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儉

陝西省教育廳原廳長

張克儉,男,漢族,1931年生,埝橋鄉西埝橋村人。中共黨員,1949年6月於陝甘寧邊區大荔師範(原同州師範)畢業后投身革命。

人物生平


張克儉1950年10月調入中共陝西省委辦公廳工作,曾參加起草陝西省委關於傳達貫徹中央七千人大會精神情況向中央、西北局的報告。因這個文件中有如實反映省級各部門、各地縣領導同志對中央政治局成員、包括對毛澤東等人的批評意見的內容,“文化大革命”時被造反派無限上綱、無端陷害。1969年末,全家先後被下放到安康、韓城、渭南等地農村勞動。1978年12月19日,中共陝西省委為張克儉恢復了名譽。隨後他奉調到省教育局工作,先後任局辦公室副主任、副局長、黨組成員。1983年4月任陝西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1987年12月任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1988年5月當選為中共陝西省第七屆委員會委員。1990年3月陝西省教育委員會成立,張克儉任常務副主任、工委副書記等職,主持省教委日常工作,1993年12月離職休養。

成就及榮譽


張克儉在教育行政部門工作期間,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他注重調查研究,勤于思考,勇力探索,及時總結國內外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成功經驗,先後率陝西省教育考察團出訪美國、日本、泰國、比利時等國,並以學者身份出席了在華盛頓和巴黎舉行的國際師範教育會議,打開了陝西省教育事業國際交流的窗口。1998年4月,他還以陝西省教育學會會長的身份,率團赴台灣進行教育交流,並於同年11月與來陝的台灣教育參觀團在西安成功舉辦了“海峽兩岸21世紀基礎教育研討會”。此後,陝台之間的教育交流、人員互訪持續不斷。
離休后,張克儉離而不休,繼續為陝西省乃至全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操勞不息。1999年以來,他連續被國家教委聘為第二、三、四屆國家督學,先後去北京、山東、山西、廣東、四川、安徽、湖北、江西、河南、河北、甘肅等十多個省市督導檢查“普九”工作,多次參加全國性先進教師專家評審。2000年5月,當選為中國教育學會理事,中國農村教育研究會顧問,全國社區教育中心副主任,全國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聯誼會副會長。同時,擔任陝西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兼教育組組長、省教育學會會長、省民辦普通中小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省老幹部發揮作用指導中心副主任、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等多項社會職務,盡心儘力為組織和社會發揮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