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互換

圖書互換

圖書互換,簡而言之就是:換書。

圖書互換,是充分利用信息共享的原理所進行的讀書活動。它符合節約、綠色、環保的先進理念;也是對傳統文化有效傳承的高明的選擇,尤其是對我們國家民族文化遺產的搶救。

概念


圖書互換,簡而言之就是:換書。圖書互換是充分利用“信息共享”的原理所進行的讀書活動。它符合節約、綠色、環保的先進理念;更是對傳統文化有效傳承的高明的選擇。所謂信息共享,就是利用信息能夠共享的特點,充分的發揮其共享作用。
第一、換書——信息共享的魔力
圖書是知識信息的載體,不是一般普通物件,他只是信號、消息——可以廣泛地川流不息地傳來傳去。比如一個蘋果,您給我,我吃了就沒了,只能獨享;就是三五個人分著吃,“分享”了,也是這一次了,一個蘋果玩兒完了、終結啦——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共享。書刊報紙就不同了,他可以不停的傳動這,而且有一個倍增倍倍增的十分壯觀的效果。
比如,甲乙兩個人,每人有一冊圖書,各看各的,這兩冊圖書的價值就是兩冊書的價值;互換后,每人讀了兩冊書,合起來就是四冊的效應了。再假如有10個人,每個人也是一冊書,經過互換后,每人就讀了十冊的書,合起來就是100冊數的效應了!那,每人10冊的書,又有100人,不就是10冊×100人×100冊=10萬冊數的效應了嗎!
當然,這裡有一個可讀率適讀率問題,實際會大打折扣;不錯。不過,反過來看啊,若是每人不是10冊數,而是15冊、25冊、100冊呢;進一步說,如果不是100人,而是120人、220人、2000人呢?按照每人50冊,1000人,那他就是這樣的50*1000*1000=50000000(5000萬)冊之巨,打點折扣又有何妨?信息共享原理,是顛覆不破的!
小結:如果說財富積累,複利是魔力;那麼,共享問題上,社會效應,共享中的 規模就是魔力了。
第二、換書的一般方式。
1、自然的個體的偶然的換書。
同學間、工友間、戰友、病友甚至獄友間——私人間,時間 地點不固定。
2、換書點換書。
大專院校盛行這種換書形式,發起人請示領導,出個海報,大家幫忙,布置一下現場OK了;固定地點。有的還組織換書集市!比如,深圳晚報報道,“深圳讀書月換書大會 萬人參加引閱讀狂歡”。
第三、中級換書方式
3、按月按季定時定地點的換書。
換書場景
換書場景
每到那個幾月幾號或者周幾,就去那的地方換書,定時間定地點。像是個小集市。
第三、換書的高級形式
4、圖書漂流式的換書。
圖書漂流,其實也是換書的一種形式,變了形的換書罷了。
圖書漂流
圖書漂流
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公共場所,如公園的長凳上,看到這本書的人可取走閱讀,讀完后將其放回公共場所,再將其漂出手,讓下一位愛書人閱讀。就像放歸大海的“漂流瓶”一樣,讓書不斷得到新的閱讀生命,通過圖書的傳遞來分享快樂,他漂流的不僅僅是圖書,更是一種誠信與美德„„
5、網上換書。
換著讀書
換著讀書
1、個人在網上發布換書書目,線下郵寄快遞; 2、利用專門的換書網換書。
煙台t市組織網民,“閑置圖書可拿到網上換書讀”。

電子閱讀弱點


現下流行電子書,可是它能替代或者完全替代紙質圖書了嗎,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的。
電子書影響視力
電子書影響視力
1、現在的人,圖個新鮮,時尚;效果能一樣嗎? 2、習慣了看到哪裡握一下角,電子書辦不到;
3、做個筆記,畫個圈圈點點,電子書辦得到嗎?
4、沒電了,就更不用說了;
5、新鮮感過去了,還會死盯嗎;
6、閱讀環境鬧心:
7、視力對於電子書不能勝任了…
紙質書,應當是永遠存在的
讀書熱更是有增無減的。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
1、讀書熱情更高,將來沒有簡單勞動了呀,或者很少很少了,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去干。
2、機器、機器人替代了人力,人幹什麼去,看書的隊伍還會多的。
圖書互換慢慢成為時尚
“圖書互換”,實際上就是典型的 免費看書,對於其與讀書人也是無私的幫助;而且也是綠色的、節約型的。人人思想解放后,(十分需要的除外)“買了書看后鎖在柜子里”的思想慢慢地會改正的,圖書的互換必定慢慢的會成為一時尚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