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老子廟的結果 展開
- 安徽渦陽縣
- 四川成都
老子廟
安徽渦陽縣
徠老子廟,始建於東漢。自漢桓帝后,唐、宋、金、元、清等歷朝代典籍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竭的記載,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在這裡大興土木,擴修老子廟為老君廟,后又下詔改老君廟為太清宮。唐高祖年間,太清宮“宮闕如帝者居”。有宮殿600餘間,佔地872畝。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趙恆率百官親臨太清宮,發國帑重修太清、洞霄二宮,“廟貌比唐時有加”。
老子廟,始建於東漢時期。據史志記載,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漢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管霸前來創建,始名老子廟。
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淵為了便於對天下的統治,抬高家族地位,就聽從吉善行的建議,認老子為祖宗,派人在漢老子廟的基礎上予以擴建,規模如京城王宮,做為皇室家廟。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增建“紫極宮”、“太清樓”,改廟名為“玄元廟”。
到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冊封老子母為“先天太后”,在漢李母廟的基礎上,擴建成洞霄宮,位置在太清宮北一里。
至玄宗李隆基時,太清宮又有增建,規模達到鼎盛,佔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宮內建築排列有序,瓊樓玉宇,金碧輝煌。
太清宮稱前宮,洞霄宮稱後宮。前宮祀老子,後宮祀李母。兩宮中隔一河,河上有橋。河名“金水”,橋稱“會仙”。
老子廟[安徽渦陽縣]
酈道元《水經注》載:渦水又北,適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肅是也。
此後,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典籍中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
特別是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是老子後裔,尊老子為聖祖,以老子廟為家廟。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為始祖,大興土木建造宮闕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創建祠堂,稱紫極宮。
老子廟
天寶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相傳,當時前宮祭祀老子,後宮祭祀李母。兩宮相距一里,中間隔有一河,曰清靜河,河上有橋,橋曰會仙橋。
前宮住道士,後宮住道姑。兩宮相商事宜,則以雲牌傳示,不允私自來往,其規矩之嚴猶如皇宮。
前宮午門聳立,御道直坦,院內以太極殿為中心,周圍有七元殿、五嶽殿、南斗殿、虛無殿、清靜閣,將太極殿環抱其中。
唐王室將太清宮奉為家廟,所以其建築風格頗類長安王宮。佔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樓台殿閣六百餘間,其氣勢宏偉壯觀,建造精緻華麗,金碧輝煌。
到了宋末,靖康之亂給老子廟(太清宮)帶來了滅頂之災,很多建築都毀於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氣大傷。
元朝統一后,重視道教,朝廷頒布保護老子廟(太清宮)的令旨,明確規定太清宮、洞霄宮屬國家保護,規定在太清宮方圓四十里內的土地、樹木及一切財產屬太清宮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宮一帶屢患水災,大部分建築被毀。直至清康熙年間,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極殿,但規模已遠不如昔日。
老子廟現存文物名勝古迹眾多:太清宮太極殿、望月井、銘碑、古柏、隱山遺址、先天太后之贊碑、洞霄宮、聖母殿、娃娃殿、賴鄉溝等二十餘處。太清宮是老子生地留下的最重要的紀念建築。
道德經注碑
“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對道德經的釋文,為文物之珍品。該碑位於太極殿前神道東側,立於唐天寶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寬1.2米,厚O.36米,碑首為半圓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兩面為正文,每面22行,滿行51字,隸書字體,左右兩側為文人題詠。碑文內容為唐玄宗李隆基對《道德經》的釋文。
唐道德經注碑
二、這通碑是皇帝對《道德經》的註釋文,是後世認識唐玄宗與老子《道德經》,唐朝與老子及道教關係的好教材。在我國歷史上,皇帝註釋《道德經》者有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幾位,但以立碑和親筆註釋兩種形式註解《道德經》的只有唐玄宗一人。
三、此碑還是了解老子廟(太清宮)地方地質地貌的好教材。此碑建於唐朝,公元2002年以前,此碑在地面以上僅露碑頭尺許,碑頭大部、碑身、碑座都被埋入地下。而此碑初建時應建在地上,也就是說,1300年來,太清宮這個地方,地面整體增高了整通唐碑的高度。為研究這個地方的地質地貌和河流水患史提供了一個佐證。
老子廟
老子廟(太清宮)建祠1800餘年來,歷朝歷代都在老子廟(太清宮)立有碑刻,除現存20通外。其它雖然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不存在了,但所幸鹿邑古縣誌尚錄存有其它30餘通碑刻的碑文。同地上現存碑刻相對應,是研究太清宮興衰史和道家、道教在歷朝歷代地位彌足珍貴的文獻或實物。
先天太后之贊碑
先天太后贊碑
據國內宋史專家說,國內僅存4塊較大的宋碑,而此先天太后之贊碑為最大,故為國內外歷史學界特別為國內外宋史專家關注。
1980年,日本歷史學界在名古屋召開中國宋史研討會,專門派人來鹿邑對這塊宋碑搞了拓片回到日該國後進行了認真研究。該碑拓片仍存於日本。
該碑不但為太清宮歷代諸多碑刻中最重要的碑刻之一,而且它的內容價值、歷史價值及書法價值都非常之高,可以同前宮唐朝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媲美。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和北宋先天太后之贊碑,雖然都是皇帝所立的,但這兩塊碑也有不同,那就是這兩塊碑的基礎高度不一樣,宋碑比唐碑要高。因為唐王朝時,太清宮這個地方地勢還比較低,北面的黃河每次泛濫時都攜帶大量的泥沙,造成太清官這個地方地表越來越高,所以到北宋時真宗建的先天太后之贊碑比唐碑要高了。所以說,最早的老子祠在最下面,中間是唐時的太清宮,再上面是宋時太清宮,再上面才是明清時的太清宮,和今天河南省的開封地下疊壓著不同朝代的開封城一樣,今天太清宮的地下疊壓著不同朝代的太清宮。1997年,由國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文物局挖掘的太清宮考古就在今天太清宮、洞霄宮地表以下發現了唐宋時期完整的太清宮基址。
金“續修太清宮碑記”碑
金“續修太清宮碑記”碑
清“重修太清宮碑記"碑
老子廟
丹徠桂古柏
老子廟(太清宮)太極殿前的兩株古柏
因為是老子親手所植,而老子又是李氏唐王朝的祖先,這八棵檜樹又生長在李氏唐王朝的祖庭中,歷朝歷代官僚士紳和文人雅士在遊覽太清宮后,留下的詩詞賦章中,對這八棵檜樹多有記述。唐玄宗時毫州太守以檜樹的葉製成片到京城進貢。
丹桂古柏,西瘦東粗,旋轉方向與陰陽魚旋轉方向相同,歷來受到遊客讚歎與神思,被稱為太清宮重要景觀之一。玄宗皇帝為此專門下詔:“瑞木表靈,奇文自現。用彰大慶,以福洪圖。配五德於易經,迎萬葉於休運。宣城告謝,仍付史官。其檜片藏於內庫,兼賜諸王宰輔及道眾。”在此詔書中,玄宗稱祖庭這幾棵檜樹為“瑞木”,下令將檜片在皇宮內庫收藏,並賞賜諸王及宰相大臣和道眾品嘗。後唐庄宗皇帝(李存勖)也就這幾棵檜樹下過《玄元廟枯檜再生敕》。
這兩株丹桂古柏又叫檜柏,當過亳州太守的歐陽修曾“於熙寧元年(1068)二月十九日,率僚屬謁太清宮,周視八檜之異,窺九井禹步之奇,酌其水以烹茶而歸”。可見歐陽修來時有八株。南宋陸遊在游過太清宮后,在《老學庵筆記》一書中記道,鹿邑“太清宮多檜樹,檜花開時,蜜蜂飛集其問,不可勝數。作蜜極香,而味微帶苦。謂之檜花蜜。”《唐書》、《宋史》等正史,及地方史志中對古柏記載更多,這些記載足以證明此柏樹之古老。
關於這兩棵古柏,鹿邑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老子講求道,講求陰陽的和諧與統一,兩株古柏一株為陰,一株為陽,而且這兩棵樹旋的方向是八卦圖中陰陽兩魚旋轉的方向。西面這株為陰,窈窕淑女,楊柳細腰,裊娜多姿,低著頭正害羞呢!東面那株膀大腰圓的為陽,虎背雄腰,孔武有力。兩株樹是一對夫妻,互相吸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年同月同日生,當然願意相偕到老了。
老子講求陰陽,這院子中氣場很重,連這兩株古柏也受這種氣場的作用。前些年,有人看到東面古柏上一樹枝枯了,就用鐵鋸鋸掉做小板凳用,發現樹的年輪極像八卦圖中的陰陽魚。此人非常驚詫,覺得動了神物,趕緊到太極殿老君像前朝拜。這兩株一大一小的古柏是老子對立統一思想的體現,而在每株樹上,甚至每一樹枝上,他的思想體系都能得到印證。
樹枝上的年輪極像陰陽魚,而陰陽魚魚頭又像鳥頭,魚身又像鳥身,當地老百姓又形象地稱這兩棵古柏為“鳥柏”。這兩株古柏同太清宮一樣古老,是太清宮滄桑歷史的見證。
老子廟鐵柱
鐵柱,群眾俗稱為趕山鞭。鹿邑縣有兩根這樣的鐵柱,一根在老子廟(太清宮),還有一根在另一座紀念老子的遺跡老君台上。實際上,太清宮的鐵柱與老君台上的鐵柱一樣,沒有什麼區別,也並非群眾傳說的趕山之鞭,而是柱下史之柱,是紀念老子之物。據《光緒鹿邑縣誌》記載:“這根鐵柱高八尺,圍尺有八寸,舊志謂為唐時舊物。”經測量,鐵柱地上高度為4.3尺,周圍0.8尺,與古縣誌記載完全一致。老子當時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而守藏史的任務是替周朝管理圖書,並負責記述周天子上朝時頒發的旨令和處理國家公務的情況。按照規矩,群臣上朝拜賀,以及君臣一起在朝堂上議事時,大臣們是不能坐著的。作為記述天子言行的史官老子也不例外,可長時間的站著書寫文字的確太累人了,所以周天子就特旨恩准,在朝堂內樹個鐵柱子,讓老子倚在上面寫字。這樣既減輕了老子記述的勞累,又表示了對史官的尊重。天子上朝議事,老子倚柱記錄,鐵柱成了老子專用之物。當然,這裡面大約也含有蒼天厚土,定於一柱之意。所以後人就稱擔任守藏室史官的老子為柱下史官。
鹿邑太清宮有鐵柱,老君台有鐵柱,國內外凡是供奉老子的宮觀都有鐵柱。鐵柱已成為紀念老子的標誌。
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對老子頂禮膜拜,就把柱下史之柱縮小為發簪,插在髮髻上,以示尊重。道士的發簪與這根鐵柱的形狀十分相仿,只是一個大一個小而已。
這根高八尺的鐵柱,地上約4_3尺,但無論人們怎樣晃動,很多人往外拉也拉不出來,終於有一天,人們挖這根鐵柱,發現鐵柱下端有一個孔,孔內插有一根長長的橫鐵柱,難怪人們晃不動拔不出了。
《光緒鹿邑縣誌》上記載這根鐵柱是唐時舊物,如此算來有1300年的歷史了。如此一根鐵柱地上部分整日風吹雨淋,地下部分是潮地濕土,經1300年而不銹不蝕,除了感嘆鐵質之特殊以外,就是感到這是老君爺所專用之神物了。
九龍井
九龍井出土時的照片
出土的九龍井欄
九井中除現存一井外,還有一井口飾件,當地百姓都叫它井頭。此件原為一完整的青石雕鑿而成,高52厘米,厚23厘米,內徑50厘米,通體陰雕六條豎線,非常完整,雕刻得非常好,把整個井頭分為五個部分,呈一花瓣形,外表雕九條龍,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井頭飾九龍,同井中之九龍相吻合,龍乃天子皇帝,龍袍乃皇帝衣物,龍冠乃皇帝之帽子,一切龍的飾品都只有在重要地方才有,即龍是中國最神聖在特定地方才能有的吉祥飾物,可在太清宮卻有許多東西被飾以龍,可以說太清宮被龍包圍著,由此可見老子至高無上之地位和太清宮至高無上之地位。
靈溪池和九井中的八井雖然不存在了,但作為太清宮的兩個重要景點,歷史留下了大量的關於靈溪池和九井的詩篇。並被列為鹿邑古八景中的重要一景。
望月井
現存的這口井叫望月井。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風清月圓之時,天上一輪明月正投影於水望月井(拍於上世紀十年代)井中央,正應了“天上月是水中月”的古詩意境。而其它水井,即使是這附近的農民飲水用的幾口井,也看不到這樣的奇觀。至於說為什麼只有這口井能在農曆八月十五日見到水中月而其它水井見不到,是因為古代人地理知識之精和設計構思之奇,而老百姓則認為是老君爺顯靈了。望月井南面約20米處,原來有一座牌坊,是台北板橋太清宮主持庄正郎先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數度率台灣教眾飛越海峽來鹿邑謁祖尋根后募捐修建的。它表明台灣民眾對祖國根的文化的認同,它是兩岸道教l司根同源互相交往的明證。2004年,因太清宮景區整體開發的需要,這座由台北教眾捐資興建的牌坊被拆掉。
元“太清宮執照碑”
元朝著名道士邱處機被元朝皇帝尊稱為國師,因為受邱處機地影響,元朝皇帝對漢文化特別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十分尊崇,作為少數民族地元朝皇帝統一中原不久,就下了兩道聖旨對道家思想地發祥地太清宮進行保護。
元朝皇帝頒發的太清宮執照碑
碑文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頒給的;二是規定了太清宮所屬界地的大小,即“每一面寬壹拾里,肆面計肆拾里”,按現今計算,每面寬10里,就是5公里,也就是說太極殿周圍25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屬太清宮宮觀所有;三是規定了這25平方公里內的所有田地、園果樹木盡歸太清宮宮觀所有,諸人不得爭執;四是說明南北宮(太清宮和洞霄宮)以會仙橋為界。
在老子生地的歷史上,有許多碑刻,這塊碑雖然不大,但價值很高,它以元朝中央政府令的形式規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園木果樹的不可侵犯性。
在我國歷史上,只有非常重要的地方,如皇帝老家、皇帝祖陵等,皇上才頒布這樣的詔令,更何況是少數民族蒙古族皇帝忽必烈頒布的,足見太清宮在即便是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高的。
元“太清宮聖旨碑”
太清宮聖旨碑
這是忽必烈繼當皇帝第一年立“太清宮執照碑”之後,第二年再次為鹿邑太清官頒旨立碑。忽必烈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而且是一位少數民族皇帝,在登基當年和第二年就連發兩道關於太清宮的聖旨並立碑,這本身就說明了少數民族元朝統治者對漢文化,對老子博大精深思想的認知,同時也是對老子以及太清宮地位的肯定。忽必烈皇帝不只下詔在太清宮立了兩塊碑,還寫下了《元世祖御旨老子贊》文,並命人刻碑立於太清官,可惜因年代久遠,此碑已不存在。所幸《光緒鹿邑縣誌》上錄有全文:
大哉至道,無為自然,慎始慎終,先天后人。
含光默默,永劫綿綿,東啟尼父,西化金仙。
百王取則,界聖信傳,眾教之祖,玄之又玄。
這兩道聖旨碑和忽必烈對老子的贊文為後世研究元初太清宮的歷史與沿革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從而也使得這兩塊碑成為太清宮歷史上最重要的碑刻之一。
太極殿
太極殿是老子廟(太清宮)古建築群留下的最為重要的建築,太極殿是老子誕生之處,也是天下道教之源。司馬遷的《史記》對老子的姓名字型大小及出生地有詳細的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曰聃,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老子出生地就在太極殿這個地方。
柱杵的規格證明當年老子廟太清宮的盛大規模
廟會起源
鹿邑老子廟會
老子廟會
老子廟會起源於漢代。據《後漢書·桓帝本紀》記載,延熹八年,漢桓帝派大臣到老子出生地鹿邑朝拜老子並建老子祠,從而形成了以祭祀老子為中心的廟會活動。老子廟會興盛於唐。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李唐王朝把老子李耳當做自家祖宗。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三年以“老子廟”為太廟,“特起宮闕,如帝者居”;唐高宗李治在乾封元年親率百官到鹿邑舉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動;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寶二年欽封“老子祠”為“太清宮”。後來,宋真宗趙恆在大中祥符七年親自到鹿邑朝拜老子。此外,金、元、明、清歷代王朝也都有帝王到鹿邑親謁或派大臣拜謁老子。
農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後人為紀念老子,在鹿邑縣老君台、太清宮興起廟會進行祭拜,唐朝時達到鼎盛,后因歷史原因,曾一度中斷,但民間自發的小規模祭祀活動從未停止過,並延續至今。鹿邑縣委、縣政府為弘揚老子文化,擴大對外交流,推動招商引資,為遊客尋根拜祖提供便利,決定從2006年起在兩個景區同時恢復老子廟會,會期一個月。老子廟會以“弘揚老子文化,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廟會活動精彩紛呈,重點突出“增靈氣,聚人氣,生財氣”,實現“一年比一年規模大、規模高、質量精、效果好”。充分展示老子文化魅力,樹立老子故里形象,提升老子故里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鹿邑老子廟會的主要內容
老子廟[安徽渦陽縣]
鹿邑是老子的誕生地,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特色鮮明的民俗活動,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五日,民間傳說是他的誕生日,以太清宮為中心形成拜祀的高潮,慶賀他的出世;每年的正月十 五日,民間傳說是他得道成仙的日子,以老君台(升仙台)為中心形成祭祀的高潮,紀念他的升仙。正月十五至二月十六日期間,鹿邑民眾舉行盛大的廟會,表達對這位聖賢的敬愛,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老君傳說、老子打鐵舞、老君戲、老君聖歌、老君拳、老君刀、老君棒等;順應而生出種類繁多的商貿產品如老君麻花、老君麻片、李耳石磨香油、老君帽、老君媽糊以及各種各樣的老君社、老君會,與各種相關老子祭祀拜祀的禮儀、禁忌、祖先崇拜等具體生動的民俗生活內容。尤為熱鬧的是進入農曆二月,屆時,晉、冀、豫、魯、蘇、皖周邊20個省市以及海內外數百萬香客遊人紛紛朝老,形成規模盛大的古廟會。
流傳於民間及廟會關於老子的出生和成仙,有許多傳說,當地最廣為人知的是老子的母親理氏是天上的仙女下凡,理氏挎著小籃來到村頭河邊洗衣服時,發現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又飢又渴,就把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出乎意料的是,她從此就有了身孕。81年後初春的一天,理氏生下老子,然後隨著一道閃電劃過,九條青龍化著傾盆大雨,為老子沐浴凈身,從此在他出生的地方,就留下了九口神井。沐浴后的男孩白眉白髮,天生一副小老頭的模樣,理氏給他取名“老子”。
老子長生不死、成仙得道的傳說是人們欽佩敬仰老子心境的反映,相傳老子在孔子來苦問禮之後,即在縣城東北隅飛升。一氣化三清,飛升三十三層天,居住恨天兜率宮,主宰三界道務,成為道教始祖、歷代帝王的老師,每次家鄉大劫,老子都降臨鹿邑消災祛難。
“廟會一開,八方來拜,敬神上香,祈願還家。”這是圍繞老子廟會展開的活動,是傳統廟會的主題。其中帶有巫術性質的祈子活動,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這是由中國農業社會的性質決定的。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人們的生存環境基本上沒有發生改變,子孫後代的繁衍成為千百年來的頭等大事。所以,祈子這種遠古的巫術形式,在老子廟會太清宮後宮“娃娃殿" 展現出來,以一根繩拴住祈子的性別,寄託無限美好的願望。
老子廟會祭祀活動中最為人注目的當數老子打鐵舞。打鐵舞起源於五代、北宋年間,是勞動人民安居樂業的產物,體現了老子在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所有在鹿邑境內的打鐵人對老子都有一種特殊的敬重之意。相傳該舞是老子在抗擊外寇造爐打鐵時形成的,後來當地群眾就當時打鐵的動作創作了該舞,經過歷代不斷改進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民間舞蹈,舞蹈的主體動作突出了“打”,雙手做的是拍打動作。“一打鐵,二打鋼,三打抹鐮四打槍;五生火,六篩炭,七打錘,八打箭;九打一個月牙斧,十打一個金剛鑽。”口裡唱的是打鐵歌謠,形象地表現了傳說中老子制爐打鐵為民造福的景象和人們的崇敬之情。此舞粗獷詼諧風趣,滑稽而不庸俗。晚上,人們在曠野上點燃火把,進行悠火把活動,悠一圈代表一個太平年,表達人們祈盼老君爺能給家鄉帶來平安的美好願望。
早期老子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老子廟會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同時又增加了娛樂性活動。市有坐商、行商及流動小販,白天開市,不做夜市生意。與買賣相應的,則有文化娛樂表演。廟會規劃有節目匯演區、特色小吃區、產品展示區、祭拜用品區、小商品區、兒童玩具商品區、老學研究區、兒童遊樂專區、伐貨區、農用商品區、土特產區、家禽交易區。分別在廟會四頭唱四台大戲,另安排有套閣、搖彩、飛車、馴獸、雜技、魔術等民間絕活絕技;有觀相的、搖卦的、牽駱駝的、鳥叨卦的、勸世義的民間習俗;盤鼓、腰鼓、舞龍、舞獅、二仙盤道、打鐵舞、擔經挑、高蹺、戲曲、琴書、墜子書等民間藝術表演把廟會聲勢推向一個又一個髙潮。地方小吃香氣撲鼻,有包子、燒餅、雜燴湯、糊辣湯、肉餃、豆沫、豌豆餡、肉包子、糟魚、五香雞、滷雞、滷肉、鴨蛋、麻花、油條、油茶、散子、涼粉、涼皮等,不一而足,風味各異,煞是誘人。
老子故里一說位於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另一說位於安徽省渦陽縣鄭店村。安徽渦陽與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發祥地的渦河兩岸,兩地直線距離不過80公里,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重新燃起一場關於老子故里歸屬的論爭,並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