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技術
中興通訊技術
《中興通訊技術》創刊於1995年,是由安徽省科學技術廳主管,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主辦的電信技術學術期刊。
據2018年5月《中興通訊技術》編輯部官網顯示,《中興通訊技術》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52人。
據2018年5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興通訊技術》共出版文獻2697篇、總被下載411084次、總被引13118 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31,(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16。據2018年5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興通訊技術》載文量為1795篇,被引量為11231次,下載量為82042次;影響因子為1.27。
1995年6月,《中興新通訊》創刊。
1996年,為季刊。
1997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0年10月,《中興新通訊》正式獲得刊號。
2000年,由《中興新通訊》更名為《中興通訊技術》。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國家創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報道方向
《中興通訊技術》以介紹、探討通信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傳播電信知識,交流推廣新業務、新經驗,報道通信行業各類信息以加強通信界的學術與技術交流,展現中國國內外通信領域發展動態。
主要欄目
《中興通訊技術》主要欄目有專題、專家論壇、技術廣角、企業視界。
據2018年5月《中興通訊技術》編輯部官網顯示,《中興通訊技術》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52人。擔任《中興通訊技術》審稿人的專家超過100人,覆蓋了國內外3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院所等。
姓名 | 職務 |
艾波 | 中國聯通學院黨委書記,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 |
曹淑敏 |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工 |
陳建平 | 上海交通大學211/985辦公室主任,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教授 |
陳傑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
陳前斌 | 重慶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執行院長、教授 |
陳錫生 |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
程時端 | 北京郵電大學網路技術研究院教授 |
高文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
葛建華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
顧畹儀 |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研究院教授 |
郭雲飛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教授 |
管海兵 |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
侯為貴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何士友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
洪波 | 中興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紀越峰 |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
江華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
蔣林濤 |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教授級高工 |
雷震洲 |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教授級高工 |
李紅濱 | 北京大學科研部副部長,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
李建東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 |
李樂民 | 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
李融林 | 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教授 |
李少謙 |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李星 |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CERNET 網路中心副主任 |
馬建國 | 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孟洛明 | 北京郵電大學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網路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 |
糜正琨 |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
龐勝清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次 |
史立榮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孫枕戈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
孫知信 | 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院長、教授 |
談振輝 | 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 |
唐雄燕 | 中國聯通網路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級高工 |
田文果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
童曉渝 | 中電科軟體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電子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
王京 | 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副主任 |
王文東 | 北京郵電大學軟體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授 |
王曉明 | 中興通訊微電子研究院院長 |
王育民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教授 |
韋樂平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教授級高工 |
衛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
鄔賀銓 |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 |
吳克利 |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
徐安士 |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
須成忠 |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主任、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雲計算中心主任 |
續合元 |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總工、教授級高工 |
薛一波 | 清華大學CPU&SOC中心副主任,信息技術研究院研究院 |
楊義先 |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教授 |
楊震 | 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教授 |
尤肖虎 | 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樂光新 |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 |
張宏科 | 北京交通大學下一代網際網路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教授 |
張平 | 北京郵電大學網路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
張同須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副院長兼總工 |
張智江 |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網路建設部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
趙厚麟 | 國際電信聯盟(ITU)副秘書長、俄羅斯電信科學院院士 |
趙慧玲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
趙先明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
鄭緯民 |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高性能計算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 |
鍾義信 | 北京郵電大學原常務副校長,計算機學院教授 |
朱近康 | 中國科技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
據2018年5月官網顯示,中興通訊技術雜誌社舉辦了22屆“中興通訊技術雜誌社編委會議暨通信熱點技術研討會”。雜誌社為中國國內通信界搭建了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每年選擇行業研究的熱點作為會議的主題,邀請國內、港澳台和海外的知名專家做專題發言進行學術研討。
據2018年5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興通訊技術》共出版文獻2697篇。
據2018年5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興通訊技術》載文量為1795篇。
據2018年5月期刊官網顯示,《中興通訊技術》每期的發行量達15000冊,中興通訊自行開發的在線發行資料庫系統保證了2000多所單位的讀者能夠準時收到最新的刊物。
《中興通訊技術》被波蘭《哥白尼索引》、《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武大版)(2017—2018)》等收錄。
據2018年5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興通訊技術》總被下載411084次、總被引1311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31,(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16。
據2018年5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興通訊技術》被引量為11231次,下載量為82042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中興通訊技術》影響因子為1.2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622名,在無線電電子學與電信技術(139種)中排第9名。
2001年,獲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2年,獲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
2003年,榮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獎。
2005年,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2009年,獲得第四屆華東優秀期刊獎。
2011年,獲工信部優秀科技期刊獎。
2013年,獲2012年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
2016年,獲安徽省科技期刊編校質量獎優秀獎。
中興通訊技術
以人為本,薈萃通信技術領域精英
迎接挑戰,把握世界通信技術動態
立即行動,求解通信發展疑難課題
勵精圖治,促進民族信息產業崛起
職位 | 姓名 | 所在單位 | 職稱 |
主任 | 陸建華 |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 | 院士、教授 |
副主任 | 趙先明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總裁 |
糜正琨 | 南京郵電大學 | 教授 | |
馬建國 | 廣東工業大學 | 教授 | |
陳前斌 | 重慶郵電大學 | 副校長 |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