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交通局
黃石市交通局
建市於1950年的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北臨長江,西靠武漢,上通渝蓉,下通寧滬,素有“江南明珠”之稱,是湖北省最早批准的兩個省轄市之一,是湖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港口城市,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沿江開放城市。全市現轄一市一縣、四個城區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總人口255萬。其中市區面積23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67萬人。
黃石礦產資源豐富,有著深厚的工業文化底蘊和雄厚的工業基礎,被譽為“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鄉”、“服裝新城”和“能源基地”,是我國重要的礦冶城市和原材料工業基地。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紡織等14個主導產業,共有5家公司在滬、深兩市掛牌上市,擁有東貝壓縮機、勁酒等一批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作為長江經濟開發帶的重要支點、武漢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鄂東區域經濟龍頭,黃石市正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07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外貿出口增長22.9%;財政收入增長26.9%,被評為全國百強城市之一。
作為國家公路運輸179樞紐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境內現有在冊公路4490.247公里。其中一級公路6.275公里、二級公路416.381公里、三級公路228.251公里、四級公路3816.09公里、等外公路23.25公里,公路網密度達97.98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滬蓉高速、106國道、陽楓、中大、黃新、鐵賀、富陽、界浮、沿橫、河金省道等10條幹線公路為骨架,公路網路覆蓋全市城鄉各地、連通四方的通達格局。黃石港作為中國53個主要港口之一、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具備通江達海的能力。全市內河通航里程達186.8公里,長江黃石境內通航里程達60.8公里,共有碼頭40座、93個泊位,營業性船舶達406艘,載重噸達51.8萬噸,碼頭最大靠泊能力5000噸級,港口年綜合通過能力已達到2041多萬噸、客運能力達313多萬人次。道路運輸方面,全市現有長途客、貨運站場30個,主要分佈在黃石市、縣級城區及其邊緣。全社會營運車輛保有量達14002輛,其中營運客車1218多輛、營運貨車12784多輛,年綜合客運能力達到2400萬人次,年貨運能力達到560萬噸。
黃石市交通局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發展壯大。全局有職工804人(不含大冶、陽新,局屬企業單位),下轄公路、港航、道管、征稽、出租汽車五家事業單位、大冶市、陽新縣交通局兩家業務指導單位。多年來,全市交通系統廣大職工積極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投資環境,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進一步加快了創建交通強市的步伐。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交通的方針、政策、法規,制訂全市道路和水路交通行業發展戰略、管理辦法、規範性文件並監督執行。
二、組織制定全市道路和水路交通行業的發展規劃,發展計劃並監督實施;負責制定全市道路、水路、港口、碼頭、站場、航道的建設發展規劃;負責交通行業統計、信息引導和市交通戰備的有關工作。
三、負責全市道路和水路旅客運輸(含旅遊客運、出租客運)、貨物運輸、裝卸搬運、車船維修、機動車駕駛員學校和駕駛員培訓、汽車租憑、道路和水路運輸服務業等行業管理;調控重點物資和防汛、春運節假日等緊急客貨的運輸;維護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競爭秩序,引導交通運輸行業優化結構、協調發展。
四、負責全市道路和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養護、管理;負責交通建設市場和工程質量、造價管理,組織實施全市交通重點工程建設。
五、負責全市道路、水路旅客運輸線路、站點的規劃、審批和管理工作;負責特殊崗位(即旅客運輸司售人員、危險品貨物運輸、大型特種貨物裝運作業人員、汽車一、二類維修人員和船舶維修人員)的培訓考試工作。
六、負責全市交通規費的徵收、稽查和交通建設資金的籌集使用、管理與監督。
七、負責全市行政轄區內地方港口、碼頭、地方航道和地方水上交通安全監督、船舶檢驗;負責全市行政轄區內地方港口、碼頭經營許可的審批和管理。
八、起草有關交通的地方規範性文件,組織全市交通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行政複議、訴訟和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指導交通行政執法和行業體制改革。
九、負責道路、水路、車船的技術標準管理和監督;組織實施和管理行業技術開發、項目攻關,推動行業科技進步;指導交通行業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負責交通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十、負責局屬單位黨組織建設和局屬單位幹部人事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和局屬單位機構編製、人事、勞動工資管理;指導全市交通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和職工隊伍建設。
十一、負責組織交通系統引進資金、技術等工作。
十二、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