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凡

海里凡

海里凡,亦譯“哈里發”,是伊斯蘭用語。它的意思是阿訇的學生,替位者,接班人。阿訇是學者,經師,教師,宗教職業者的意思。

簡介


哈里發(Khalifah) 伊斯蘭教職稱謂。中國穆斯林俗稱“海里凡”。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代理人”或“繼位人”。《古蘭經》中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的經文。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眾先知即被認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后該詞被用於指稱穆罕默德逝世後繼任伊斯蘭教國家政教合一領袖的人,伊斯蘭教初期執政的四大哈里發即屬此範圍。其後又為伍麥葉、阿拔斯等王朝的統治者所襲用。中國伊斯蘭教是指:①中國內地穆斯林以哈里發稱呼在清真寺學習宗教知識,力求達到阿訇水平的學生,類同“滿拉”。②中國伊斯蘭教蘇菲門宦中的一種教職名稱。如在虎非耶學派中,將其教主特殊培養和指定接班的人稱為“哈里發”,意為“高足弟子”或“替位人”,亦被尊稱為“老人家”。哈里發誦念“迪克爾”的功夫必須精深,並且要進行一種“連三九”的坐靜,就是在門窗緊閉的房屋或窯洞中,連續靜坐默念“迪克爾”27天,只有渡過這個俗稱的“鐵門檻”,才能有資格擔任“哈里發”,並獲得一枚傳教印章或教主的衣物及宗教用品作為憑證。教主在世時,可以傳若干個哈里發,並委派他們到各地區主持教務。教主去世后,哈里發可升任為各該地區的新教主。此外,哲赫林耶門宦早期亦曾將“熱依斯”稱作“哈里發”。

修道制度詳解


修道者分為三級;最高一級是“穆勒師德”(傳引人、導師),稱太爺或教主,被認為是得道的人,具有卧里(聖徒)的品級,並能顯示各種“奇迹”;次一級是“海里凡”,即穆勒師德的接替人,被認為是辦道的人,具有“篩海”的品級;第三極是上兩級的忠實信徒,稱為“穆勒得”,即追隨者,被認為是學習教門的人。實行教主集權制。在繼承方式上,教主在世時,精心培養幾個海里凡,臨終前,選擇最得意的海里凡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交給掌教印章或一至幾件衣物,作為繼承教權的憑證,使其成為下一輩教主,後來又演變為世襲制。隨著教坊的增多,將若干教坊聯結為一個教區,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務,打破以一個清真寺為中心的單一教坊制,成為教主管轄下的多教坊制。同時,由教主委任各坊教長,代替單一教坊教長的推選聘請制,而成為教主的權力集中制。教法上屬哈乃斐學派。教主歿后,信徒為其修建拱北,加以崇拜,甚至將參謁拱北和朝覲克爾白等同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