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關村

安徽省舒城縣五顯鎮石關村

石關村位於舒城縣五顯鎮境內,距國家級森林公園萬佛湖僅8公里之遙,東臨金安區東石筍風景區,西連山鎮曉天。全村面積12.98平方公里,東西長約4.2公里,南北寬約3.1公里。

受地質構造變動的影響和花崗岩體產生變形、變位、節理、斷裂,再經風化、流水侵蝕等外營口力作用,形成了許多狀如刀削、拔地摩天、雄偉奇險的山峰、峭壁和刃脊形的山嶺。再加上山路奇險,逶迤崎嶇,谷壁陡立,如八字門、刀尖石、豬頭殼、龍井崖、鷹窩岩、千塘嶺、三線寨、馬尾瀑布和石關水庫、白石橋水庫等山水奇景,融自然人工於一體,構成一連串千奇百巧的山水美景。

簡介


石關有許多幽美的山水風景,數“一山二水”最佳,“一山”石關林場由許多山峰相連,主峰三線寨海拔約774米,相連的山峰也是巍巍挺立,山間四季景色旖旎,變化無窮,鳴泉、飛瀑、杜鵑、蘭花、雪松、雲霧雨雪、峭岩青松、泉水叮咚,構成一幅美妙絕倫的畫卷,引人入勝。
石關林場面積2300畝,風光美景比比皆是,而且很多都伴隨著一個個長長的動人故事,如林場腳下的“三疊石”便是傳說明太祖朱元璋鞭打三石的三疊石,其氣勢宏偉、大氣磅礴,讓人嘆為觀止;將軍廟遺址尚存,新廟建成,善男信女祈神拜佛,造福百姓;救子石重約20噸,單立茶行庄前,傳說清朝末年一慈母用其石智救她兒,千古流傳成佳話。
此外還有滴水岩、打戰場、豬欄圈、千年庵等。“二水”是石關水庫和白石橋水庫。石關沖夾兩山而攔,再建雄偉大壩形成石關水庫;白石橋水庫坐落萬沖末梢,三面臨山,幽靜成趣,庫中泉水清澈,波光倒影,在其間泛舟垂釣,令人心曠神怡。
石關村有豐富的綠色資源。石關盛產茶葉,石關茶葉翠綠鮮活,舒展朵形,毫顯勻齊,嫩清香高,鮮淳回甜,嫩綠明亮成朵,是舒城蘭花茶的重要基地,2003年該村茶葉被認證為有機茶。石關現有茶園1500畝,其中名優茶約佔80%,新建石關茶廠更是集生產、加工、營銷於一體,與農戶簽定協議,實行定單生產,目前,茶廠可年產茶葉3.5噸;石關還盛產板栗、油茶,本村現有板栗500多畝,油茶250畝左右,可年產板栗300噸,油茶120噸,分別達到了國家規定的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標準;2000年,結合國家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該村以發展板栗、葛根生態林為主題,在全村發展葛根260畝,新建葛根廠一座,葛根生產也全部按照國家規定的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技術要求和檢疫標準進行,目前,可年產葛根200噸左右,同時開發生產葛根粉、葛根粉絲、葛根粉條等,目前,葛根粉絲已上市。

主要景點介紹


石關村[安徽省舒城縣五顯鎮石關村]
石關村[安徽省舒城縣五顯鎮石關村]
八字門:馬撒尿瀑布:石關林場山澗有一股溪流,順流而下,由於地勢落差,入山不遠處,涓涓溪流一瀉而下,恰似“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遠眺恰如一匹駿馬蹲姿撒尿,瀑布日沖月洗,形成一潭,潭水深壑清澈,人們稱之為“小龍井”,加在一起俗稱“馬撒尿瀑布”。
龍井崖:石關林場至山頂處,受地質構造變動、岩體自重和外力作用,兩高約10米的山崖相夾,中間生一縫,自崖處仰望,頓有一線天之感,再加上此處峭壁陡立,巍巍壯觀。
石關水庫:石關修建於1973年,乃是石關林場山腳處夾兩山相攔而建的,始建目的緣於全村396畝良田的灌溉,建成后,水庫深約23米,水面12000平方米,特別是水滿後由大壩右側自溢而下,形成瀑布,尤為壯觀,再加上水面水波蕩漾,野鴨嬉戲,煞是美麗。
花草樹木:石關村蘭花、杜鵑資源豐富,近年來,我村加大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力度,特別是對名樹古木進行掛牌保護和禁止採挖杜鵑、蘭花等野生植物資源。陽春三月,沿路而行,滿山遍布火紅的杜鵑,清香怡人的蘭花,還有鬱鬱蔥蔥的參天古木,那是一片花的海洋,樹的世界,美不勝收,令人留連忘返。
民間藝術文化:隨著經濟、時代的發展,石關也逐步湧現了一批培育花木盆景和以朽木枯根為原料的根雕藝人,這裡有豐富的民藝素材,隨著發展也在進一步的擴大;這裡還有濃厚的藝術氛圍,舞龍、賽獅、鬧花燈更是這裡悠久的文化歷史。休閑假日,攜家邀友,住農家院、品農家茗、吃農家飯,與農同樂,更是您休閑度假的理想之所。
這裡的風光美景還有很多很多,數不勝數。這裡有秀麗的山川風光,有俊美的自然風景,有豐富的綠色資源,有獨特悠久的文化,有熱情淳樸的民風。石關,休閑度假樂園,現光旅遊勝地,熱情的石關人歡迎您來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