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浦鄉
彭浦鄉
彭浦鄉位於上海市閘北區中北隅,轄區範圍東側從共和新路自北向南折至萬榮路、螞蟻浜,西起滬太路,南起老滬太路,北靠場中路。
彭浦鄉,面積7.58平方公里。鄉政府設在靈石路725號,下轄村民委員會7個。1993年,有農戶3780戶,總人口12413人,其中農業人口9730人,農村勞動力5415人,耕地面積3367畝,其中菜田2482畝。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38人。境內主幹河道彭越浦系吳淞江(今蘇州河)支流,宋元間江潮洶湧民稱“霸王潮”,為鎮江潮,元大德三年(1299年),僧德寧立漢功臣彭越王為神,於彭越浦東岸建彭王廟。彭越浦和彭浦地名由此而來。解放前,邑境經濟以棉糧為大宗,及至上海開埠發展,城市人口驟增,市民蔬菜需求量急劇增加,遂從半菜半棉糧少量花卉,逐步發展為廢棉糧重蔬菜。農業合作化后,成為純蔬菜區,直到80年代後期,隨著上海城市的拓展,菜田面積逐年減少,蔬菜上市數量和品種驟減。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彭浦屬大場區軍管會第五辦事處,不久轉為彭浦鄉。1951年,土地改革結束,民主建政,鄉域划小,原彭浦鄉劃分為彭浦、塘南、寶興、談橋、花園5個小鄉及新華、場東鄉和西寶興路辦事處的一部分。1956年初,大場等區合併成立上海市北郊區,境內小鄉合併為塘南鄉,鄉境東至俞涇浦,西到滬太路西則,南到中山北路,北至場中路北側。1958年1月,江蘇省寶山縣划入上海市。同年8月,北郊區撤銷併入寶山縣,鄉隸屬寶山縣。同年9月,場中路以南、滬太路以東鄉境大部分行政區劃入閘北區,然鄉制依舊,黨政領導體制仍隸屬寶山縣。未久,鄉建制撤銷,隸屬先鋒人民公社六、七大隊和五大隊南部。1959年3月,公社划小,鄉境隸屬江灣公社的塘南、彭浦兩個管理區。是年9月,江灣公社析江灣、彭浦等四個公社,彭浦公社建制由此始。1960年9月,彭浦、大場兩公社合併為彭浦公社。1961年10月,彭浦、大場兩公社復分,自此,彭浦公社體制和社(鄉)境範圍相對穩定。1969年3月,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1980年11月,恢復建立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4月,恢復建立彭浦鄉人民政府。1992年7月,彭浦鄉由寶山區劃歸閘北區。
解放前,鄉境手工匠人較多,有冶工、細竹工、陶工、石工、皮工、縫紉工、草工、大小木工、織布工、刺繡工、結絨工、軋花工、繅絲工等,不少系農民家庭副業。清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條約”后,滬埠闢為五口通商之一,所需工匠日多,藝術種類益繁,始有工廠企業建於鄉域南境,比年有增。隨著上海城市擴展,彭浦南界屢次北移,原南境工廠多數划入市區,存以小廠為多。手工業以棉布為大宗產品,質地堅實精美,清宣統二年,送“南洋勸業會”參賽陳列,得四等金牌獎。民國時期,鄉南境私人投資建廠漸多,其中繅絲為眾。20世紀20年代,有盈豐、正大、豐泰、大綸、志誠等繅絲廠11家,製造西式木器的永安木器廠、振華油漆廠、中華麵粉廠。到20世紀30年代初,境內工廠發展到54家,其中繅絲廠33家,除上述廠家外,較著名的有生產雙刀牌防疫水的亞西亞藥水廠。到淞滬抗戰爆發,由於日軍狂轟濫炸,多數工廠被毀。抗戰勝利后至解放前夕,鄉南境工業又有所發展,有化工、煉油、電池、橡膠、玻璃、顏料、軍服、皮革等工廠42家。改革開放以來,農、副、工、貿、全面發展,使全鄉經濟迅速增長。1986年,各業總產值達到1.23億元,步入市郊億元鄉的行列。1991年,全國2093個億元鄉鎮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排序,鄉人均社會總產值位居第十五名,利稅總額位居第六十三名。1992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億元鄉(鎮)社會經濟發展經驗交流會上,獲國家統計局頒發的“中國億元鄉鎮”銅牌匾。至1993年,各業總產值8.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