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冬

天津大學教授

陳曉冬,天津大學教授,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儀器儀錶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理事。

科研經歷


主要從事醫學圖像處理以及醫學光電儀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2年作為技術負責人參加國家“十五”重點攻關項目“醫療器械關鍵技術研究及重大產品開發——醫用電子內窺鏡的研製”,完成醫用電子內窺鏡產品樣機一台套,並已通過專家鑒定。2006年作為技術負責人完成“新型醫學內窺鏡成像理論及技術的前期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8年作為技術負責人完成“醫用超聲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天津市社發項目),2009年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醫用超聲內窺成像技術及數字化研究”(教育部重點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適用於醫學內窺檢測系統的光譜偏振OCT成像關鍵技術的研究”(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技術負責項目“心血管造影圖像中血管網的提取與三維重建”(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0年“超聲電子內窺鏡技術”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2)。研究方向為醫學光電儀器、醫學圖像處理。

科研項目


“醫學內窺成像技術的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項目,負責人,2013-2015
早期胃癌內窺檢查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負責人,2012-2015
“醫用超聲內窺成像技術及數字化研究”(106048),教育部重點項目,2006.1-2008.12
“適用於醫學內窺檢測系統的光譜偏振OCT成像關鍵技術的研究”(3080024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9.1-2011.12
“醫學超聲電子內窺鏡的研製”(2007AA04Z339),國家“863”專項,2007.6-2010.6
“鐵路貨車滾動軸承內腔自動檢測儀”(G209068),天津津輛實業公司協作項目,2009.1-2009.6
“基於64排螺旋CT圖像信息的冠狀動脈造影術前指導系統的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協作項目,2009.6-2012.6
“醫用超聲內窺數字化成像技術研究”(106048),教育部重點項目,2006.1-2008.12
“基於機器視覺的試驗篩自動校準儀”(G208043),廣西壯族自治區計量檢測研究院協作項目,2008.1-2009.1

專利


郁道銀,周鐵英,陳曉冬,發明專利:醫用經內窺鏡微型超聲探頭,專利號:ZL200410019745.9。
郁道銀,周鐵英,陳曉冬,發明專利:醫用經內窺鏡微型超聲-OCT探頭,專利號:ZL200410019746.3。
郁道銀、陳曉冬、謝洪波,實用新型專利:醫用電子內窺鏡標準視頻圖像畸變實時校正系統,專利號:ZL200420028590.0。
郁道銀、陳曉冬、李明、汪毅、俞鋒、李妍,超聲內窺合成孔徑成像系統及較大孔徑的合成方法。申請號:201010101410.7;公開號:CN101785684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82篇,其中被SCI/EI收錄45篇,主要有:
Xiaodong Chen, Qiao Li, Yong Lei, Yi Wang, Daoyin Yu, Approximate wavenumber domain algorithm fo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microscopy,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10, 283: 1993-1996 (SCI: 573MI, EI: 20100912739266)
李喬,陳曉冬,雷涌,汪毅,郁道銀,基於近似波數域演演算法的干涉合成孔徑顯微技術,中國激光,2010,37(11): 2725-2729
陳曉冬,汪毅,李海峰,李喬,郁道銀,單探測器偏振相干層析信號傅立葉變換分析,光學精密工程,2010,18(8): 1-5 (EI: 20103713225995)
陳曉冬,李喬,汪毅,高長磊,郁道銀,GRIN透鏡對SDOCT系統中成像質量的影響分析,光電子?激光,2009, 20(11): 1557-1560 (EI: 20095312589437)
李喬,高長磊,陳曉冬,郁道銀,基於旋轉掃描探頭的OCT內窺成像系統設計,光子學報,2009,38(10): 2650-2653
陳曉冬,李明,俞鋒,李偉鋒,郁道銀,超聲內窺數字成像技術,中國激光,2009,36(10): 2557-2560 (EI: 20094912530170)
陳曉冬,周浩,李明,溫世傑,郁道銀,用於醫學超聲內窺成像的編碼激勵技術,納米技術及精密工程,2009, 7(6): 505-509 (EI: 20095312589022)
汪毅,顧寧,陳曉冬,郁道銀,差分探測器偏振OCT信號分析,光電子?激光,2009,20(3): 418-421 (EI: 20091712051629)
陳曉冬,溫世傑,周浩,郁道銀,編碼激勵技術在醫學超聲內窺鏡中的實現,光電子?激光,2009, 20(2): 279-282 (EI: 20091311987911)
陳曉冬,付永強,溫世傑,鮑靜,張紅旭,郁道銀,醫學超聲內窺成像系統的數字增益補償,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2009, 7(1): 85-89 (EI: 20091011946862)
陳曉冬,張紅旭,周佩璠,溫世傑,郁道銀,超聲內窺鏡圖像數字掃描變換的研究與實現,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2009,26(1): 18-21
溫世傑,魯冬傑,陳曉冬,郁道銀,基於FPGA的數字超聲內窺鏡接收系統設計,感測技術學報,2008,21(8): 1329-1332
汪毅,陳曉冬,胡智強,李喬,郁道銀,光纖型偏振OCT系統中光偏振特性的研究,光電工程,2008, 35(7): 44-48 (EI 083411471671)
陳曉冬,溫世傑,郁道銀,基於USB2.0的醫用內窺鏡超聲探頭旋轉掃描成像系統,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2008, 25(5): 1048-1052
李喬,陳曉冬,汪毅,李婉暉,郁道銀. 基於光譜法的內窺光學相干層析掃描成像系統的研究,感測技術學報,2007, 20(10): 2226-2229
楊磊,郁道銀,陳曉冬,肖哲,基於DMA方式的醫用超聲內窺鏡高速圖像採集系統的USB2.0介面設計,感測技術學報,2006,19(3): 621-624
陳曉冬,肖哲,郁道銀,基於FPGA的醫用超聲內窺鏡成像系統的同步控制,感測技術學報,2006,19(3): 617-620
張朝霞,李宏霄,陳曉冬,郁道銀,等,基於概率決策和區域生長的冠狀動脈三維分割,天大學報,已錄用,預計2011年5月發表
張朝霞,郁道銀,李宏霄,陳曉冬,賈忠偉,等,基於LVE和ARG演演算法的冠狀動脈分割,光電子激光,2010,21(12): 1896-1900
王嶺,陳曉冬,郁道銀,等,基於冠脈造影圖像的導引絲三維重建,感測器與微系統,2010,29(5):66-69
王嶺,陳曉冬,郁道銀,等,基於CAG三維重建與超聲圖像的數據融合研究,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2009,28(6):834-839
陳曉冬,黃家祥,郁道銀,基於冠脈造影圖像的冠狀動脈三維表面重建方法的研究,工程圖學學報,2005, 26(3): 111-116
著作
“十一五”規劃教材“數字圖像採集與處理”(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參編
“十一五”規劃教材“光電感測器應用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副主編

獎勵、榮譽


“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2012年)
“電子內窺鏡技術及其應用”,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2011年)
“光電圖像處理”課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排名3,2008年)
天津大學本科生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稱號(2007年)
“天津大學教書育人優秀青年教師”稱號(2008年)

學術兼職


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儀器儀錶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