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莊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方下鎮下轄村

何家徠庄村隸屬濟南市萊蕪區方下鎮,位於鎮政府駐地西7公里處。村地處長埠嶺,呈元寶形。村東為石家泉村,村西為楊庄鎮鳳凰官莊村,村南為魯西村,村北為許小窪村。人口1380人,耕地1918畝。

歷史沿革


據何氏譜碑記載:明景泰四年(1453),何趙兩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建村,原名趙莊,后何姓戶數多,改稱何家莊。何家莊現有何、李、劉、王、吳、靳6姓,以何、李占人口最多。
明《嘉靖萊蕪縣誌》載:“辛興保·何家莊。”1945年屬魯西區,1951年隸屬方下區;1958年屬魯西人民公社,1959年3月歸屬方下人民公社,1984年3月屬方下辦事處,1987年歸屬方下鎮至今。
何家莊1951年有了變工組,1953年進入互助組,全村十幾個互助組。1955年進入初級社,何培蘭、何允連為社長。1956年秋後,全部進入高級合作社,1958年加人人民公社,與龍尾、大小橋溝、鳳凰官莊、胡宅、太平官莊、梅家官莊劃為四營。“大鍊鋼鐵”時,何家莊分為9個小隊,每隊分支60個煉鐵爐,當時稱“一腳蹬”。要求進入四化:生產戰鬥化、生活集體化、行動軍事化、思想革命化。全村9個隊分5個食堂,每10天發一次票,大人小孩一樣,吃公共食堂。這樣堅持一年時間后改為家庭自炊。

經濟建設


何家莊自古經濟較為發達。解放前,織布就已經成傳統手藝,到50年代發展成集體副業,50多部織布機,成為鄰村穿衣的主要來源,在萊蕪屬最大的織布中心地。1963年開始配醬油、食醋。一開始用毛驢作動力,后換上柴油機磨香油、軋棉花。1963年在村南建成馬蹄形小飲窯l座,生產黑磚,經營甚好,年終村民分利人均5元。到1979年,遷到村北建起14門的大型窯廠,設計能力年產500萬塊,成為村莊集體收入的一大來源。三中全會以來,何家莊人依靠黨的好政策,充分發揮地勢條件,在村兩委領導下調整農業結構,建起溫室大棚50多個。1986年,開始在長埠嶺上種西瓜,到現在已發展到500多畝。何家莊西瓜個大、沙瓤、潤甜。1994年,開始養仔豬,到2000年底,全村已發展到280戶,為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全村年存欄量達到4萬多頭,近百戶僅此一項年純收入達3萬元。
何家莊注重道路和水利建設。1970年建造起一座蓄水12萬立方的水庫,並配套完善了提水設施,后承包給個人養魚澆地兩用。1994年,修通了通往泰萊路的瀝青路,1994年修築起村東、村西兩條混合土路。1997年通了南北大街。
何家莊人思想較為先進。20世紀60年代,全鎮第一台8馬力的拖拉機開進村裡,1968年用上電,1976年建水塔,200戶人家用上自來水。1994年被省畜牧局評為畜牧強村。1996年,全村掛牌十佳文明戶370戶。

人文歷史


何家莊歷史悠久,名人名事頗多。相傳明朝末年,何氏高祖何萬羊,種地千頃,羊萬隻,當時已形成相當大的規模。為保衛祖國,解放人類,英雄輩出。英雄何榮貴在齊魯大地廣泛傳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徠犧牲的烈士就有8人。
何家莊是一個文化古迹較為豐富的村莊。風土人情,頗具特色,有考古價值的文物不少。村北l公里處,有兩株高大挺拔的刺柏,猶如雙胞胎兄弟,聳立家祠兩側,高13.5米,一摟多粗,距現在有400多年,成為村莊生機勃勃的一大標誌。北面有一棵高大闊冠的老槲樹,主幹三摟多粗,上冠能遮蓋一市畝地。離地面4米處,四叉分開,中間能放一張小圓桌。夏日有四人各據一叉穩坐喝茶納涼不在話下,已有近500年歷史。樹下、溝旁、堰邊方圓200米生長著眾多雜草野花,有十幾味草可入葯。整個何家老林有10大畝地,林內綠樹蔥蔥。20世紀60年代初,何官莊、高庄、站里姓何的都來上墳。80年代,曾被列為泰安地區保護古迹。村內還有兩件古物,一是大石臼,二是上馬石,還有石馬鍋傳說。
何家莊崇尚教育文化。解放前有私塾1處,解放后,建學校后發展到初中四個班。近幾年考入大中專學生達200人。何家莊唱戲很出名,1959年村人自演四平調王小趕腳》、《三世仇》等。1987年代表方下鎮製作了一條長20米的布龍,正月十五在萊蕪舞龍鬧元宵。1983年村裡成立電影放映隊,在周圍幾個村莊巡迴放映。1976年建水塔1座,200戶人家用上自來水。中央衛生部領導親臨村莊人戶視察,滿口稱讚。1968年至1974年,接受濟南市下鄉知識青年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