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

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

《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是宋代著名詞人黃庭堅的詞作。這首詞寄託了深刻的離愁和相思,表現了夢幻與現實的矛盾。這是黃庭堅因黨禍遷徙至西南時寫下的一首抒情寄慨之作。語言平實而悲怨深沉,空靈渾成,是一首典型的北宋詞。此詞表達詞人東望思歸的心情。短短小令,四個層次,四個轉折,由“望”而一氣貫下,則有萬般不可“望”處,此種陷入絕境的情形,非親身經歷不能言說。這首詞寫得流暢明白,內容單純,層次分明,一氣呵成,音律和諧,饒有民歌的風味。

作品原文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煙樹:煙霧籠罩的樹林。
2、江東路:指愛人所在的地方。
3、闌(lán)住:即“攔住”。
4、書:信。
5、算:估量,這裡是想來想去的意思。
6、直饒:當時的口語,猶儘管、即使之意思。
7、分付:交付。
8、秋將暮:臨近秋末。

白話譯文

站在西岸向東岸眺望,視線被如煙似霧的樹林隔斷,看不到江東路上走來的情人。我想只有在夢中往來相會,才不怕被江水阻攔。燈下寫了無數封情書,但想來想去找不到傳遞的人。即使想託付鴻雁傳信,可是已是秋末了,時間太晚了。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黃庭堅被貶謫西南時。從字面上來看,此詞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首吟詠戀思之作,但結合詞人的身世,方知這實是一首抒情寄慨之詞,表達的是詞人被遠謫的無奈及盼東歸而無望的痛楚之情。黃庭堅位列“蘇門四學士”之一,因坐元祐黨籍,於新黨得勢時被貶謫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此詞便是在這種背景下寫成的。

作品鑒賞


文本賞析

這首詞寄託了深刻的離愁和相似,表現了夢幻與現實的矛盾。全詞以一種相思者的口氣說來,由不能相會說起,至遙望,至夢憶,至對燈秉筆,終至傳書無由。通過一段連貫的類似獨白的敘述,用“望”、“夢”、“寫書”等幾個發人想象的細節,把一個陷入情網者的複雜心理和痴頑情態表現得曲折盡致。
詞的上片,寫相思者想見對方而又不得見,望不見,只好夢中相會的情景。首句開門見山,交代出“江水”、“煙樹”等重重阻隔,在一片迷濛浩渺的藝術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懷念。她極目瞭望,茫無所見:“江水”、“煙樹”、“江東路”等客觀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遙望一片浩渺江水、迷濛遠樹時的失望惆悵的心境呈現出來。“望不見江東路”是這種惆悵情思的繼續。接著,作者把特定的強烈感情深化,把滿腔的幽怨化為深沉的情思:“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夢,是遂願的手段,現實生活中無從獲得的東西,就企望在夢中得到。“思量”,是主人公遙望中沉思獲得了頓悟:“只有夢來去”,這是一種複雜的情緒,霧靄迷濛的客觀美的襯托下,這種彷彿、模糊的潛意識,渴望離別重逢,只有夢中才能自由地來去:“更不怕江闌住”,從“江水西頭隔煙樹”到“不怕江闌住”是一個回合,似乎可以衝破時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實現自己的願望,飛到思念中的親人身邊。但這個“夢”還沒有做,只是“思量”,即打算做。
下片通過燈前寫信的細節,進一步細膩精微地表達主人公感情的發展。夢中相會終是空虛的,她要謀求實的交流與聯繫。“燈前寫了書無數”,以傾訴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深情,但“算沒個、人傳與”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淵。“直饒尋得雁分付”,詞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寫的信無人傳遞,一轉念間,鴻雁傳書又燃燒起她的希望;然而又一想,縱然“尋得”傳書的飛雁,“又還是秋將暮”,雁要南飛了,因此連托雁傳書的願望也難達到。由此可知,她寫的信是要傳送到北方去。燈下寫信這一感情細膩的刻畫,把女主人公的直覺、情緒、思想、夢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動,“寫了書”又“沒人傳”,“尋得雁”又“秋將暮”那迴環曲折的描摹過程中庸“算”、“直繞、還是”等表現心聲的口語化語言,把一個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畫得細緻感人,魅力無窮。
此詞以純真樸實的筆調書寫相思之情,全詞明朗率真、情真意切,確乎具有民間詞的意味,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全詞淡雅中見清新,樸素中見真情,通過多種意境淋漓盡致地抒寫了離情。

名家評論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黃魯直詞,乖僻無理,桀驁不馴,然亦間有佳者。如望江東云:……筆力奇橫無匹,中有一片深情,往複不置,故佳。
沈際飛《草堂詩餘四集·別集》:較夢不怕險,飛過大江,宛些,活些,幽些!欲不為詞,不可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