol)。不過二氟甲基鳥氨酸仍然有一些副作用,會造成下痢、腹痛與貧血,只是病人對此的耐受性較高,不需要因此停止用藥。
二氟甲基鳥氨酸的供應有限,因為製造者認為這種藥品的生產不敷成本。安萬特藥廠(後來與賽諾菲合併)因此在1995年停止生產這種藥物,不敷成本的主要原因在於非洲昏睡病的病患大多屬於貧窮人口,這些人沒有能力支付任何醫療費用。
到了2001年,在無疆界醫師(MSF)組織、國際醫學非政府組織(NGO)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遊說之下,製造商同意恢復生產二氟甲基鳥氨酸、美拉胂醇與噴他脒(pentamidine),並且供應能夠滿足需求的產量。製造商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間達成了一個為期5年的協議,其中也包括無疆界醫師在藥品分配上的工作。在協議中,安萬特每年所要供應的藥物總價值是500萬美元。此外生產Vaniqa(除毛膏品牌)的必治妥施貴寶公司,也會提供給安萬特部分生產二氟甲基鳥氨酸所需的資金。這個5年協議在2006年終止協議結束之後,賽諾菲-安萬特藥廠將會把生產技術轉移給其他願意持續生產二氟甲基鳥氨酸的工廠。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9月的報告中表示,位於印度海德拉巴的印度化學技術研究院(India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以及位於美國德州的ILEX Oncology公司,同時以較為便宜的新方法生產二氟甲基鳥氨酸。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ILEX Oncology正在實驗用來治療癌症,以及用來對抗昏睡病的口服配方。
用來治療昏睡病時,二氟甲基鳥氨酸以每6小時50 mg/kg,共14天的劑量送入靜脈
除毛膏
二氟甲基鳥氨酸也是毛髮生長的抑製劑,這種功效是在治療疾病時被發現,因為它會阻礙某些患者毛髮生長。後來並以Vaniqa(13.9%的依氟鳥氨酸鹽酸)為名販售。
在一份送交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資料里,顯示出使用Vaniqa控制臉部毛髮的女性中,有58%得到了改善效果(5%的人毛髮幾乎或全清除;27%顯著改善;26%有改善),FDA的資料也顯示這種藥劑在更年期后(postmenopausal)的婦女中較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