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毫釉

兔毫釉

瓷器釉色名。黑釉名貴品種。結晶釉的一種,又稱建盞,因其產於建安窯的原因。

兔毫亦稱“兔毫花”、“絲毛釉”、“玉毫釉”、“異毫釉”、“兔毫斑釉”、“兔褐金絲釉”等底色為較深的紺黑色,並帶有赤褐色的毫光,絲毛狀的筋紋為黃褐色的咖啡色為底色襯托,非常協調。

簡介


兔毫釉為宋代黑釉中最為流行和特殊的品種,以建窯茶盞生產最多且最具特色。《大觀茶論》云:“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玉毫條達者即兔毫。兔毫在宋初即已出現。由於窯變等因素影響,兔毫形狀有長、短之分,粗、細之別,顏色有金黃色、銀白色等變化,又有金兔毫、銀兔毫、黃兔毫、灰兔毫、藍兔毫等別稱。

成因


兔毫是對黑釉上露有鐵鏽色結晶條紋瓷器的形象描述。在兔毫釉中仍是以鐵為呈色劑,因其含有少量的磷酸鈣,當燒成濕度升高1000℃左右,一部分釉料開始熔融,與坯體密接著的釉層,有力地同坯體結合,表面上沒有和坯體接觸的釉料,因熔融流向下方,因而同時產生失透和結晶兩種作用,並導致釉面產生兔毛型的絲條紋。

相關品種


金兔毫釉

對某一方向的入射光產生漫反射作用,使毫紋處閃光,俗稱“金兔毫軸”、因其燒煉時析出大量的鈣長石晶束,隨之鈣長石晶束的晶間產生液相分離,釉液化時,釉中的鐵富集填充於品束之間,因而對來自某一方向的入射光必然產生漫反射作用,毫紋處閃光即由此而來。

灰兔毫釉

灰兔毫紋呈灰綠色、不反光,俗稱”灰兔毫”,燒成時釉中析出大量鈣長石晶束,這種鈣長石晶間的液相分離,釉液化時釉中的鐵富集於孤立滴珠中,但在液化過程中氧化鐵來不及析晶,因而鈣長石晶束之間不會產生強烈的反光,使得毫紋呈灰綠色。

黃兔毫釉

釉麵條紋為暗噎的土黃色,不呈現閃光,俗稱“黃兔毫釉”。此種釉面的形成原因是燒煉時釉產生液相分離,孤立小滴在釉面稍有聚結,氧化鐵即在釉面上析晶,此時因爐中氧化氣氛較強,而以三氧化二鐵析晶為主,由於軸面所生成的氧化鐵晶體微小,致使毫紋不呈現閃光,加之赤鐵礦的反射色為金黃色,故條紋呈現為暗啞的土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