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殿
天門冬目阿福花科植物
琉璃殿(學名:Haworthiopsislimifolia (Marloth) G.D.Rowley)是阿福花科,十二卷屬的多肉植物。蓮座狀葉盤10厘米大,葉20枚左右,排列時向一個方向偏轉似風車一般。葉卵圓狀三角形,先端急尖,正面凹背面因突,有明顯的龍骨突。深綠色,有無數同樣顏色的小沈組成的橫條凸起在葉背上,酷似一排排的琉璃瓦。花序35厘米高,白花有綠色中脈。
栽培中光線不必太強,否則葉色發棕。培養土要求保水性好但又不能過於粘重。栽植盆要大,水分不要忽多忽少。耐寒,但對夏季悶熱天氣也有抵抗力。繁殖用基部櫱芽扦插或直接上盆。也可葉插,將壯實葉直插於基質中。
原產南非德蘭士瓦省,世界多地有人工栽培。
琉璃殿葉形奇特,株形端莊大方,可作為點綴室內明亮處的綠植。
盆栽琉璃殿
花序長10至40厘米,白灰相間的小百合花,蜜腺發達,盛花期為4至6月、9至10月,如果栽培條件好,植株生長健壯,其他季節也能開花。花后2個月左右種子成熟,種囊分3室,每室有黑色瘦果種子3至4粒。
原產於南非和西南非,世界多地可栽培。
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耐乾旱和半陰,不耐水濕和強光暴晒。以肥沃、疏鬆的沙壤土為宜。生長期適宜溫度白天是18至24℃,冬季溫度不低於5℃。
琉璃殿(H. limifolia)種下共6個變種:
琉璃殿的變種
Haworthiopsis limifoliavar.gigantea (M.B.Bayer) G.D.Rowley 巨松雪/琉璃城
Haworthiopsis limifoliavar.glaucophylla (M.B.Bayer) G.D.Rowley 白琉璃殿
Haworthiopsis limifoliavar.limifolia 琉璃殿(原變種)(*異名:Haworthiopsis limifoliavar.striata (Pilbeam) Breuer 白紋琉璃殿)
Haworthiopsis limifoliavar.ubomboensis (I.Verd.) G.D.Rowley 琉璃宮/水車
琉璃殿
適用於大規模繁殖,開花時最好有蜜蜂等昆蟲進行授粉,也可人工授粉,這樣才能多結種子,授粉時最好不要在原種琉璃殿與琉璃殿錦之間相互授粉,這樣種子出苗后變異較大,很可能長出不帶錦的綠色“返祖苗”。種子成熟后可隨采隨播。播種介質宜用蛭石,播后覆蓋玻璃片進行保濕,約20天左右出苗。
成年植株在環境適宜時,會從走莖繁殖出小苗,注意當出現小苗時不要急於取下走莖苗,因為在肥力充足時,走莖形成“走莖苗”以後可以繼續橫生,孳生出更多的“走莖苗”,生產中曾發現最多一條走莖可以串聯生長出6個“走莖苗”,當第6個“走莖苗”出土的時候,第1個“走莖苗”幾乎已經和母本一樣大了。這種走莖分株繁殖適合於地栽,其優點是成形快,出錦均勻。
由於琉璃殿錦不易發小苗,可把生長旺盛植株中心的生長點去掉,傷口可塗多菌靈,晾乾傷口,獨立栽培,剩餘的仍留在原來的培養土中,經過一段時間培養,每個葉腋出都會孳生出葉芽。當這些葉芽長到3至4片葉時即可取下扦插,扦插前應晾5至7天,等傷口乾燥后再進行。
葉插:一般在春、秋季節進行,如果溫室保溫設施完善,可提供持續溫暖的環境,也可在冬季進行。方法是選取健壯充實、無病蟲害的肉質葉,小心將其掰下,一定要帶有完整的基部,否則不容易生根發芽。晾5至7天左右,使傷口乾燥,然後將其平放或斜插在由3份蛭石或粗沙,2份腐葉土或草炭土配製而成的介質中,使基部與介質接觸緊密,但不要埋得過深,否則葉片雖然生根,但不易發芽,難以形成苗。
琉璃殿
栽培中以充足明亮的散射光為佳,否則葉色發紅,降低觀賞價值。培養土要求保水性好,忌過於粘重。栽植時,用盆不要太小,水分要穩定,澆水不能忽小忽大。本種耐寒性較好,冬季不低於8℃即可安全越冬;對夏季高溫悶熱天氣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琉璃殿
琉璃殿